假鳳虛凰

1996年麥克·尼克爾斯執導電影

《假鳳虛凰》是麥克·尼克爾斯導演的同性戀電影。根據讓普瓦萊執導、弗朗西斯韋爾比邵、馬爾切洛.達依、妥撤華,奠里納羅、讓普瓦萊編劇的《法國舞台跳舞女之籠》改編。

影片信息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數字化影院系統
MPAA評級:Rated R for language.
級別:葡萄牙:M/12,瑞典:Btl,阿根廷:13,澳大利亞:M,英國:15,芬蘭:S,法國:U,冰島:L,秘魯:14,美國:R,西班牙:T,智利:14德國:12,新加坡:R,荷蘭:AL
攝影機: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攝製格式:35毫米
洗印格式:35毫米
膠片長度:3334米

上映日期


美國:1996年3月8日
西班牙:1996年4月15日
澳大利亞:1996年4月18日
阿根廷:1996年4月25日
英國:1996年4月26日
法國:1996年5月1日
葡萄牙:1996年5月3日
瑞典:1996年5月3日
芬蘭:1996年5月10日
丹麥:1996年5月10日
德國:1996年5月16日
波蘭:1996年5月17日
中國香港:1996年5月23日
匈牙利:1996年6月20日
日本:1996年12月14日

職員表


製作人Marcello Danon、Michele Imperato、Neil A. Machlis、邁克·尼科爾斯Mike Nichols
導演邁克·尼科爾斯Mike Nichols
副導演(助理)Jeff Okabayashi、Marten W. Piccinini、Mark Tobey、Joel Tuber
編劇讓·博萊特Jean Poiret、法蘭西斯·威柏Francis Veber、埃德沃德·莫利納羅Edouard Molinaro、Marcello Danon、伊蓮·梅Elaine May
攝影艾曼努爾·盧貝茲基Emmanuel Lubezki
剪輯Arthur Schmidt
選角導演艾倫·劉易斯Ellen Lewis、Juliet Taylor
藝術指導博·維爾奇Bo Welch
美術設計湯姆·達菲爾德Tom Duffield
服裝設計安·羅斯Ann Roth
布景師Cheryl Carasik

演員表


演員角色配音備註
內森·連恩Albert Goldman
羅賓·威廉姆斯Armand Goldman
吉恩·哈克曼Sen. Kevin Keeley
黛安娜·維斯特Louise Keeley
丹·福特曼Val Goldman
卡莉斯塔·弗洛克哈特Barbara Keeley
漢克·阿扎利亞Agador
克里斯汀·芭倫斯基Katherine Archer
Tom McGowanHarry Radman
格蘭特·赫斯洛夫National Enquirer Photographer
Kirby MitchellKeeley's Chauffeur
James LallyCyril
Luca TommassiniCelsius
Luis Camacho、Andre Fuentes、Anthony Richard Gonzalez、Dante Henderson、Scott Kaske、Kevin Alexander SteaGoldman Girl
Tim KelleherWaiter in Club
安·庫薩克TV Woman in Van
Stanley DeSantisTV Man in Van
J. Roy HellandClub Hostess
Anthony GiaimoMr. Lopez
Lee DelanoMr. Boyington
David SageSen. Eli Jackson
Michael Kinsley;Tony Snow;TV Host
Dorothy ConstantineBridget
Trina McGeeChocolate
Barry Nolan、Amy Powell、Ron Pitts、James Hill、Mary MajorTV Reporter
Steven PorfidoState Trooper
John PontrelliRodrigo
Herschel SparberBig Guy in Park
Francesca CruzImelda
Brian Reddy;Jim Jansen;TV Editor
Marjorie Lovett;Sylvia Short;Matron
James H. MorrisonPastor
Robert K. BaruchRabbi
邁克·斯塔爾Harry
Al RodrigoLatino Man in Club
Jordan AncelWedding Guest
Scott BurkholderExecutive Producer
Dave KnightDriver Stuck At Raised Bridge
Kevin Loreque;Rayder Woods;Drag Queen
James Gordon MacDonaldCrewman
Jody MillardDrag Queen Dancer
Kenneth StephensChuck
Joel TuberEditor
帕特里茲亞·巴瑞托Bikini Girl on Roller Blades
Elisa BridgesBikini Girl on Beach
Orlando DelbertMan in Club
Thelma GutiérrezBartender
唐·拉方丹Radio Newscaster
Claudio SadDriver
Rene TeboeSouth Beach Tourist
Jordan WernerPool Waiter

電影劇情


當代美國。在邁阿密南海灘的“鳥籠”夜總會裡,事情看起來不大妙夜總會的表演無法進行下去了。這全是因為夜總會的歌舞明星“斯塔麗娜”(人們也管他叫艾伯特)拒絕登台演出,但是在觀眾席里有好幾個肯尼迪家族的成員。“斯塔麗娜”相信他的同性戀“丈夫”夜總會老闆阿曼德正和別人發生關係。因此,在化妝室里,他醋意大發:他必須知道在冰箱里為什麼藏了一瓶白酒,而他本人向來只喝紅酒。在阿曼德的安慰、愛情的許諾和從同性戀男僕阿加多爾那裡弄“安樂九”(毒品)的保證下,艾伯特最後終於同意出場。這使阿曼德如釋重負,可以偷偷溜到一個秘密約會地點見他那個“神秘的男人”他的兒子瓦爾。
瓦爾向父親宣布他已經訂婚了,這使阿曼德十分沮喪這孩子剛剛滿20歲。令事情更加糟糕的是,他打算娶的女孩子是極右參議員基利的女兒,而基利是“道德程序聯盟”創建人之一,他的社會地位不容許他走錯一步。最近,人們發現他最親密的政治同盟者死在一個黑人妓女的床上。
瓦爾說,為了給他未來的岳父、岳母大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他已經邀請參議員和他的妻子前來和他的父母共進晚餐。所以,他要求他的父親“悔過自新、老實做人”阿曼德必須重新裝修房子,擺脫文伯特,並且邀請瓦爾的生身母親凱瑟琳坐在餐桌旁艾伯特的位子上。雖然阿曼德十分勉強,但他只得同意了。艾伯特說他還有別的主意這就是他假裝是瓦爾的叔父。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打算“顯示出男子氣概”十分可笑。最後他做出自己的決定:穿上長裙裝扮成瓦爾的母親出席家賓。
在宴會上,雖然艾伯特的假髮不停地滑動,而且湯碗上繪著希臘男孩子“傷風敗俗”的圖畫,好在參議員基利沒發現什麼破綻,感到相當滿意。然而,事情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凱瑟琳突然出現了,她還帶來了一大群新聞記者他們是來揭發參議員並且嘲笑他的。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艾伯特躲過參議員和他的妻子;從新聞記者背後悄悄溜過去,逃出“這座大樓。艾伯特身上仍然拖著長裙,他還哼著《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曲子。

主演簡介


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美國演員,畢業於加州戈萊阿蒙德大學,又在茱利亞戲劇學院進修表演,70年代初在美國夜總會演出。其後以電視連續劇《太空福星》成為知名喜劇演員。1980年首登銀幕,主演了真人版《大力水手》。1982年《加普的世界觀》奠定銀幕地位。1987年以《早安越南》獲最佳男主角(喜劇)金球獎。1991年以《漁王》再次獲最佳男主角(喜劇)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提名。1997年以《驕陽似我》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近些年依然活躍在銀幕上,所出演的以喜劇為主。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1964年他被選中在百老匯舞台劇《Any Wednesday》中扮演年輕的原告,他也因此獲得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主演的1964年影片《亂絲情網》(Lilith)中的一個小角色。比蒂在下部影片《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中再次選用哈克曼扮演他的兄弟,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此後吉恩再次憑藉1970年影片《我永不為父親唱歌》(I Never Sang for My Father)獲得該項提名。1972年他終於以《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贏得奧斯卡獎。哈克曼40歲時出演《夜行客》(Night Moves)、《咬緊子彈》(Bite the Bullet)、《海神號遇險記》(The Poseidon Adventure)等影片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和深度。作為一個演員的哈克曼可謂是個多面手,既能演《新科學怪人》(Young Frankenstein)這樣的喜劇,又能演《超人》(Superman)中邪惡的大反派;既是《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s)中工作重於一切的醫生,又是《赤色風暴》(Crimson Tide)中面臨核毀滅危機的隊長。一開始拒絕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不可饒恕》(Unforgiven)片約,哈克曼最終接受了小比爾這個角色,憑藉出色的演技他贏得奧斯卡和金球獎,此後也不再對西部片抱有偏見,並出演了《格羅尼默:一個美國傳奇故事》(Geronimo: An American Legend)、《執法悍將》(Wyatt Earp)和《致命快感》(The Quick and the Dead)等影片。

幕後製作


現實生活里,Birdcage在美利堅是休閑和高爾夫的度假之地;在不列顛則是夜店--曼徹斯特和利茲兩城都有分店。曼城的店06年才開業,對同性、異性戀的男男女女一律開放。片子是90年代的喜劇,正值柯林頓執政時期,所以片中自然少不了明裡暗裡的調侃。
開拍之前,導演曾經邀請了一位PBS導演、攝影師兼製片人Rick McKay專門趕赴巴黎、倫敦、舊金山和亞特蘭大實地拍攝drag queen的生活,回來帶給羅賓·威廉斯和內森·蘭兩位主演學習和模仿。本片是導演和編劇醞釀了15年的片子。受到1978年法國"La Cage aux Folles"的啟發和鼓舞。導演特別加進了讓Armand讓Albert模仿John Wayne的走路姿勢,以突出男子漢氣質。
drag queen “異裝癖”或者“異裝藝術家”。
在西方,“異裝癖”(drag queen)這個專有名詞通常是指那些在大型遊行活動、舞廳或夜總會等場合,穿著十分誇張的舞台表演服裝、唱歌或對口型(lip-synching)的一群人。在英國,“異裝表演者”除了進行傳統的表演和演出之外,還經常出現在俱樂部和私人派對和聚會當中充當主持人,即所謂的'mix-and-mingle'。"異裝裝扮"(drag)是西方同性戀文化的一部分;1969年由“異裝者們”發起的在紐約“Stonewall起義”激發了後來的異裝潮流和文化,這也是後來為什麼保留了同性戀遊行的傳統的原因。一些卓越的異裝者,由於其聲譽和人脈,在同性戀群體里通常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莎士比亞時期,drag 被首次使用,意思是“打扮成女人的樣子”。
“異裝藝術家”有"Lypsinka"(John Epperson,1955)、 "Paige Passion"、"Miss Understood"等。
電影開拍數月前,導演Mike Nichols僱用電影人、PBS製片人Rick McKay去巴黎、倫敦、舊金山和亞特蘭大拍攝一部關於變裝皇后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被用於訓練內桑·雷恩和羅賓·威廉斯。
羅賓·威廉斯一開始是艾伯特的人選,但是他想改變一下(他總是出演這麼誇張的角色)。於是要求出演阿曼德,最後導演同意了。
漢克·阿扎利亞為他的角色Agador Spartacus準備了兩種聲音。一種比較男性化,一種比較尖利。起初他擔心后一種是人們對gay的成見,就去詢問他的同志朋友,得到的答案是后一種比較接近真實。最後漢克用的聲音模仿了他的祖母。阿曼德唱的《Love is in the Air》來自斯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的音樂劇《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

穿幫鏡頭


當阿曼德在車中給凱瑟琳打電話時,他應該正離開邁阿密海灘前往邁阿密。但是他身後的船卻明顯正朝東方出發,開往海灘。
艾伯特跟阿蒙德坐在咖啡屋,艾伯特知道了瓦爾的未婚妻和父母要來,他告訴阿蒙德他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一個文化大使,但是在之前的劇情中並沒有提到阿蒙德將說自己做什麼工作。
阿曼德跟瓦爾說話時,阿曼德身後的門一開一關。
當艾伯特的假髮要掉下來時他身後的燭火有變化。

精彩對白


Albert: Don't give me that tone!
艾伯特:別用那樣的語氣跟我說話!
Armand: What tone?
阿曼德:什麼語氣?
Albert: That sarcastic contemptuous tone that means you know everything because you're a man, and I know nothing because I'm a woman.
艾爾伯特:那種諷刺輕蔑的語氣,好像因為你是男人就什麼都知道,而我是女人就什麼都不知道。
Armand: You're not a woman.
阿曼德:你不是個女人。
Albert: Oh, you bastard!
艾伯特:你這個混蛋!
Albert: Oh God, I pierced the toast!
艾伯特:噢,上帝啊,我弄穿了一片烤麵包!
Armand: So what? The important thing to remember is not to go to pieces when that happens. You have to react like a man, calmly. You have to say to yourself, "Albert, you pierced the toast, so what? It's not the end of your life."
阿曼德:那又如何?要記住當事情發生時不要驚慌,你必須像個男人那樣冷靜對待,跟自己說:"艾伯特,你弄穿了一片烤麵包,那又怎樣?這並不是世界末日。"
Armand: You look like Lucy's stunt double.
阿曼德:你看起來就像是露西的替身。
Agador: No actually I'm a combination of Lucy and Ricky
Agador:不,實際上我是露西和里奇的混合體。
Armand: That's horrifying.
阿曼德:那太可怕了。

獲獎記錄


電影類最佳集體表演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內森·連恩(提名)
漢克·阿扎利亞(提名)

影片賞析


一部好電影總是以一段出彩的音樂開始,這部喜劇也不例外。一首20世紀70年代的《我們是一家人》(We Are Family),一下子把人的情緒帶動起來。
影片的大主題是同性戀在美國,但是該片只截取一支,那就是 drag queen,即“專門假扮女人的同性戀男人”。Albert 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在影片開頭時他對Armand說:“少用那種口氣對我說話,就好像你無所不知,就因為你是個男人。”當Armand對他說“你並不是女人”時,Albert 生氣得破口大罵道:“你這個混!”並且像女人一樣朝Armand扔了一堆衣服過去。
這部喜劇足夠和那些描寫同性戀的煽情的文藝片相媲美,讓人不由感嘆,喜劇是最大的真實。
前一分鐘還扮女人十足的又是手抖又是服藥的Albert,誰能想到下一分鐘竟然拿起電動剃鬚刀颳起鬍子和胸毛來了。這樣的小幽默在片中比比皆是。演出結束后,看到不喝白酒的愛人桌前竟然擺著兩倍白酒,醋意大發,活脫兒一個“潑婦”;回到“兒子”房間,抱起需要洗的臟衣服,出門前溫柔得回望酣睡的孩子時,“她”又是一個溫柔賢淑的母親。為了假扮“舅舅”,他費勁了功夫回歸到男人的外表,穿上西裝、打好領帶、走路不再扭捏,更不敢像女人一樣蹺二郎腿,那副拘謹的模樣,讓人捧腹之餘處,見到了一顆善良的心。
飾演Armand的羅賓·威廉斯邊彈奏《我願整夜舞蹈》(I Could Have Danced All Night)邊與參議院妻子的親家婆高歌“我願整晚跳舞”,該曲出自《窈窕淑女》(Fair Lady)。之前參議院丈夫剛剛談完了美國社會的兩大讓政府頭大問題:同性戀和墮胎。歌舞之後,兩個家庭的主要成員就坐,毒品問題、艾滋病......還有中國,豆腐。
“喜劇是淚盡而笑。”

角色介紹


飾演角色演員簡介
艾伯特內森·連恩“鳥籠”夜總會的主演兼老闆阿曼德的“妻子”,他與阿曼德共同將阿曼德與前妻生的兒子瓦爾撫養成人。這天,瓦爾告訴他們已和最保守的基利議員的女兒定了婚。更遭糕的是,基利議員還要來他們家吃飯,並且要求會見他們一家,希望瓦爾的生母能舉辦這次宴會。艾伯特知道了以後堅持要裝成瓦爾的母親去主持宴會。
阿曼德羅賓·威廉姆斯“鳥籠”夜總會的老闆,與艾伯特是一對“夫妻”。兩人共同將他與前妻的兒子瓦爾撫養成人。這天,瓦爾告訴他們已和最保守的基利議員的女兒定了婚。更遭糕的是,基利議員還要來他們家吃飯,希望瓦爾的生母能舉辦這次宴會。阿曼德知道基利議員一定不會贊同夜總會的工作,但為了兒子的幸福,他還是答應了。
基利吉恩·哈克曼最保守的議員,正因其右翼言行受到抨擊,選民流失情況嚴重。這時,他的女兒與阿曼德的兒子瓦爾定了婚,他要到阿曼德家吃飯,並且要求會見他們一家,並希望瓦爾的生母能舉辦這次宴會。
瓦爾丹·福特曼“鳥籠”夜總會老闆阿曼德與前妻生的兒子,但卻是由阿曼德與艾伯特撫養長大的。這天,他告訴父親,自己已和最保守的基利議員的女兒定了婚,基利議員還要來他們家吃飯,並且要求會見他們一家,希望自己的生母能舉辦這次宴會。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阿根廷)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y Cía. S.R.C.(西班牙)
Warner Home Vídeo(巴西)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巴西)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阿根廷)Filmes Lusomundo(葡萄牙)
聯美電影公司(美國)美國廣播公司(美國)
Gativideo(阿根廷)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美國)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美國)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德國)Image Entertainment Inc.(美國)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法國)Audio Visual Enterprises(希臘)
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Film1
MGM / UA Home VideoMGM Home Entertainment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1996年3月8日
西班牙1996年4月15日
澳大利亞1996年4月18日
阿根廷1996年4月25日
愛爾蘭1996年4月26日
英國1996年4月26日
法國1996年5月1日
義大利1996年5月3日
瑞典1996年5月3日
葡萄牙1996年5月3日
芬蘭1996年5月9日
巴西1996年5月10日
丹麥1996年5月10日
韓國1996年5月11日
荷蘭1996年5月15日
德國1996年5月16日
波蘭1996年5月17日
中國香港1996年5月23日
菲律賓1996年6月5日
匈牙利1996年6月20日
土耳其1996年10月18日
日本1996年12月14日
希臘2000年3月3日(DVD首映)
愛爾蘭2014年11月10日(科克國際電影節)
假鳳虛凰
假鳳虛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