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一報還一報的結果 展開
- 漢語成語
- 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 1990年張信威編著的圖書
一報還一報
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一報還一報》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最早的公演時間是1604年12月26日。
該劇講述公爵文森修統治著維也納,他想暫時離開公國,派安哲魯代行職權。安哲魯擔任新職不久,發生了一位叫克勞狄奧的紳士勾引一位年輕小姐並導致其懷孕的事件。安哲魯按照法律條文把克勞狄奧關進監獄,並判處死刑。克勞狄奧託人叫他姐姐依莎貝拉向安哲魯求情。安哲魯對美麗的伊莎貝拉動了邪念。他對伊莎貝拉表示:如果她把處女的貞潔獻給他,他可以饒她弟弟一命。伊莎貝拉堅決拒絕。公爵用計謀揭穿了安哲魯的卑鄙行徑,保全了克勞狄奧的性命,也成全了克勞狄奧的婚姻。
該劇提出了正義法律的重要地位,揭露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性。作者還譴責了安哲魯的偽善。這正是中世紀社會混亂,道德淪喪的真實寫照。
維也納的公爵深感國家法紀不嚴,政令失修,決定暫時離開,將管理國家的權利移交給持身嚴謹、屏絕嗜欲的安哲魯。安哲魯攝政后,嚴厲執行法律,下令將維也納近郊的妓院一律拆除,並逮捕了克勞狄奧,下令要將他處死。克勞狄奧所犯的罪是姦淫罪,他讓朱麗葉未婚先孕。事實上,他和朱麗葉兩情相悅、互許終身,只是因為嫁妝的原因,沒有舉行表面上的儀式而已,並非姦淫,最多只能稱為道德上的逾矩。克勞狄奧的姐姐伊莎貝拉得到消息,去向安哲魯求情,試圖營救弟弟。沒想到,道貌岸然的安哲魯卻對伊莎貝拉起了淫心,以她的貞潔相要挾,作為釋放克勞狄奧的交換條件。伊莎貝拉決然拒絕。公爵並未離開維也納,而是化身教士,來到監獄感化克勞狄奧,並由此得知安哲魯的險惡和墮落。他巧妙地設計:讓伊莎貝拉假意答應安哲魯,再由被安哲魯拋棄的未婚妻瑪利安娜假冒伊莎貝拉深夜赴約,然後讓獄吏用一顆死囚的頭顱假冒克勞狄奧。最後,讓伊莎貝拉公開揭露、控告安哲魯,從而使他的陰謀暴露,使他懺悔,得到懲罰。伊莎貝拉的貞潔得以保持,並得到回報,公爵向她求婚,結局皆大歡喜。
《一報還一報》是所有莎士比亞戲劇中唯一一部直接從聖經得名的作品,題名取自《馬太福音》“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一報還一報》大致完成於1604年前後,主要取材於喬治·惠咨通的劇本《像洛莫斯和卡桑德拉》(1578)和辛西奧的《寓言百篇》(1565)。
安哲魯攝政
這位攝政一心修養道德,深受朝野信任,大家都認為他道德清高、無可指責。他的特點是過於嚴厲,疾惡如仇。這樣的人物形象可以使人聯想到聖經中的一個故事:一個行浮的婦人被法利賽人捉住,按照摩西的律法,浮婦應該被亂石砸死。他們以此詢問試探耶穌的態度。耶穌卻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但是讀者不可以認為他的一切道德都是在偽裝。從劇中來看,在他遇到伊莎貝拉之前,他並沒有對其他女人動過邪念。“我從前看見人家為了女人發痴,總是譏笑他們,想不到我自己也會有這一天。”實際上他陷入了一種悖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因為伊莎貝拉的純潔而愛慕她,而正因為愛慕,卻要玷污她的純潔。他內心進行過掙扎,對這種誘惑進行過抵制。從這種掙扎中,可以看出安哲魯並非那種骨子裡壞透了的虛偽的邪惡之徒。實際上,這種悖論是他長期刻意禁慾所導致的扭曲的愛情。對伊莎貝拉的貞潔的慾望,實際上是一個禁慾主義者被壓抑的慾望的體現,他一方面要求無瑕的貞潔,一方面又有本能的愛欲。而伊莎貝拉剛好是一個純潔的處女,一方面她是純潔的,一方而她是女人,從而成為這種矛盾的慾望的對象。
文森修公爵
文森修公爵可以說是該劇中最英明睿智的角色。實際上,在莎士比亞的全部戲劇中,如此睿智的君土形象也是不多見的。無論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還是偉大的亨利五世,與文森修公爵相比,都相形見細。整個戲劇的故事,可以說是文森修一手操控的。他假裝要出巡,從而讓安哲魯攝政。他沒有任命老臣愛斯卡勒斯,卻任命安哲魯,並非是因為他對安哲魯更加信任,恰恰相反,是由於對安哲魯的人格有著驚人的深刻洞察。
克勞狄奧
伊莎貝拉的弟弟。克勞狄奧令自己的愛人未婚先孕,等於是將他和他的愛人推入不名譽甚至危險的境地,如同中國人的古話:萬惡淫為首。克勞狄奧為了滿足自己的浮欲,不但給自己招來災禍,而且令朱麗葉蒙受羞辱,帶著身孕進入牢獄。
從另外一個細節可以看出這個克勞狄奧絕非什麼君子。安哲魯脅迫他的姐姐,令她獻出貞操作為不殺克勞狄奧的代價,克勞狄奧卻寧願讓姐姐受辱也要求生,他在獄中懇求姐姐伊莎貝拉答應安哲魯的要求。
這部劇的道德教義是不言而喻的:毫無節制的縱慾是不合道德的,忠貞是值得褒獎的行為和德行。克勞狄奧因為無法控制自已的情慾,觸犯了道德的條律,因而受到處罰。安哲魯同樣因為無法控制自已的情慾而犯下大錯,路西奧也是道德的逾矩者,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忠貞、自持的伊莎貝拉最終得以保持貞潔,得到回報。正如劇本的題目所示“一報還一報”,善惡皆有報。
《一報還一報》的道德教義是不可迴避的。人性中慾望和理性之爭,是莎士比亞戲劇中常見的主題。但對《一報還一報》的解讀如果僅僅停留在道德層面上,就大大局限了該劇的深刻內涵。《一報還一報》這出問題劇中呈現的道德危機的背後是危及國家前途的政治危機。安哲魯的墮落不僅僅是道德的墮落,而是以權謀私,踐踏國家法律的更為可恥的政治腐敗。
該劇中,莎士比亞想表達這樣的愛情倫理:性愛是人類本能的正常慾望,應該得到肯定和滿足,清教徒式的禁慾主義必須廢除;但解除禁慾不是提倡縱慾和性混亂,婚姻是享受性愛的正確渠道。作者之所以宣揚上述愛情倫理是針對當時的兩性關係的混亂導致社會風氣淪喪的倫理環境下提出的。文藝復興打破了中世紀禁慾主義的桎梏,但也帶來了性關係的混亂。
這是一出喜劇,但批判性的低沉調子和悲劇性的陰鬱旋律迴響在全劇之中。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除了伊莎貝拉以外,幾乎沒有一個真正的崇高的英雄角色。好心的公爵無力合理地治理自己的國家。安哲魯枉法徇私,道德敗壞,克勞狄奧自私冷酷,苟且貪生,就連愛斯卡勒斯想主持正義,也常常被愚弄蠱惑,不明真相。然而,儘管此劇的悲劇色彩濃郁,作者為了保持喜劇形式,仍然藉助予一些常見的喜劇手段,如喬裝打扮、誤會巧合、設計調包等,並且安置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喜劇結尾。在劇中公爵摸住安哲魯心理,做成圈套,一步步誘使他上鉤的情節笑料迭出,令人忍俊不禁,頗具喜劇性。莎士比亞還採用了對照映襯的藝術手法,如公爵的仁慈同安哲魯的冷酷相對照,伊莎貝拉的慷慨大度同克勞狄奧的自私怯懦相比較;還有愛斯卡勒斯映襯公爵,瑪利安娜映襯伊莎貝拉,均起到了反差強烈、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該劇的語言除了保持莎士比亞一貫的風格以外,還大量運用暗示、隱喻和雙關語。尤其是它們都能體現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公爵的語言莊重嚴肅,頗有權威口吻;伊莎貝拉的語言雄辯得體,頗具哲理內涵,而瑣屑庸俗的安哲魯表面上一本正經的語言往往塗以典雅華麗的花飾,而內在心理的獨自,卻顯得粗俗直率。這些語言文體特色雜然並陳,相映成趣,融為一體。
勉強湊成的喜劇結局,拉郎配似的婚姻,使伊莎貝拉的完美形象受到了損害,給人以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是這部戲劇在藝術上的一個缺憾。
1833年,俄國文學家普希金讀了莎士比亞的《一報還一報》之後,不禁為之傾倒。他本打算將它譯成俄文,但對俄國演員能否把它演好持懷疑態度,故沒有翻譯,而是根據它的內容創作出了敘事詩《安哲魯》。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b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