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能耗計算通則

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是2021年4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規定了綜合能耗計算原則、邊界劃分、計算範圍、計算方法以及折算為標準煤的要求。

歷史沿革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首次發佈於1981年,是中國首批能源基礎類國家標準,曾與《熱量單位、符合與換算》(GB/T2586)、《熱設備能量平衡通則》(GB/T2587)和《設備熱效率計算通則》(GB/T2588)等其他三項標準一起獲得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得到各行各業的高度認同。1988年,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該標準進行了第一次修訂,形成了第二版本,並於1990年頒布實施,2007年啟動第二次修訂,並於2008年頒布實施。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單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的強度指標指標,是中國在總結以往能源戰略和政策經驗的基礎上,以國民經濟規劃的強制性目標形式,明確提出的節能量化指標,並將其分解、落實到各地和重點用能單位。與此同時,中國各地區的有關政府部門也在本地區的企業等層面進一步落實地區和重點用能單位所承擔的節能目標。一般來講,國家、地區節能評價宜用“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這種宏觀指標,而具體到用能單位的節能目標考核,則主要依據“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或“單位產值綜合能耗”,因此,《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國家標準就成為用能單位層面進行節能評價與考核的重要技術依據。隨著“十二五”期間強制性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系列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被廣泛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因此在實施中反饋出一些問題,急需加以修訂完善。因此,修訂了《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
編製進程
2014年1月26日,國家標準計劃《綜合能耗計算通則》(20131676-T-469)下達,項目周期24個月,由TC20(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並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該標準立項后,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首先對標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研和收集。2016年該標準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QI)《支撐重點領域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制的關鍵技術標準研究》項目,繼續開展研究工作。
2016年10月9日,NQI課題在北京召開啟動會,同時組織成立了標準起草組,進行了任務分工。
2016年10-2017年1月,進行了相關資料的收集、分析。
2017年1月6日,在北京召開課題例會,對標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討。
2017年1月-11月,對ISO50000系列標準中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分析。
2017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該標準草稿研討會。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有色行業協會、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聯合會、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節能技術研究中心、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山東節能協會、中標合信(北京)認證有限公司、上海睿徑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北京志誠宏業智能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專家代表共計22人出席了會議。會議對草稿內容進行了充分研討。
2018年4月,完成標準第二稿,在全國能標委徵求意見。
2019年6月21日,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綜合能耗計算通則》修訂國家標準審定會。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和標準起草組代表出席了會議。審查組聽取了標準起草組代表關於標準修訂背景、過程和主要內容的說明,對標準送審稿的各項內容進行了充分、細緻的討論和審查,一致同意該標準通過審查。
2018年6月22日,在北京召開了該標準研討會。全國能標委高級顧問、國家節能中心、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有色行業協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山東節能協會、北京化工大學、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等全國能標委委員和專家出席了會議。會議對標準第二稿進行了充分研討。
2018年7月,完成本標準徵求意見稿及編製說明。
2020年9月29日,國家標準《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
2021年4月1日,國家標準《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實施,全部代替標準《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
修訂依據
國家標準《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1.1-2009)規則起草。該標準參考了《組織節能量確定》(ISO50047)等ISO50000系列標準。
修訂情況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與《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 ● 對“能量的當量值”“能源的等價值”“綜合能耗”“單位產值綜合能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定義進行了修改,增加了定義“折標準煤係數”;
● ● 增加了“邊界劃分”;
● ● 將“綜合能耗計算的能源種類和範圍”進行了修改,分別納入“計算原則”和“計算範圍”;
● ● 修改“各種能源折算標準煤原則”為“折算為標準煤的要求”;
● ● 修改了附錄A和附錄B。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北京志誠宏業智能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關村現代能源環境服務產業聯盟、北京合創三眾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可視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學、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陳海紅、李鵬程、林翎、孫志輝、馮超、張偉、劉猛、成志剛、蔣芸、李清舉、張巳男、李紅霞、高維嘉、魏一鳴、梁秀英。

標準目次


前言
1範圍1
2規範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計算原則2
5邊界劃分2
6計算範圍3
7計算方法3
8折算為標準煤的要求4
附錄A(資料性附錄)各種能源折標準煤係數(參考值)5
附錄B(資料性附錄)主要耗能工質折標準煤係數(按能源等價值計)(參考值)7

引用文件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規定了綜合能耗計算原則、邊界劃分、計算範圍、計算方法以及折算為標準煤的要求。《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適用於用能單位(含次級用能單位或其組成部分)的能源消耗指標的計算。

種類範圍


GB/T3102.4熱學的量和單位GB/T3484企業能量平衡通則
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T28749企業能量平衡網路圖繪製方法
GB/T28751企業能量平衡表編製方法-

實施建議


該標準是重要的節能基礎標準,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節能量計算類標準等重要的引用文件。建議標準發布后,針對標準不同的使用對象有側重點地進行培訓和宣傳。

意義價值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20)是在總結中國大量的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用能單位能源消耗指標的核算等實際應用經驗和問題,並參考了中國以外相關標準化成果的基礎上完成的。該標準為國家節能工作基礎性的標準化提供技術支撐,對加強用能單位的能源核算和管理節能管理和能效提升具有重大影響。
該標準是用能單位層面進行節能評價與考核的重要技術依據。該標準與《用能單位節能量計算方法》(GB/T13234)等標準保持了銜接和一致性,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分類計算


分類

綜合能耗分為四種,即綜合能耗、單位產值綜合能耗、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產品單位產量可比綜合能耗。

計算

5.2.1綜合能耗的計算
綜合能耗按式(1)計算:
按式1
按式1
式中:
E——綜合能耗;
n——消耗的能源品種數;
——生產和服務活動中消耗的第i種能源實物量;
——第i種能源的折算係數,按能量的當量值或能源等價值折算。
5.2.2單位產值綜合能耗的計算
單位產值綜合能耗按式(2)計算
按式2
按式2
式中:
e——單位產值綜合能耗;
G——統計報告期內產出的總產值或增加值。
5.2.3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的計算
某種產品(或服務)單位產量綜合能耗按式(3)計算:
按式3
按式3
式中:
——第j種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
——第j種產品的綜合能耗;
——第j種產品合格產品的產量。
對同時生產多種產品的情況,應按每種產品實際耗能量計算;在無法分別對每種產品進行計算時,折算成標準產品統一計算,或按產量與能耗量的比例分攤計算。
5.2.4產品單位產量可比綜合能耗的計算
產品單位產量可比綜合能耗只適用於同行業內部對產品能耗的相互比較之用,計算方法應在專業中和相關的能耗計算辦法中,由各專業主管部門予以具體規定。

原則


6.1各種能源折算標準煤的原則
6.2計算綜合能耗時,各種能源折算為一次能源的單位為標準煤當量。
用能單位實際消耗的燃料能源應以其低(位)發熱量為計算基礎折算為標準煤量。
低(位)發熱量等於29307千焦(kJ)的燃料,稱為1千克標準煤(1kgce)。
6.3用能單位外購的能源和耗能工質,其能源折算係數可參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用能單位自產的能源和耗能工質所消耗的能源,其能源折算係數可根據實際投入產出自行計算。
6.4當無法獲得各種燃料能源的低(位)發熱量實測值和單位耗能工質的耗能量時,可參照附錄A和附錄B。

附錄


附錄A
各種能源折標準煤參考係數
能源名稱
平均低位發熱量
折標準煤係數
原煤
20908kJ/kg(5000kcal/kg)
0.7143kgce/kg
洗精煤
26344kJ/kg(6300kcal/kg)
0.9000kgce/kg
其他
洗中煤
8363kJ/kg(2000kcal/kg)
0.2857kgce/kg
洗煤
煤泥
8363kJ/kg~12545kJ/kg
(2000kcal/kg~3000kcal/kg)
0.2857kgce/kg~0.4286kgce/kg
焦炭
28435kJ/kg(6800kcal/kg)
0.9714kgce/kg
原油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燃料油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汽油
43070kJ/kg(10300kcal/kg)
1.4714kgce/kg
煤油
43070kJ/kg(10300kcal/kg)
1.4714kgce/kg
柴油
42652kJ/kg(10200kcal/kg)
1.4571kgce/kg
煤焦油
33453kJ/kg(8000kcal/kg)
1.1429kgce/kg
渣油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kg
液化石油氣
50179kJ/kg(12000kcal/kg)
1.7143kgce/kg
煉廠干氣
46055kJ/kg(11000kcal/kg)
1.5714kgce/kg
油田天然氣
38931kJ/m(9310kcal/m)
1.3300kgce/m³
氣田天然氣
35544kJ/m³(8500kal/m³)
1.2143kgce/m³
煤礦瓦斯氣
14636kJ/m³~16726kJ/m³
(3500kcal/m³~4000kcal/m³)
0.5000kgce/m³~0.5714kgce/m³
焦爐煤氣
16726kJ/m³~17981kJ/m³
(4000kcal/m³~4300kcal/m³)
0.5714kgce/m³~0.6143kgce/m³
高爐煤氣
3763kJ/m³
0.1286kgce/kg
a)發生爐煤氣
5227kJ/m³(1250kcal/m³)
0.1786kgce/m³
b)重油催化裂解煤氣
19235kJ/m³(4600kcal/m³)
0.6571kgce/m3m³
c)重油熱裂解煤氣
35544kJ/m³(8500kcal/m³)
1.2143kgce/m³
d)焦炭制氣
16308kJ/m³.(3900kcal/m³)
0.5571kgce/m³
e)壓力氣化煤氣
15054kJ/m³(3600kcal/m³)
0.5143kgce/m³
f)水煤氣
10454kJ/m³(2500kcal/m³)
0.3571kgce/m³
粗苯
41816kJ/kg(10000kcal/kg)
1.4286kgce/m³
熱力(當量值)
0.03412kgce/MJ
電力(當量值)
3600kJ/(kW·h)[860kcal/(kW·h)]
0.1229kgce/(kW·h)
電力(等價值)
按當年火電發電標準煤耗計算
蒸汽(低壓)
3763MJ/t(900Mcal/t)
0.1286kgce/kg
附錄B
能耗工質能源等價值
品種
單位耗能工質耗能量
折標準煤係數
新水
2.51MJ/t(600kcal/t)
0.0857kgce/t
軟水
14.23MJ/t(3400kcal/t)
0.4857kgce/t
除氧水
28.45MJ/t(6800kcal/t)
0.9714kgce/t
壓縮空氣
1.17MJ/m(280kcal/m³)
0.0400kgce/m³
鼓風
0.88MJ/m(210kcal/m³)
0.0300kgce/m³
氧氣
11.72MJ/m(2800kcal/m³)
0.4000kgce/m³
氮氣(做副產品時)
11.72MJ/m(2800kcal/m³)
0.4000kgce/m³
氮氣(做主產品時)
19.66MJ/m(4700kcal/m³)
0.6714kgce/m³
二氧化碳氣
6.28MJ/m(1500kcal/m³)
0.2143kgce/m³
乙炔
243.67MJ/m³
8.3143kgce/m³
電石
60.92MJ/kg
2.0786kgce/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