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

胃脘

胃脘,包括整個胃體。胃上口賁門稱上脘,胃下口幽門稱下脘,界於上下口之間的胃體稱中脘。胃脘是一個中醫名詞。古人認為胃脘處在心下,歧骨(劍突)下的部位為心窩部,在這個部位發生的疼痛,即為心下痛,心口痛、心窩痛、也稱心痛。後世很多醫家認識到胃與心的解剖部位完全不同,故又把胃痛與心痛區別開來。

簡介


● 英文名稱:Stomach Duc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形體和官竅

古籍摘選


● 上紀者,胃脘也。(《素問·氣穴論》)

名詞解釋


● 胃腔及食管與之相鄰的部分;
● 上腹部。

百科解讀


● 胃脘指人體整個胃部。胃為六腑之一,也稱為胃脘、太倉、水谷之海,位於橫隔以下,腹腔之上。

結構

● 胃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在上部的賁門為上脘;在下部的幽門為下脘,處於二者之間的部分為中脘。在上的賁門與食管相連,在下的幽門與小腸相通,並與脾相連。

胃與脾相表裡

● 胃與脾互為表裡關係,二者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

生理功能

● 胃的生理功能包括受納水谷與腐熟水谷。
● 受納水谷指接受容納食物的作用。食物通過口,經過食管進入胃內,為下一步的腐熟、消化提供基礎。
● 接下來的腐熟過程是胃對受納的食物進行初步消化,形成水谷精微,並在脾的作用下將其運送至全身各處,濡養全身。胃在這個階段的消化作用並不能將食物中的所有營養物質全部吸收,還需在小腸中進一步消化。

生理特性

● 胃的生理特性包括通降、喜潤惡燥。
● 通降的意思是指胃氣具有向下運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食物進入胃中、向下傳到小腸,並進一步傳到大腸的過程中。胃向下運動的作用可保證食物消化過程、糟粕排泄過程的通暢。如胃的通降失常,可能會出現胃脘脹滿、脹痛、大便秘結、噁心嘔吐、呃逆噯氣等病症。
● 胃喜潤惡燥,是指胃需要津液的濡養,才能保證其受納腐熟功能與通降作用正常。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