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心是孤獨的獵手的結果 展開
- 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創作的小說
- 1968年美國電影
- 198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
心是孤獨的獵手
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創作的小說
《心是孤獨的獵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是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創作的小說,首次出版於1940年。
該徠小說講述的是以聾啞人辛格為核心和四個小人物之間的故事,這四個人物分別是咖啡店老闆比夫,小姑娘米克,黑人醫生考普蘭德和工人運動積極分子傑克,他們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可是卻不被身邊的人所明白與理解。該小說主旨凸顯了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
生活在美國南方小鎮上的四位小人物比夫、米克、考普蘭德、傑克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與目標,可他們一次次在與身邊人溝通的嘗試中遭遇了失敗,處在無人理解的孤獨境地中。每個人都害怕孤獨,都不願意每天生活在孤獨與寂寞中。
比夫經營著一家咖啡館,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觀察咖啡館里坐著的形形色色的顧客。比夫與妻子艾莉斯之間的婚姻生活並不和諧,他們很少說話。米克是一個具有男性氣質的小女孩,她喜愛音樂、繪畫,想要走出小鎮成為一名音樂家。但是她的夢想不被家人所支持,父母只認為那是異想天開。
考普蘭德是一名黑人醫生,他始終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把拯救整個黑人種族作為自己的莊嚴使命。為了理想,他犧牲了家庭,他的妻子和孩子都離他而去。傑克是一個積極組織工人運動的人,有著自己的政治見解,他對工作上遇到的失敗感到失望,對整個社會制度也感到無奈。他的內心渴望著能出現一個能理解自己的人。
在小鎮上的很多人看來,辛格是一個完美的人。他慷慨地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他是一個耐心的傾聽者,他饒有興趣地聽著他們喋喋不休的發言,所以每個人都把他當做知己和心靈的依託。小鎮上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一些人更把他視為上帝的化身。
辛格總是禮貌地注視著對方,微笑著傾聽著人們的秘密與渴望,比夫、米克、考普蘭德、傑克都認為辛格理解了他們的話,認同他們的思考方式與行為方式。實際上,諷刺的是辛格根本沒有聽懂過他們的話。辛格只是需要他們來排遣自己的孤獨。相同地,比夫他們也不能真正讀懂辛格,辛格的孤獨是深重的,是隱蔽的。
童年的經歷讓辛格渴望愛與歸屬。辛格與安東尼帕羅斯在小鎮上共同生活了十年。對安東尼帕羅斯的深沉的愛是他生命的支柱。安東尼帕羅斯在一場大病後,變得暴躁,晚上已經不再滿足於安靜地待在家裡。他出門時,辛格緊緊地跟著他,他們走進一個飯館,在桌邊坐下,安東尼帕羅斯偷偷地把方糖或一些銀器裝進口袋。辛格總是為他付賬。
安東尼帕羅斯最後被送到了異地的精神病院,辛格的生活里從此只有對他們美好過去的回憶,和對假期短暫相聚的期待。沒有了他的陪伴,辛格搬到了新的住處,與比夫、米克、考普蘭德、傑克相處,藉以消磨無聊的時光。當他第三次去看他的夥伴,卻得到了他的死訊。這時的辛格陷入了絕望之中,導致了他開槍自殺。
麥卡勒斯出生在喬治亞州,屬於美國所謂的“南方”地區。結束了戰亂的美國南方仍舊與北方地區有著很大的差距,在經歷了工業化改革后,美國南方地區也同樣沒有避免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所帶來的巨大衝擊。美國人民的生活,尤其是那些社會底層和邊緣群體的生活就更加貧窮、艱難,再加上這些南方地區長期被所謂正統的美國社會邊緣化,他們遠離處於東北部的國家政治經濟中心,這就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這個社會人群對整個歐洲具有了天然的距離感,甚至有的人認為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就是天堂,而南方地區的人民則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個時候也正是美國的經濟慢慢走向復甦階段,對於太平洋戰爭,雖然體現出了不去干涉的立場和態度,但是,隨著戰爭範圍的不斷蔓延,美國人已經感受到了這場戰爭對本國安全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於是美國政府開始找尋應對的辦法,並且積極備戰。
1937年,麥卡勒斯在20歲的時候,隨丈夫來到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他們在一個名叫夏洛特的小鎮舉行了婚禮並且在此安家落戶,在小鎮上與常人一樣生活的同時,麥卡勒斯在工作之餘開始了醞釀已久的小說《心是孤獨的獵手》的創作。《心是孤獨的獵手》經過三年之久的創作,於1940年正式發表。
米克 少女。處於青春轉型期,兒童世界回不到,成人圈子進不去,可謂是進退維谷。就像小說中所描述的一樣,她有兩個世界一裡屋和外屋。嘈雜無趣的外屋令她厭倦,她選擇獨自待在她安靜的裡屋,創作自己酷愛的歌曲,想象自己的未來。在這裡她才能擁有自我。她感覺在外屋這個現實的世界無法生存,她憧憬裡屋那個與任何人不交流的地方。生活、夢想得各種抑鬱不得志,讓米克沒有任何歸屬感。 傑克·布朗特 工人運動者。行為粗獷的外表下藏著一顆細膩易碎的心。孤獨地遊走於世間,幾乎不與任何人有所交流。他亦錯把辛格當作能解他的人,也是唯一能懂他的人,全然不知均是臆想而已。 馬迪·考普蘭德 黑人醫生,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一生為了改善黑人同胞的生存狀況而努力,但卻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與支持,又因其頑固不斷地將其內心所謂的偉大抱負強加於自己兒女身上,其做法亦不被家人所理解,給他們所帶來的沉重壓力致使家人與其分離,從此獨自一人孤獨終老。心中所認同的“上帝”也是臆想而已。 |
比夫·布瑞農 咖啡店老闆。出於自身身體障礙,對“畸形人”抱有同情。他很少與妻子進行同床生活,但妻子的突然離世讓他深受打擊。作為旁觀者的他每天料理著咖啡店,重複著千篇一律的生活,好似脫離世界存在的局外人,這個大千世界似乎與他沒有絲毫關係。 |
安東尼帕羅斯 有著精神病的聾啞人。他總是雙目獃滯,嘴角帶著傻笑。他在這世上最熱衷的事情就是喝酒和吃東西,幾乎不在乎任何事情。辛格總是對他說話,他的同伴基本不對他做出任何回應。在安東尼帕羅斯被送到精神病院后,辛格去看望他時,安靜溫和的他在安東尼帕羅斯面前瘋狂快速地打著手語,辛格執拗地認為他能懂。 |
思想主題
該小說通過講述一群孤獨的人之間的故事來凸顯出一個麥卡勒斯式的主題:“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故事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他們卻並未因為這相似的孤獨而相連,最後辛格的死讓這種可能性徹底消失掉。或許作者正是要用這種尖銳的結局暗示人們,人終究是孤獨的,就如同人終歸是要死的一樣。
藝術特色
悲劇因素
小說中充滿了悲劇元素,這些元素有兩個特點,一是彼此鋪墊,互相影響。比如威利在為一個黑人女孩打架被捕入獄時,作為姐姐的鮑蒂亞一直為他擔心,即使在派對當天也因威利的缺席而感到不安,事實證明她的不安並不是多餘的,兩個月後他們得知威利和監獄的另外兩個孩子被扔進冰窟三天三夜,最後他的雙腳被鋸掉了。傑克工作的遊樂場里發生了暴亂,黑人們和白人們集體鬥毆。在此之前一個黑人女孩和一個白人女孩因一張門票發生爭執,傑克發現一具黑人屍體,這些都是對流血事件的預警。在約翰·辛格去看安東尼帕羅斯的時候,無人知道安東尼帕羅斯的消息給辛格造成了巨大恐慌。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此處的懸念並不是空設的。辛格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是他們的最後一面。在得知安東尼帕羅斯死訊后,一向優雅的辛格做出了許多詭異的舉動:因為小事怒氣沖沖,偷走了酒店的東西,在水果里嘗到了腐敗的氣味,這些都是對他飲彈自盡的鋪墊。悲劇因素的第二個特點是經常伴隨美好的事物出現。溫馨浪漫的場景就像藥丸上包裹的糖衣並沒有帶來純粹的幸福,而是將悲傷反襯得更加凄涼,甚至是絕望。艾莉斯死後,一瓶“弗羅里達”花露水讓比夫記起了和艾莉斯的幸福生活,用起了艾莉斯的洗髮水。“他嘲笑過的艾莉斯的某些怪念頭現在變成他自己的了。”無論他以何種方式緬懷,人去樓空,一切都只是枉然。辛格與安東尼帕羅斯曾有一個好朋友,卡爾,三個人相處很融洽。已患有精神病的安東尼帕羅斯以為卡爾偷喝了他們所有的杜松子酒而對徠他大發脾氣,把卡爾嚇走,之後他們一個朋友都沒有了。還有小說里的貝貝·威爾森總是穿著粉色的裙子,走路姿勢矜持優雅,像一個可愛的小仙女,走到哪裡都引得圍觀。直到巴伯爾用槍打中了她的頭部,那一槍雖不致命,卻給貝貝帶來了不可癒合的創傷。從此她性格大變,與之前小天使的形象判若兩人。
悲劇因素的巧妙運用是卡森寫作的一貫風格。既渲染了悲傷氣氛又使情節層層遞進,為悲壯的結局做著精心而自然的鋪墊。每一條線索都是隱藏的,需要讀者自己去思考,去發現。
意象
《心是孤獨的獵手》中有一些極具象徵意義的特殊意象。破解這些意象的內涵對把握小說的整體脈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卡森對事物有著獨一無二的見解,普通的事物在她眼中也可能是神聖的代名詞,具有難以理解的神秘色彩。
“紅色”共出現33次,是小說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顏色詞語。“紅色”是血液的顏色,在西方傳統文化里是罪惡血腥與危險的象徵,在泰國等地甚至是禁忌的顏色。如果女子穿著紅色的衣服或鞋子會被視為不貞潔。從美國著名作家納撒尼爾·霍桑的小說《紅字》中便可看出紅色在西方傳統文化里的貶斥意義。但同時,紅色也是火的顏色,玫瑰的顏色,代表激情與興奮。卡森對紅色情有獨鍾,在她的世界里,衣服、自行車、粉筆、帽子、泥巴……只要是有顏色的東西都可以是紅色的。對紅色的偏愛,不僅是她離經叛道的性格使然,更是對解放人性壓抑的慾望的呼喚。
除了紅色,手在小說中也有很強的象徵意義。辛格一直很注意保護他的手。“過去他細心地護理他們。冬天他抹上油防治皸裂,他隨時磨掉角質層,齊著手指頭銼平指甲。他喜歡洗手和護理它們。現在他只是一天用刷子粗粗地刷兩次,重新把手插回到口袋裡。”辛格是聾啞人,從不開口說話,所以手就成了他表達感情的唯一方式。他與安東尼帕羅斯在一起總是不停地“說話”,認為安東尼帕羅斯是唯一能理解他的人,而安東尼帕羅斯卻不以為然,只專註於美食和酒。自從與他的夥伴分別後,辛格與其他人交談都是通過紙條,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傾聽,很少說話。將手放在口袋裡就是他選擇沉默的方式。一想到或夢到安東尼帕羅斯,他的手就會不受控制,“說”出他所有的心事。這種寫作手法與《小鎮畸人》中的《手》有異曲同工之妙。卡森曾深受舍伍德·安德森作品的影響,辛格的形象就是最好的證明。辛格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手對他的折磨正是他與慾望的鬥爭。安東尼帕羅斯的死訊宣告了慾望破滅的同行,也給辛格判了死刑,這場鬥爭沒有贏家。
《心是孤獨的獵手》居美國“現代文庫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第17位。
《紐約時報》評:一本非凡的書……麥卡勒斯以勢不可擋的磅礴氣勢和把握寫就.
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1917—1967),原名露拉·卡森·史密斯( Lula Carson Smith),1917年2月19日出生在喬治亞州(Georgia)的小城鎮哥倫布(Columbus),是20世紀美國重要的作家之一。她年僅20歲就開始創作《心是孤獨的獵手》(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1940),23歲時便因其一舉成名,成為南方文學界作家。隨後,《金色眼睛里的映像》(Reflections in a Golden Eye,1941)、《傷心咖啡館之歌》(The Ballad ofthe Sad Cafe,1941)和《婚禮的成員》(The Member of the Wedding,1946)相繼問世,麥卡勒斯於1942年和1946年兩度獲得“古根海姆基金獎”。 | 卡森·麥卡勒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