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軍政雜誌
八路軍軍政雜誌
【八路軍軍政雜誌】是八路軍總政治部機關刊物。1939年1月15日創刊,1942年3月25日終刊。由八路軍軍政雜誌社編輯。為月刊,24開本,採用白報紙鉛印,印刷精美,每期都配有套色木刻畫頁、銅版照片、圖畫、題詞等。發行數約3000份。共出4卷39期,其中1——3卷各12期,第4卷3期。發表590篇文章。1卷1期至3卷8期,每期約11─12萬字.第3卷第9期后,每期為5─6萬字。在毛澤東、郭化若、王稼祥、肖勁光、蕭向榮五人組成的編委會領導下進行工作,蕭向榮兼任主編。
1939年1月15日,《八路軍軍政雜誌》在延安創刊。由八路軍政治部編輯出版。設有編輯委員會,由毛澤東、王稼祥、肖勁光、郭化若、蕭向榮5人組成。蕭向榮任主編。
毛澤東撰寫了發刊詞。該雜誌為月刊,24開本。其主旨為:堅持抗戰國策,提高軍隊作戰能力,收集抗日軍事、政治工作經驗,研究抗戰軍隊建設諸問題,指導部隊的各項工作。撰稿人主要為直接參加戰鬥的幹部和八路軍政治部向各部隊派出的前線記者以及一些特約著名作家。
該雜誌是八路軍政治部編輯出版的軍事、政治綜合性刊物。辟有"專載"、"戰地通訊"、"八路軍"、"新四軍捷訊彙報"、"譯叢"等。雜誌刊登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對於抗日戰爭的主張和抗日戰爭中軍政建設的意見,研究抗日戰爭經驗,報道前方將士英勇抗戰的事績,揭露日軍和漢奸的暴行。刊物每期有木刻畫頁、銅版照片、圖畫、地圖、題詞等。讀者對象主要是營以上幹部。1942年4月停刊,共出版39期。這雜誌深受各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歡迎,在國民黨統治區的機關、團體、人民群眾中也深有影響。
八路軍軍政雜誌
八路軍軍政雜誌
八路軍軍政雜誌
八路軍軍政雜誌
八路軍軍政雜誌
《八路軍軍政雜誌》不僅內容豐富,而且編排形式多樣生動,主要內容有: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宣言、通電以及領導人的文章;軍事、政治、供給、衛生工作的研究;戰鬥、工作、部隊生活、戰區群眾參戰和後方群眾動員的通訊;蘇聯紅軍的軍事、政治工作論著的譯文;敵軍情況和敵軍工作的探討;古今中外軍事著作和戰例的分析;重大戰役的報道;八路軍、新四軍各部隊的戰績月報;部隊生產運動的指導;揭露日、偽軍殘暴罪行和國民黨頑固派陰謀活動的文章等。設有許多專欄,主要有"抗戰言論"、"實戰經驗與戰術研究"、"戰鬥總結"、"政治工作"、"對敵研究"、"近古戰爭與古代戰術研究"。每期都有“專載”,(刊載評論或黨政軍負責同志的軍事論著)、“戰地通訊”、“八路軍、新四軍捷訊彙報”(從第3卷4期改為“八路軍、新四軍戰報”,從3卷10期開始改為“一月國內軍事動態述評”。放在首頁)。另外,還有“譯叢”一欄,介紹和研究外國特別是蘇聯的軍事現狀。在當時物質條件和工作環境十分困難艱苦的情況下,仍力求印刷精美,每期都有套色木刻畫頁、銅版照片、圖畫、地圖、題詞等。為了更深入地反映現實,反映各地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八路軍政治部還特地組織了一個前線記者團,分4組,前往115師、120師、129師及晉察冀軍區等地,進行火線採訪,參加記者團的記者有:戈里、雷燁、范瑾、普金、林朗、王向立等21人。
本刊確定的編輯方針是:“為了提高八路軍的抗戰力量,同時也為了供給抗戰友軍與抗戰人民關於八路軍抗戰經驗的參考資料。”關於出版《八路軍軍政雜誌》的目的和意義,毛澤東為《八路軍軍政雜誌》寫的“發刊詞”中談得非常明確,他指出:“當抗日戰爭向著新階段發展的時候,八路軍同仁出版這個《軍政雜誌》,其意義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