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ChongqingCollegeofHumanities,Science&Technology)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創建於2000年,西南師範大學與重慶利昂實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聯合創辦西南師範大學行知育才學院;2006年,西南師範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為西南大學,學院隨之更名為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為獨立學院;2013年4月,學院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並更名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總建築面積50.02萬平方米,有館藏紙質圖書212.27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5032.50萬元;下設14個二級學院,44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科招生專業;有專任教師1152人,全日制在校生22000餘人。

歷史沿革


西南師範大學行知育才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2000年5月,由西南師範大學與重慶利昂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創辦民辦二級學院——“西南師範大學育才學院”。
2003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為全日制本科兼有專科層次的獨立學院
2005年3月,西南師範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為西南大學后,學院隨之更名為“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2010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獲得獨立學士學位授予權,不再頒發母體學校西南大學學士學位;
2013年4月27日,教育部同意西南大學育才學院轉設為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校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2013年,學校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同時撤銷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的建制,舉辦方為重慶利昂實業有限公司,同時被確定為全國應用技術型大學戰略試點研究高校。12月,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成為學校非直管附屬醫院。
2014年2月,學校成為重慶市物流與供應鏈協會教育專委會首批成員單位。
2015年7月,武警重慶總隊醫院通過學校非直管附屬醫院評估。10月,學校獲重慶市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2016年,學校獲批重慶市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試點單位。5月,學校入選“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合作計劃”首批試點院校。
2017年5月,重慶市衛計委、市教委專家組評估通過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教學醫院。
2018年5月,學校被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納入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
2019年3月,學校入圍2018“青春啟航計劃”創業教育百所試點高校。12月,學校被授牌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常務理事單位,學校獲“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8月,學校正式成為成渝兩地學前教育協同創新發展聯盟常務理事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14個二級學院,44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科招生專業,涵蓋文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理學、工學和農學等9大學科門類。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工商學院經濟學
金融工程
會計
工程管理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師範)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師範)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網路工程
物聯網工程
通信工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
酒店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音樂學(師範)
美術學(師範)
音樂表演
舞蹈學
表演
廣播電視編導
播音與主持藝術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法學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師範)
漢語國際教育
新聞學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
電子信息工程
汽車服務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車輛工程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護理學院護理學(含護理專科)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建築學
視覺傳達設計
風景園林
園林
環境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15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部級教學名師2人,省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18人,全國優秀教師、重慶市優秀教師、最美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7人。設有重慶市歐美同學會海歸博士工作站。
專任教師1152人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
省部級教學名師
省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
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18人
優秀教育工作者7人
重慶市民辦教育優秀教師:
亢磊磊吳喜梅

人才培養

學院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積極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實踐理論,突出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技能和特長培養相結合,注重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確立“符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推行“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教學做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形成了師範教育、民族教育、藝術教育等辦學特色。
質量工程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21個建制實驗(訓)室,19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各類實驗(實訓)分室152個;有重慶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重慶市一流專業培育項目1個、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8門。
重慶市一流專業培育項目:廣播電視編導。
重慶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美術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重慶市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
重慶市級重點培育學科:戲劇與影視學
精品課程
類別課程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電視紀錄片製作
重慶市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學前兒童社會教育
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古典文獻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集合論與圖論、近世代數
重慶市級在線開放課程動態構成、批判性思維、生活中的語言學、帶上文化去旅行、校園足球基礎技能、解構音樂—大學生音樂素養入門

學科體系

教學建設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學院牢固樹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全力保障教學經費投入,嚴格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健全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打造優勢和特色專業。學院是重慶市高校中唯一的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思想實驗基地”,是重慶市“美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學校建有教師技能實訓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實踐中心、藝術設計實訓中心、影視節目製作中心、金工實驗實訓中心等91個實驗實訓室(中心)和8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711萬元。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學院重視科研工作,著力搭建科研平台,成立有“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所”“西部傳記文學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合川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個,合川區科技創新平台5個。
合川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鄉村振興文化傳承創新研究基地、合川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基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小城市發展研究基地。
合川區科技創新平台:大數據與智能計算技術創新中心、智能製造技術創新中心、家用醫療器械技術創新中心、工業控制信息安全技術創新中心、車輛綜合服務技術創新中心。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47項。近3年,在各種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563篇,其中核心刊物217篇。
國家級項目
項目名稱項目類別級別立項時間
家書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話劇編劇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016年
無舞有生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舞劇編導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016年
省部級項目
項目名稱級別立項時間管理部門
基於三維數字模擬技術的重慶市近現代優秀建築保護研究重點項目2014年市教委宣教處
國產動畫片的媒介暴力研究重點項目2015年市教委宣教處
“一帶一路”背景下,重慶保稅物流AEO監管模式研究重點項目2016年市教委宣教處
基於“五大發展理念”新時期下的重慶城市視覺形象構建研究重點項目2017年市教委宣教處
系統演化視角下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監測與激勵機制研究重點項目2018年市教委科技處
基於三維數字模擬技術的重慶市近現代優秀建築保護研究重點項目2014年市教委宣教處
國產動畫片的媒介暴力研究重點項目2015年市教委宣教處
重慶市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實踐研究一般2011年重慶市社科聯
國產動畫片的媒介暴力研究一般2015年重慶市社科聯
中國戰時動畫電影研究培育項目2015年重慶市社科聯
近代重慶詩人李士棻與朝鮮、日本文人交往研究青年項目2016年重慶市社科聯
農村組織創新從“活力”到“競爭力”趨向及其重慶農村組織創新策略研究一般項目2016年重慶市社科聯
影視修史:以《大後方》為代表的渝派歷史文獻紀錄片與抗戰大後方歷史文化扭結研究一般項目2016年重慶市社科聯
社區矯正檢察監督的困境與出路:以重慶為例培育項目2016年重慶市社科聯
“勞動”敘述與中國當代小說(1950-1990)的話語嬗變研究培育項目2016年重慶市社科聯
基於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學英語教育研究的高校英語人才培養改革探索一般項目2016年重慶市社科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的中國文論翻譯研究專項項目2017年重慶市社科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慶木洞山歌的傳承與發展研究一般項目2017年重慶市社科聯
習近平司法哲學創新研究培育項目2018年重慶市社科聯
網際網路思維下民辦高校共青團改革的路徑思考——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例一般2018年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
傳統文化語境下的國產動畫發展新形態研究一般2019年重慶市社科聯
產教融合視域下的旅遊實訓體系研究:開放型教學實驗中心的構建與運行文旅部專項2019年國家文旅部人事司
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中的“研究型嵌入”模式與路徑分析一般項目2020年教育部
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適應與創業能力培養研究一般2010年教育部
全媒體格局下中國紀錄片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研究(2010年以後)青年基金項目2017年教育部
課程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獨立學院專業英語教學方法問題與對策研究劉堯2009.7
高校學校社會工作模式的建構研究梁曉青2009.7
重慶市合川區迴流農民工現狀及其應對策略張波2009.7
民辦高校民辦的趨利分析極其對策鄧旭升2009.7
重慶獨立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方曉田2009.7
繪圖軟體在建築工程繪圖中的運用比較研究劉洋2009.7
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能力實踐培養的研究與實踐趙廷兵2009.7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學方案改進與研究周巧生2009.7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21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館藏各類載體文獻300餘萬冊(種),紙質報刊1481種(其中人大複印資料110種);光碟、聲像資料2300張,中外文資料庫22個,教建立了館藏書目資料庫,擁有中國知網、維普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EBSCO資料庫、國研網、方正Apabi、超星、博圖中外文電子圖書資料庫,維普考試資源系統、爾雅視頻資料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等數字資源體系,涵蓋本校所有學科、專業的圖書、期刊、博碩論文、會議論文、標準、專利、視頻等不同的文獻類型,並參與重慶市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
學術刊物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報》是學校的主要刊物。該刊為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和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
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哲學、政治、經濟、法制、管理、語言、藝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以及專題性或綜合性的述評等。
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冶金與材料工程、化學與生物工程、機電工程、建築工程、計算機技術應用以及有關基礎學科的理論與技術研究成果。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校徽主體以藝術字組成,展現學校特色,立足於創新。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精神文化

校訓
厚德篤行,求真創造
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和“厚德篤行,求真創造”的校訓,大力弘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大學精神,深入實施“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優質特色的全國一流應用型民辦大學!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黨委書記、政府督導專員張輝
校長張躍光
執行校長曹勇
紀委書記、副校長程榮堯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霄
黨委常務副書記舒衛華
副校長孫敏、張浩
財務總監王偉
校長助理雙海軍
校長,張躍光,男,漢族,四川蓬溪人,中共黨員。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負責發展規劃、教育督導、評估、招生、外事、校務公開、學報等工作;分管教育督導與評估建設辦公室、招生工作處等單位;聯繫藝術學院、管理學院。
黨委書記、政府督導專員,張輝,男,漢族,四川營山人,中共黨員。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負責黨的建設、幹部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統一戰線工作;政府督導;分管黨群工作部;聯繫馬克思主義學院、工商學院。
執行校長,曹勇,男,漢族,重慶忠縣人,中共黨員。負責後勤、基建、資產、愛委會等工作;分管後勤處、資產處。
紀委書記、副校長,程榮堯,男,漢族,四川富順人,中共黨員。負責紀檢監察、人事、師資隊伍建設、安全穩定、武裝、信訪、醫療健康等工作;分管紀檢監察處、幹部人事處(教師工作部)、保衛處(武裝部)、人文醫院;協管幹部工作;聯繫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護理學院。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霄,男,漢族,四川巴中人,中共黨員。負責綜合事務、宣傳與思想政治工作、校園文化、法務、教育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分管黨政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教育信息化建設處;協管意識形態工作;聯繫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黨委常務副書記,舒衛華,男,漢族,江西鄱陽人,中共黨員。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服務管理、共青團、就業、國防教育、創新創業教育、關工委、校友會、工會、教代會等工作;分管學生工作與就業處(黨委學生工作部)、團委、創新創業學院;協管黨務工作;聯繫政治與法律學院、體育學院。
副校長,孫敏,男,漢族,四川巴中人,中共黨員。負責教學管理、專業建設、教師教育、繼續教育、圖書情報、語言文字等工作,協管教育督導、評估工作;分管教務處、教師教育與職業發展處、圖書館;聯繫建築與設計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
財務總監,王偉,男,漢族,重慶渝北人。負責財務、審計、產業開發等工作;分管財務處、審計處。
校長助理,雙海軍,男,漢族,湖北潛江人,中共黨員。協助孫敏同志負責科研、校地合作、國際合作與交流、社科聯、科協、陶研會、學報編輯部等工作;分管科學研究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社科聯、科協;協管發展規劃;聯繫外國語學院、國際學院。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知名校友


趙章傲許康平楊順林(又名楊順霖,網名幾乎不流浪)宋書億
劉威楊松鑫席誼偉桂榮豐
趙章傲,內地新銳媒體人、主持人、配音師、演員。歐美文化傳媒交流協會會員、中國傳媒藝術語言研究中心成員、中國廣播電視主持人委員會會員。因2012年參加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時尚生活頻道和香港亞洲電視台聯手傾力打造的選秀比賽“生活星主播”而成為旗下主持人而嶄露頭角,隨後參加全球華語主持人大賽而走上國際舞台,先後簽約四川衛視、重慶電視台、央視數字頻道、亞洲廣播電台,憑藉幽默搞笑的主持風格受到觀眾的喜愛,不俗的台詞功底以及超強的表現力帶來了許多戲劇、舞台表演的機會,可謂全方位發展。同時也兼任旅遊衛視、華視傳媒數字移動電視網路、移動新媒體等紀錄片配音,其監製的微電影、MV也在網路上獲得極大反響,曾接受人民網、新浪、搜狐、中國日報網[3]、中國廣播網、華龍網、今晚網、重慶晨報、重慶晚報、中國青年網、中國導報網等多家媒體專訪報道。一躍躋身成為內地最受觀眾期待的媒體新秀之一。現任重慶雅佳娛樂傳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CEO。中國傳媒藝術語言研究中心西南分中心首席聯絡官。
許康平,都市快報攝影記者。2006級新聞學本科學生,現為《都市快報》新聞攝影記者,東方IC(中國圖片庫)重慶地區核心攝影師。在校期間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等國家級媒體上發表各類新聞圖片報道50餘篇,其中以育才學院為題材的近20篇,為宣傳育才學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是我院新聞學專業學生的驕傲和榜樣。曾在校內新聞社團《五月芽》先後擔任記者部副部長、部長、執行總編、社長等職。2008/05--2009/6:文新學院院刊《文淵閣》執行主編。2006/09--2008/6:先後擔任校團委辦公室幹事、信息部部長、社聯副理事長等職。2007、2008、2009:連續三年參加全國大中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人民圖片網、五洲圖片庫、cfp視覺中國、東方IC、中國日報、中國特寫圖片社、聚焦圖片社等多家新聞圖片網簽約攝影師,人民圖片網、國務院新聞圖片庫、cfp視覺中國、中國日報新聞圖片網等多家圖片銷售平台簽約攝影師。
楊順林(又名楊順霖,網名幾乎不流浪),2004級戲劇影視文學本科專業。80后校園詩人,詩歌作品曾獲“首屆中國李白詩歌節”大學生組二等獎。現為中國網際網路辣椒醬品牌“曉獅妹”的創始人,曾供職於網易、騰訊(重慶)。2007年起騰訊大渝網實習、工作;2009年初至2015年年中先後在網易財經中心擔任編輯、高級編輯,網易商業頻道內容主編等職位。2015年6月從網易離職創立曉獅妹品牌,開啟網際網路創業模式。楊順林為我校2004級文新學院戲劇影視文學本科專業學生。曾在校內戲劇影視協會、靈雲文學社擔任幹事、部長等職,后在校內創立“一首詩社”,並擔任第一任詩社社長,《一首詩報》總編輯等。並於同期擔任校內西南大學育才學院論壇編輯,在校期間與同校校友創立我愛信用卡網,任總編輯。在網易廣州、北京工作期間利用業餘時間創辦黔東網,任總編輯;還曾擔任央視《對手》欄目特約媒體嘉賓等職。在網易門戶的近7年間參與策劃了中國經濟學界影響力最大的經濟學論壇“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分別在《網易經濟學家訪談錄—意見中國》、《網易財經會客廳》、《問答商學院》等高端訪談欄目擔任製作人、編導、執行策劃、主持人等工作。

獲得榮譽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全國先進社會組織”“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重慶市第二屆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成果三等獎”“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重慶市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民辦教育黨建學習基地”等榮譽稱號。
成果
王長楷教授主持的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課題“重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獲得重慶市人民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學院主辦的《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雜誌是全國民辦高校優秀學報“十佳”期刊、《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
2010至2014年,師生在學術科技、藝術體育比賽中獲獎300多項,其中,師生創作的舞蹈赴京參加中國教育電視台主辦的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榮獲編導、表演兩項金獎,赴香港參加慶香港回歸十周年文藝演出獲金獎,參加重慶直轄十周年合唱比賽獲金獎,師生創作的劇目《家園》囊括重慶市第四屆大學生戲劇節全部五項大獎,參加重慶市第六屆青少年國際標準舞錦標賽獲得7金11銀12銅,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多次獲得重慶賽區第一名,學生自己設計、組裝、調試的燃油車獲第三屆本田中國節能競技大賽大學組重慶賽區一等獎,參加第四屆全國普通高校信息技術與實踐活動獲景觀設計比賽一等獎,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重慶賽區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