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溫不火

不溫不火

不溫不火是一個成語,拼音是bù wēn bù huǒ

意徠思是

釋義

形容人的性情溫和或形容銷售行情不火爆。

引申


1980年以後“不溫不火”的用例逐漸多見,逐漸跟“不慍不火”并行使用。因為字形有了變化,照著“溫”的字面意義,舊瓶裝新酒,人們按照一般人通常的理解,對“不溫不火”的語義進行了改造,賦予它性格溫和義和銷售行情不火爆義。這類語義在《人民日報》上的始見用例是1994年。現舉數例:
“八毛五分錢,也開發票?”售書小姐簡直煩得要上吊了。“沒辦法,公事公辦。”那先生不溫不火地回答。(1994年8月23日)
相比之下,中式快餐仍處於不溫不火之狀,缺乏自己嚴格的生產標準與特色,雖然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卻難與自己的“洋對手”匹敵。(1996年1月18日)
所以這不是誤用。

比較


徠“不溫不火”、“不瘟不火”與“不慍不火”是相近的詞。
“不溫不火”、“不瘟不火”都有人使用,相關的還有“不慍不火”,它們的共同意義是“不過火”。
“不溫不火”是指“不升溫,也不過火”。
例如:房價不溫不火 消費需求不溫不火
“不瘟不火”是指“不沉悶,也不過火”。【此寫法的不瘟不火不能使用於描述銷售情況等,只能用於表演。高考要求。】
例如:他的表演不瘟不火
“不慍不火”是指“不發火”,
例如:大家對傳言不慍不火 他心平氣和、不慍不火
“不溫不火”最常用,使用範圍寬,“不瘟不火”、“不慍不火”較少使用。注意“慍”讀yùn,不讀w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