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如晦

漢語成語

風雨如晦是一個成語,讀音是fēng yǔ rú huì,意思是天色昏暗猶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勢動蕩,社會黑暗。出自《詩經·鄭風·風雨》。

例句


《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南史·梁紀下·簡文帝》:“自序云:‘ 有梁正士蘭陵蕭世贊,立身行道,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弗欺暗室,豈況三光,數至於此,命也如何。’”清·汪琬《來虞先生年譜後序》:“先生嚴禁境內不得擅建生祠。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郭沫若《星空·歸來》:遊子歸來了,在這風雨如晦之晨,遊子歸來了。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後邊與“雞鳴不已”連用

釋義


晦: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這天夜裡沒有月亮。也指黑夜。
整個詞字面表示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猶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勢動蕩,社會黑暗。

用法


後邊常跟“雞鳴不已”連用。一般作謂語、定語。

典故或故事


《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此是《風雨》詩末章,意思是:風雨到來天地昏,雄雞依然唱不已。既然見到君子人,怎能心中不歡喜!舊以“風雨如晦”象徵亂世黑暗。后因用為詠亂世或詠懷人之典。
唐.韓偓《凄凄》詩:“風雨今如晦,堪憐報曉雞。”楊衡《寄贈田倉曹灣》詩:“若因風雨晦,應念寂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