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職業醫學
環境與職業醫學
《環境與職業醫學》(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是由上海市衛生局主管,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
《環境與職業醫學》創刊於1984年。
據2018年5月《環境與職業醫學》官網顯示,《環境與職業醫學》第五屆編委會擁有編委71人、青年編委40人、海外編委23人。
據2018年5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環境與職業醫學》共出版文獻7355篇,總被下載604113次、總被引23955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36、(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12。據2018年5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環境與職業醫學》載文量為3986,被引量為16493,下載量為86670,2015年影響因子為0.71。
1984年,《環境與職業醫學》創刊。
1985年,《環境與職業醫學》為季刊。
2001年,《環境與職業醫學》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0年,《環境與職業醫學》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14年,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環境與職業醫學》主要讀者群包括衛生、環境等行政管理機構領導,各醫學院校(尤其是公共衛生學院)師生,公共衛生、環境、食品、農業、氣象等領域的專業研究人員。
《環境與職業醫學》欄目有述評、原創精選、調查研究、實驗研究、綜述和信息交流等。
編委 | 陳景元 | 丁鋼強 | 丁錦春 | 傅華 | 郭常義 |
郭紅衛 | 郭新彪 | 韓春姬 | 黃金祥 | 賈光 | |
賈曉東 | 姜岳明 | 金泰廙 | 金銀龍 | 匡興亞 | |
蘭亞佳 | 雷毅雄 | 李潔 | 李朝林 | 李德鴻 | |
李思惠 | 厲曙光 | 劉蘋 | 劉瑋 | 劉揚 | |
魯文清 | 繆劍影 | 牛僑 | 戚其平 | 屈衛東 | |
單正軍 | 宋琦如 | 蘇瑾 | 蘇敏 | 孫道遠 | |
唐春元 | 田英 | 童建 | 王文靜 | 王心如 | |
王祖兵 | 鄔堂春 | 吳南翔 | 吳世達 | 夏昭林 | |
肖宏 | 肖國兵 | 謝吉民 | 徐德祥 | 許正平 | |
顏崇淮 | 楊磊 | 楊旭 | 殷浩文 | 尹立紅 | |
余金明 | 余善法 | 袁東 | 詹紹康 | 張愛華 | |
張春之 | 張正東 | 趙金垣 | 鄭鈞正 | 鄭玉建 | |
鄭玉新 | 仲偉鑒 | 周宜開 | 朱寶立 | 朱素蓉 | |
庄志雄 | |||||
青年編委 | 白雲 | 常秀麗 | 陳波 | 陳青松 | 陳瑞 |
陳濤 | 崔紅梅 | 戴宇飛 | 鄧芙蓉 | 段麗菊 | |
高林峰 | 高宇 | 何美安 | 洪峰 | 金輝 | |
金克峙 | 闞海東 | 冷曙光 | 梁戈玉 | 梁藝懷 | |
羅春燕 | 孟曉靜 | 穆麗娜 | 聶繼盛 | 帥怡 | |
王愛紅 | 王華 | 王美林 | 王雲 | 王志宏 | |
夏彥愷 | 徐志偉 | 楊瑾 | 張慧東 | 張江華 | |
張美辨 | 張曉峰 | 張蘊暉 | 趙斌 | 朱曉俊 | |
海外編委 | Bechan Sharma(India) | Bernard Choi(Canada) | |||
David C. Christiani(USA) | Deliang Tang(USA) | ||||
Dexin Yu(China) | Harold D. Foster(Canada) | ||||
Hugh A. Tilson(USA) | Hui Hu(USA) | ||||
Jack Chen(Australia) | James J. Collins(USA) | ||||
Jian Li(Germany) | Jiasheng Wang(USA) | ||||
Junyan Hong(USA) | Richard A. Kreutzer(USA) | ||||
Richard S. Stanwick(Canada) | Robert Snyder(USA) | ||||
Sam Kacew(Canada) | Shilu Tong(Australia) | ||||
Tong Zhou(USA) | Xibiao Ye(Canada) | ||||
Yunbo Li(USA) | Zhichao Dang(Netherlands) | ||||
Zuofeng Zhang(USA) |
• 《環境與職業醫學》主辦環境與職業醫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環境與職業醫學》已連續成功主辦了六屆以“環境與職業醫學”為題的國際學術會議,這是中國國內唯一以“環境與職業醫學”為主題的國際性學術會議,會議已從一個區域性的學術交流平台發展成為聚集國際和中國國內公共衛生學者的高水平盛會。研討會針對環境醫學、職業醫學領域與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和重點問題展開研討和交流,探討公共衛生事業為促進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所能起到的作用。第三至五屆國際會議論文集已連續被美國國際科技會議錄索引資料庫收錄。因此國際會議對參會者掌握全球環境與職業醫學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動向,有效推動環境與職業醫學學科的快速發展,具有較實用的借鑒價值和較深遠的指導意義。
• 《環境與職業醫學》主辦全國環境與職業醫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第一屆“全國環境與職業醫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於2002年在上海舉行。十餘年來,已在武漢、南京、杭州、蘇州、貴陽等城市成功舉辦了十餘屆,分別就“環境與職業醫學——微觀與宏觀的結合”“健康環境與低碳生活”“資源·環境·健康”等主題展開了討論。在會議籌備的過程中,得到了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等20餘所著名高校的公共衛生學院積極支持和參與。會議規模逐年擴大,影響力也逐步提高,近幾屆參與高校數十所,與會者逾百人。圓滿貫徹了會議活躍學術思想、拓展研究視野、鼓勵創新意識、增進校際合作的初衷。
據2018年5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環境與職業醫學》共出版文獻7355篇。
據2018年5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環境與職業醫學》載文量為3986。
《環境與職業醫學》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C)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預防醫學、衛生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美國化學文摘、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等資料庫收錄。
據2018年5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環境與職業醫學》總被下載604113次、總被引23955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36、(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12。
據2018年5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環境與職業醫學》被引量為16493,下載量為86670;2015年影響因子為0.7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第1854名,在預防醫學與衛生學(128種)中排名第68名。
《環境與職業醫學》榮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系列雜誌優秀期刊二等獎。
《環境與職業醫學》榮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系列雜誌優秀期刊一等獎。
《環境與職業醫學》榮獲中國學術期刊執行規範優秀期刊"二等獎。
《環境與職業醫學》堅持以環境醫學與職業醫學為主體,融合相關學科的內容;以維護人群尤其是職業人群的健康為目標;以突出報道學科前沿研究成果為方向;以立足中國國內學術前沿,汲取國際研究精華,推進環境與職業醫學學科發展,提高職業和全體人群健康水平為宗旨。
第五屆主任:胡天錫
第五屆副主任:金錫鵬
第五屆名譽主編:張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