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湘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科主任

劉嘉湘,男,漢族,1934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畢業於福建軍醫醫務學校醫科,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他從事內科,擅長治療癌症和內科疑難雜病,尤以善治肺癌而著稱海內外,對中醫扶正法治療癌症研究有很深的造詣。

劉嘉湘多部著作獲省市級獎項,2017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劉嘉湘“國醫大師”榮譽稱號。

大事件

1934

出生

1934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62

畢業后留校工作

1962年,於上海中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畢業留校任內科住院醫師。

1977

憑藉文章獲獎

1977年,《中醫扶正法治療晚期支氣管肺癌200例》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

1983

憑藉《肺癌》榮獲一等獎

1983年,獲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1982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肺癌》(劉嘉湘教授為本書編委及作者)。

1991

科研成就被收錄

1991年,醫療科研成就已被列入美國《世界名人錄》(第四版)及英國劍橋《國際名人錄》(第十版)。

2000-01

榮獲一等獎

2000年1月,獲本澤寶組獎勵基金會“1999年度‘本澤寶組獎勵基金’一等獎”。

2017

被授予榮譽稱號

2017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劉嘉湘“國醫大師”榮譽稱號。

被授予榮譽稱號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56年,考入上海中醫學院。

工作經歷

1962年,於上海中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畢業留校任內科住院醫師。
1986年,晉陞為上海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
1989年,任中醫內科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劉嘉湘個人照
劉嘉湘個人照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創新
他從事內科,擅長治療癌症和內科疑難雜病,尤以善治肺癌而著稱海內外。對中醫扶正法治療癌症研究有很深的造詣,他根據腫瘤的病因病機及自己的臨床經驗,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學術思想。
倡扶正法治療
劉嘉湘教授認為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主要是由於正氣虛損,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留滯客邪(致病因子),以致痰凝毒聚相互膠結,蘊郁成腫塊。癌瘤的生長又會進一步耗傷正氣,正不遏邪則助長癌瘤的發展。
劉嘉湘與同事合影
劉嘉湘與同事合影

論文著作

劉嘉湘將經驗方研製開發成治癌新葯,如已獲國家批准的治療肺癌中藥新葯《金復康口服液》、《正得康膠囊》和外貼治療癌性疼痛的《蟾酥膏巴布劑》
發表學術論文98篇,主要有《中醫扶正法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方法與途徑探討》《蟾酥膏用於惡性腫瘤止痛的臨床觀察》《扶正法為主治療晚期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滋陰生津,益氣溫陽法治療原發性肺腺癌的臨床研究》、《金復康口服液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
主編《實用中醫腫瘤手冊》、《現代中醫藥應用及研究大系-腫瘤科分冊》《中國中醫秘方大全·腫瘤科分卷》、《中醫防治癌瘤薈萃》等四部著作,並參加編寫了《現代中醫內科學》《腫瘤研究》《中西醫診療手冊》等九部著作。劉教授將經驗方及科研成果研製開發成治癌新葯,有已獲國家批准的治療肺癌中藥新葯《金復康口服液》、《正得康膠囊》和外貼治療癌性疼痛的《蟾酥膏巴布劑》。
1991年,醫療科研成就已被列入美國《世界名人錄》(第四版)及英國劍橋《國際名人錄》(第十版)。
劉嘉湘參加活動
劉嘉湘參加活動

獲得榮譽


1977年,《中醫扶正法治療晚期支氣管肺癌200例》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7年,評為上海市先進科技工作者。
1978年,被評為上海市衛生戰線先進工作者。
1979年,獲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國慶三十周年獻禮科技成果獎“中醫辨證治療晚期原發性肺癌300例療效分析”。
1980年,獲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成果三等獎“養陰法治療陰虛型晚期原發性肺癌及其機理探討”。
1983年,獲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1982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肺癌》(劉嘉湘教授為本書編委及作者)。
1983年及1986年,中國衛生部分別兩次授予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
1984年,獲上海中醫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蟾酥膏治療惡性腫瘤疼痛的臨床應用及其研製”。
1984年,獲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成果二等獎“蟾酥膏治療惡性腫瘤疼痛的臨床應用及其研製”。
1985年及2001年,分別兩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
1985年,《蟾酥膏治療惡性腫瘤疼痛的臨床應用及其研製》獲國家衛生部醫藥衛生重大科技成果部級甲級獎。
1987年,獲上海中醫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扶正法為主治療晚期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1987年,獲上海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扶正法為主治療晚期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1988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扶正法為主治療晚期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1988年,獲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中國醫藥學報》首屆優秀論文二等獎“扶正法治療122例晚期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前瞻性研究”。
1989年,獲上海市科技精英獎提名獎。
1989年,獲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扶正法為主治療晚期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1989年,獲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授予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獎。
1991年,美國國際名人協會授予“世界傑出名人獎”金質獎章及榮譽證書。
1992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滋陰生津,益氣溫陽法治療晚期原發性肺腺癌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1992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滋陰生津,益氣溫陽法治療晚期原發性肺腺癌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1993年,國際議會騎士聯合會皇家委員會授予騎士勳章。
1993年,獲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滋陰生津,益氣溫陽法治療晚期原發性肺腺癌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1993年,獲上海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從細胞生物學水平研究益氣養陰類中藥對肺癌細胞周期及核酸的影響”。
1993年,獲上海市中醫藥大學科技成果三等獎“從細胞生物學水平研究益氣養陰類中藥對肺癌細胞周期及核酸的影響”。
1995年,榮獲上海市衛生局授予的“上海市名中醫”稱號。
1995年,被評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並獲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優秀導師獎。
1995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癌轉移過程中癌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的關係及益肺抗瘤飲對其的影響”。
1995年10月,獲上海中醫藥大學授予1994-1995學年研究生“山田獎學金”優秀導師獎。
1995年3月,獲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上海市優秀新產品成果二等獎“蟾酥膏巴布劑”。
1995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薏苡仁酯乳劑藥學研究和治療肺癌的研究”(劉嘉湘為第七完成者)。
1996年,獲中國中醫藥學會“遼瀋杯”全國中醫藥防治腫瘤優秀論文一等獎及全國中醫藥防治腫瘤優秀論文金獎"金復康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
1996年,獲上海市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正得康對癌症患者扶正作用的研究”。
1996年,獲上海市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益肺抗瘤飲對肺癌生長轉移的病理學改變的影響”。
1997年3月,獲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雲芝糖肽(PSP)的研究”(第八完成者)。
1998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正得康對癌症患者扶正作用的研究”。
1999年2月,獲本澤寶組獎勵基金會“1998年度‘本澤寶組獎勵基金’二等獎”。
2000年1月,獲本澤寶組獎勵基金會“1999年度‘本澤寶組獎勵基金’一等獎”。
2001年,獲上海市臨床醫學成果獎“益肺抗瘤飲治療271例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2017年6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劉嘉湘“國醫大師”榮譽稱號,享受省部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待遇。

社會任職


全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防治研究協作組副組長
上海市中醫中藥防治腫瘤協作組組長
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上海分會理事
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腫瘤學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第十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代表
上海市腫瘤防治協調領導小組成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上海中醫學院校務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校高級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徐匯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全國中醫腫瘤專科醫療中心主任
上海中醫藥大學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葯審評專家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專家諮詢組專家
中國抗癌協會全國理事兼傳統醫學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中醫藥學會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國際癌症康復協會常務理事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理事
上海市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中醫藥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理事
上海市中醫藥腫瘤學會主任委員
《腫瘤雜誌》《中藥新葯與臨床藥理》《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河南腫瘤學雜誌》《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等雜誌編委

社會活動


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專業評審委員會及學科評審組特邀評審員
當選美國國際傳記學會研究會顧問
當選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顧問
當選國際議會騎士聯合會皇家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