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生
醫療工作者
基層醫生,主要是指那些在生產第一線直接為工人、農民健康服務的醫藥衛生工作人員。
目錄
我國農村社區醫生有82餘萬人,他們長期工作在最基層的醫療機構,直接服務於最基層的農民群眾,在艱苦的條件下,任勞任怨、兢兢業業,較好地完成了基層農民一般性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工作,為農村醫療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由於身份職稱、工資待遇和社會保障等問題長期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嚴重影響了基層衛生隊伍的穩定,應該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
一、我國基層醫生隊伍現狀
目前全國基層社區醫生,普遍情況是人員老化、人才缺乏、後繼無人、後果嚴重。
(一)人員老化、人才缺乏
以北京為例,京郊共有鄉村醫生6009人,其中,51歲及以上者佔47.74%,40歲以下者只佔20.08%。徐州市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共計1萬多人,但大專以上學歷僅佔2%。鄉鎮衛生院都嚴重缺乏醫生,很多不具備開處方的醫護人員正在為農民看病,開具各種處方。
(二)後繼無人、後果嚴重
由於待遇差,正規院校畢業的學生,沒人願意到鄉鎮衛生院一級去做醫生。僅北京至少缺6000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如果政府不加大對社區醫院的投入,四五年之後社區醫院可能面臨沒有醫生看病的窘境。由於待遇差,藥品收入是基層醫生收入的主要來源,這種“以葯養醫”也會帶來很多弊病。
二、我國基層醫生待遇現狀
(一)地位不高
由於鄉村醫生在身份、職稱、工資、教育上的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造成鄉村醫生的社會地位不高。比如,和民辦教師一樣曾為農村作出貢獻,年紀在50~70歲之間的大批赤腳醫生,行醫資質得不到認可,社會身份十分尷尬。另外目前按照專科醫生的職稱評價體系來評定鄉村醫生的做法也不合理,因為他們的醫療實踐對象是百姓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專科醫師培訓對他們來說不適合和,也不實用。
基層醫生診斷
(二)工資低下
目前大部分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收入不及大醫院的1/3,鄉村醫生的工資更低。絕大多數鄉村醫生的收入低於同類工作性質的鄉村教師、鄉鎮衛生院人員,並且經常拿不到政府規定的行醫補貼。
(三)、保障缺乏
調查顯示目前基層鄉村醫生享受的待遇以參加培訓和學習機會為主(59.62%),其次分別為醫療保險(17.31%)、養老保險(15.38%)和失業保險(7.69%),可見社會保險所佔比重均較低,缺乏社會保障。老年鄉村醫生被辭退後即停發補助,無法保障老年生活。
二、改善基層醫生待遇的建議
改善基層醫生的待遇狀況,能夠調動基層醫生的工作積極性,穩定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落實新的醫改方案中的“社區首診”制,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起到積極作用。政府應制定和推出扶持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努力改善基層醫生的待遇。
(一)提高基層醫生的社會地位
建議政府妥善解決歷史遺留的赤腳醫生問題,對他們的“轉正”要有優惠政策。通過提供免費培訓的方式,鼓勵鄉村醫生參加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給取得執業醫師的鄉村醫生辦理城鎮戶口。按照全科醫師職稱系列評定鄉村醫生的職稱,增設初、中級職稱,並落實相應的待遇。
(二)增加基層醫生的工資收入
建議政府加強對鄉村醫生的經濟扶持,將鄉村醫生補助納入縣級財政預算。適當調整鄉村醫生補助的標準,為鄉村醫生設立最低工資標準線,鄉村醫生的待遇可參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入的平均水平,同時參照當地鄉鎮企業收入的平均水平來確定。提高山區、半山區和人口分布比較零散的偏僻地區基層醫生的收入,應把開展服務時花費在路途上的時間計入工作量。
(三)落實基層醫生的社會保障
(四)加強基層醫生的業務培訓
建議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投入,用於組織鄉村醫生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提高鄉村醫生業務技術水平。
(五)採取吸引人才的各種措施
參考師範生培養的優惠措施,對適合基層服務的全科醫學生減免學費,畢業后在大醫院培訓一段時間,然後充實社區醫院和農村醫院;鼓勵有資質、有經驗的專科醫生到基層去開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