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陳永志的結果 展開

陳永志

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延安文藝學會會員、湖北華新集團股份公司副董事長

陳永志是一個多義詞,它包含:1、聯創盈科公司成員;2、湖北華新集團股份公司副董事長;3、中國延安文藝學會會員;4、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5、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

聯創盈科公司成員


性 別:男
出生年月: 1979
民 族:漢族
安徽定遠人。中共黨員預備黨員。主要從事安防及系統集成產品銷售及安裝,公司註冊於天津市南開科技園。
公司介紹:
天津市聯創盈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智能識別產業和安防產業及增值服務的高科技公司。自公司成立起,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全面的一卡通系統及軟體解決方案,公司的客戶遍布各行各業,形成了廣大的客戶群體,我公司以先進的技術、強大的功能、卓越的品質和優良的服務受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
全面推廣普及安防產品的應用、拓展用戶安防知識、提高公司企業的管理效率,大力提高全民安全防範意識。公司將一如既往的致力於安防系統來拉動市場需求,以科技興國的崇高理想來推動安防及軟體行業的蓬勃發展。
公司遵循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鼓勵並推崇不斷創新的企業精神;公司追求用戶至上的最高服務水準,強調人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由內而外作好企業員工和企業用戶的高層次“服務”是企業永葆青春的秘訣。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公司恪守以誠為本的經營理念,遵循客戶至上的服務宗旨,客戶的需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客戶的成功是我們發展的基礎;用中國人自己的語言闡釋西方現代服務理論,是聯創對客戶的竭誠奉獻,而創新的思維,精確的定位,高新的產品,優質的服務正是我們為客戶所創價值的內涵。這為公司贏得了崇高的商譽。誠信是合作的基石,雖經風雨而不蛻色,日久彌堅;發展是合作的希望,共度坎坷而不懈怠,同喜同樂。
正是在良好的經營理念的指導下,公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各項業務的開展中,公司自身不但創建了一個良好的品牌,而且贏得了大量用戶的信任。目前公司已經擁有的幾百家企事業單位用戶,並且將這些客戶的資料統計建立檔案,成為了公司今後發展的一個有力的增長點。

湖北華新集團股份公司副董事長


1944年9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湖北華新集團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1968年12月~1970年3月在濟南軍區學生農場勞動;1970~1984年先後在華新水泥廠設備科、基建科、技術科、燒成車間、中心化驗室工作,歷任技術員、化驗室副主任;1984年10月~1993年任華新水泥廠副廠長;1993~1997年4月任華新集團股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1997年4月任湖北華新集團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1997年12月當選為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中國延安文藝學會會員


介紹

男,漢族,1950年2月生,中專文化。1969年參軍,在海軍潛水艇服役,197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3年退伍。1974年1月至2001年12月,曾任村黨支部副書記、鄉農田基本建設副指揮長、鄉團委書記、區民政助理、鄉黨委書記、工商所所長、工商郵電黨支部書記、消協分會副會長等職。2003年10月提前退休。現系中國延安文藝學會會員、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會詩詞創作委員會委員、微篇文學研究會理事、資陽市作協會員、樂至縣離退休協會工商局分會副會長、四川通世達集團樂隊揚琴師、長號手。

成就

從事基層黨政、工商領導工作28年,善於觀察和思考現實問題,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工作經驗,實事求是地進行理論探索和宏觀經濟研究,在調研與決策、理論與實踐方面有較高的建樹。任期內,各項工作成績顯著,單位和個人榮獲百多項先進獎勵。1966年開始文學創作,迄今發表文學作品以及政論等文章1300篇(首),200萬字,有50篇(首)榮獲國家、省部級文學大賽和論文評選一、二、三、等獎,佳作、優秀獎,金獎,中華詩聯優秀成果獎(國家一級文學金質獎章)。

作品

代表作有,雜文:《析趕》、《說問》、《談話》、《成長的記憶》、《談談對領袖的稱呼》、《還是少回家看看好》、《這首歌不宜宣揚和傳唱》。微篇小說:《審稿》、《短會》、《派車》、《爆炸》、《情網》、《狗事》、《妙計》、《巧合》、《雞案》、《兒子》、《裂縫》、《漢字問題》、《唇印之謎》。散文:《蜀道新歌》、《天府奇葩》、《西域明珠》、《陳毅紀念館》、《神奇的仙鶴》、《龍門報國寺》。詩:《天池》、《夢海》、《春思》、《冬思》、《牛說》、《馬說》、《較量》、《神醫》、《報仇》、《李斯》、《驚羊怨》、《古人怨》、《美猴怨》、《小魚怨》、《春雨呤》《枯樹呤》、《蜻蜓憤》、《蜘蛛嘆》、《戲說孟德》、《戲說嬴政》、《戲說則天》、《戲說玉環》、《邊鄉之夜》、《荷塘之夜》、《狗娃傳奇》、《雪花傳奇》、《秦世海傳奇》、《曹寶夢仙記》、《慈恩寺感懷.》、《都江堰感懷》、《通世達樂隊》、《天池敬老院》。詞:《風》、《雨》、《霜》、《情思》、《夜景》、《詠菊》、《撰槁》、《誣告》、《麻雀憤》、《回母校》、《接老人》、《經理的兒子》、《恩師的禮物》、《陳毅生態園》、《百年祭弔陳毅元帥》。報告文學:《川哥》、《巴蜀神鷹》、《古河濤聲》、《驚濤駭浪鑄豐碑》、《帥鄉紅盾別樣紅》、《一條不進港灣的航船》。政論文:《新形勢下怎樣才能當好工商所所長》、《淺談盲區的市場整規》、《市場巡查之我見》、《農資市場的現狀及對策》。業績輯入《中外名人辭典》、《中國人才辭典》、《中國專家學者辭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等百部典籍中。曾被授予“國際文化藝術名人”、“當代中華詩神”、“中國傑出人民藝術家”、“專家終身成就”等榮譽稱號。編著《巴蜀奇觀》上·中·下三集共90萬字。(待出版,如出版社有意,請與本人聯繫)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1986年7月畢業於內蒙古大學,同年進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文物考古工作至今。現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國家級田野考古領隊,研究館員,歷史學博士。
該同志曾先後主持陶卜齊故城、土城子古城、集寧路古城等大型遺址的考古勘探與發掘項目,發表《正藍旗羊群廟石雕像研究》、《蒙元時期的牌符》、《考古學形成的哲學根源》等學術論文20餘萬字,主持撰寫了《內蒙古出土瓦當》、《內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輯)、《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出土瓷器》等學術專著。由該同志撰寫的論文與主持的考古發掘項目在文博界均具有一定影響,其中《羊群廟石雕人像裝飾考》一文曾獲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知識分子創新獎,《黃金面具、銅絲網路與祖州石室》一文被內蒙古考古博物館學會評為第五屆優秀成果二等獎,集寧路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被評為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同時受到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專門嘉獎。

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


基本信息

陳永志,男,廈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全國經濟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經濟學會副會長,福建省《資本論》研究會會長,福建省工商學會顧問等職。
主持並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12項。出版專著、編著及主編教材8部(包括合作),發表論文130多篇。其中在《經濟學動態》、《經濟研究》、《經濟學家》、《經濟管理》、《學術月刊》、《當代經濟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經濟評論》、《世界經濟與政治》、和《廈門大學學報》等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60多篇,論文多篇被《新華文摘》、《高校學報文摘》、《文匯報》和人大書報資料中心等刊物轉載。教學科研成果11項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 6項獲副省級、廳級社科優秀成果一、二等獎。

主要研究與教育領域

經濟理論與當代經濟問題、中國經濟改革問題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

最高學歷

碩士,廈門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1983年

學術專著

勞動價值論的創新與發展研究,專著 第一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經濟理論與中國經濟觀察,編著 第二作者,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5
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索,編著 第二作者,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4
《資本論選讀》講座(下冊),專著 第三作者,中國財經出版社, 2001
《資本論選讀》講座(上冊),專著 第三作者,中國財經出版社, 2001
《資本論》選讀,專著 第二作者,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0

主要論文

新時期國際價值變化的背景、特點及啟示,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1年1期
美國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啟示,學海, 2010年6期
政府行為與產業國際競爭力,求索, 2010年2期
我國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初探,福建論壇, 2010年1期
新時期國際價值的變化與國際價值論的發展,經濟學家, 2009年06期
農地使用權流轉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芻議,學海, 2009年3期
馬克思服務勞動理論與當代服務勞動的變化,當代經濟研究, 2008年5期
馬克思企業管理理論與當代管理勞動探討,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7年12月版
加快科技創新 提升福建民營經濟,福建論壇, 2007年12期
加快科技創新提升福建民營經濟競爭力,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07年11期
從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看公平與效率問題,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7年11月版
馬克思企業管理理論與當代管理勞動的變化,當代經濟研究, 2007年第10期
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與公平效率的思考,理論前沿, 2007年第6期
台灣產業結構轉型與兩岸產業分工合作探討,亞太經濟, 2007年6期
兩岸經貿發展與海峽經濟區構建,福建論壇, 2007年第4期
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動力、條件、及路徑選擇,經濟學家, 2007年第1期
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與當代國際價值的變化,當代經濟研究, 2007年第1期
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與當代國際價值的變化,當代經濟研究, 2007年第1期
加快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東南學術, 2006年12月
三大差距與社會和諧芻議,經濟中國,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三大差距與社會和諧,當代經濟研究, 2006年第3期
新時期國際價值的變化、特點及啟示,經濟評論, 2006年4期
略論中國家族企業制度創新,經濟學家, 2005年第3期
略論中國家族企業制度創新,經濟學家, 2005年第3期
家族企業制度創新的動力、障礙與路徑選擇,經濟管理, 2004年第16期
面向21世紀經濟學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探索,廈門大學學報(增刊), 2003年11月
加入WTO後福建個私經濟發展的戰略與措施,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7月版
價值總量之謎試解,經濟學家, 2003年6期
大力發展融資租賃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經濟管理, 2003年6期
科學技術、科技勞動與價值創造,經濟問題探索, 2003年5期
私營企業產權制度變遷的制約因素及演進路徑,發展研究, 2002年12期
入世后我國私營企業跨國經營探討,改革與戰略, 2002年10期
新技術革命與馬克思生產勞動理論,經濟評論, 2002年3期
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培養新世紀經濟學人才,廈門大學學報(增刊), 2001年11月
紀念王亞南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經濟研究, 2001年11期
略論虛擬資本及其在我國的發展,中國經濟問題, 2001年6期
經濟學基地班《資本論》教學改革若干設想,廈門大學學報, 2001年教學專輯
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培養新世紀經濟學人才,廈門大學學報, 2001年教學專輯
福建跨世紀海洋經濟發展法規建設研究, 《邁向21世紀海洋新時代——論文選》, 2000-2-1
論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與居民收入差距,經濟評論, 2004/2
福建民營經濟跨世紀發展戰略研究,漳州大學學報, 2000年1期
新世紀經濟學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廈門大學學報, 2000年教學專輯
試論馬克思的商品銷售理論,廈門大學學報, 2000年4期
科技進步與勞動就業,漳州大學學報, 2001年1期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理論與實踐的探討,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問題, 2004年6月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及收入差距問題,中國經濟問題, 2004/2
股份製成為公有制主要實現形式芻議,當代經濟研究, 2004/8
按生產要素分配對收入差距的影響及對策,資本論研究, 2004年10月
入世后我國私營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問題探索,廈門特區黨校學報, 2002年5期
新時期《資本論》精品課程建設總結, 《加強教學研究推動教學改革——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本科教學研討論文集》,
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芻議,榮兆梓、吳春梅主編:《中國三農問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外部條件及政策選擇,李天德、朱方明主編:《當代中國經濟問題探索》,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5年11月版
面向21世紀經濟學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探索,廈門大學學報(增刊), 2003年
加入WTO后我國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對策選擇,廈門大學學報(增刊), 2003年
馬克思市場營銷理論初探,千年交替之際的思索, 2003年
論私營企業的產權制度變遷,當代經濟研究, 2003年9期
家族企業制度創新的動力,障礙與路徑選擇,經濟管理, 2004/16
福建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發展研究, 2001年12期
入世后我國私營企業國際化經營芻議,亞太經濟, 2002年5期
入世後福建個私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開放潮, 2002年9期
我國私營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實證分析,商業經濟與管理, 2002年7期
淺析西方發達國家發展中小企業經驗,經濟工作導刊, 2002年15期
新技術革命與馬克思生產勞動理論,經濟評論, 2002年3期
科學技術與價值創造,當代經濟研究, 2002年2期
私營企業主管理勞動的性質特點分析,經濟學家, 2002年2期
正確處理髮展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產業的關係,河南社會科學, 200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