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袁氏世范的結果 展開
- 宋代袁采所著的書籍
- 2015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書籍
- [宋] 袁采著書籍
袁氏世范
宋代袁采所著的書籍
《袁氏世范》是宋代袁采創作的童蒙讀物。
《袁氏范》共卷,《睦》、《》、《治家》三篇,內容非常詳盡。《睦親》凡60則,論及父子、兄弟、夫婦、妯娌、子侄等各種家庭成員關係的處理,具體分析了家人不和的原因、弊害,闡明了家人族屬如何和睦相處的各種準則,涵蓋了家庭關係的各個方面。《處己》計55則,縱論立身、處世、言行、交遊之道。《治家》共72則,基本上是持家興業的經驗之談。甚至還有置辦田產,要公平交易;經營商業,不可摻雜使假;借貸錢穀,取息適中,不可高息;兄弟親屬分割家產,要早印鬮書,以求公正免爭;田產的界至要分明;尼姑、道婆之類人等不可延請至家;稅賦應依法及早交納,等等。
袁采,衢州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后官至監登聞鼓院,掌管軍民上書鳴冤等事宜,即負責受理民間人士的上訴、舉告、請願、自薦、議論軍國大事等方面給朝廷的進狀。袁采自小受儒家之道影響,為人才德並佳,時人贊稱“德足而行成,學博而文富”。步入仕途以後,袁采以儒家之道理政,以廉明剛直著稱於世,而且很重視教化一方。在任溫州樂清縣縣令時,他感慨當年子思在百姓中宣傳中庸之道的做法,於是撰寫《袁氏世范》一書用來踐行倫理教育,美化風俗習慣。
《袁氏范》論古修齊古板統,反,袁采思,甚敢反傳統。近角待則,究,“四書五經”、孔孟之道那一套倫理強加在人們頭上。譬如,袁採的《袁氏世范》提倡家庭的成員應該是平等的,父子兄弟之間都是平等的,可以保持各自的性格特點。即便是家中的長輩,也要以自己超乎別人的修養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不能壓服別人,子女也沒必要屈從長輩的權威。《袁氏世范》記載的一些經濟生活細節,也可補充歷史的空白,如當時開化農村的借貸,往往借一還二,這種高利貸太過不仁。不過,在宋代社會,大錢生小錢的觀念深入人心。《袁氏世范》卷一說,有人與兄弟子侄共同生活,他自己私財獨多,怕將來被均分,就買金銀之類收藏。袁采認為這是非常笨的做法。有了錢與其買金銀,還不如購置產業搞經營,或者典質放債,十年中間,所得之利息必大大超過本錢。到兄弟分家時,父輩留下的那一點產業,就只是經過滾動后的財產的一小部分了,利己利人,何樂不為?
宋代以前的家訓,雖數量不少,但大多意求“典正”,不以“流俗”為然。而袁採的這部家訓,卻一反前人,立意“訓俗”。故書成之後,他取名為《俗訓》,明確表達了該書“厚人倫而美習俗”的宗旨。後來,袁采請他的同窗好友、權通判隆興軍府事劉鎮為自己的家訓作序,劉鎮在序中談到袁採的這部書,“其言精確而詳盡,其意則敦厚而委屈,習而行之,誠可以為孝悌,為忠恕,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他認為這部家訓不僅可以施之於袁采當時任職的樂清一縣,而且可以“遠諸四海”;不僅可以行之一時,而且可以“垂諸後世”、“兼善天下”,成為“世之范模”,於是建議將此書改為“世范”,《袁氏世范》由此而得名。
如果把《袁氏世范》和《顏氏家訓》等家訓類著作相比較,就可發現《顏氏家訓》中有很多篇幅來講學問,全書從頭至尾有很多引自經傳的話,有許多是對經、史文章等所作的考證,對書法、繪畫、射箭、算術、醫學、彈琴等方面的見識。這些充分體現了像顏之推這樣的士多才多藝或博學多識的風采。《顏氏家訓》給我們很濃重的書卷氣和學術特色。而《袁氏世范》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對人生世相似乎瞭然於胸的長者把他的寶貴處世經驗娓娓道來。更多地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價值觀從理想性向現實性轉化,從學術上向世俗方面轉化,由重理論轉為重視經驗以及對世俗生活的指導。
中國的歷史典籍,以前大多是帝王將相的英雄史,後來又充斥鬥爭哲學,而實際當時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原態,反而極少涉及。《袁氏世范》這部書好在原汁原味,不僅引起當代諸多國內學者青睞,也使袁採在隔了許多個世紀以後走向了世界:如今在西方漢學界,袁採的著作引起了不少學者的重視,美國漢學家伊霈霞、墨子刻、約瑟夫·麥克德莫特和包弼德,都研究過《袁氏世范》。伊霈霞將《袁氏世范》翻譯成英文出版,並著有《宋代中國的家族與財產:袁採的社會生活觀》一書(此書列為《劍橋插圖中國史》所附《進一步閱讀書目》)。包弼德在《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一書第一章(長篇導言)中,把《顏氏家訓》和《袁氏世范》進行比較研究,以論證由南北朝到唐宋中國知識分子思想觀念的轉型。
被譽為“《顏氏家訓》之亞”的《袁氏世范》,在中國家訓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袁氏世范》包含有豐富的家庭倫理教化和社會教化思想,在許多方面都將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和訓俗的內容、方法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研究《袁氏世范》,對我們今天的道德文明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