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蠻夷的結果 展開

蠻夷

漢語詞語

蠻夷,漢語詞語,拼音是mán yí,泛指周邊少數民族。

簡介


泛指華夏民族以外、九州地區以外的少數民族。
蠻夷
蠻夷

引證解釋


古代泛指華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蠻和東夷。多數情況下,蠻夷戎狄統稱蠻夷或四夷。
《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指南方額頭有紋飾的族群即是南蠻。多喜歡吃生菜,色拉和醋。
《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
《戰國策·燕策》:“北蠻夷之鄙人。”
《史記·五帝本紀》:“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謀於四岳,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
《史記·孝武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
《漢書·李廣蘇建傳》:“為降虜於蠻夷。”
《漢書·王莽傳下》:“更遣複位后大司馬護軍郭興、庸部牧李曅擊蠻夷若豆等,太傅犧叔士孫喜清潔江湖之盜賊。”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
唐·韓愈原道》:“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單立一身,朝無親黨,居蠻夷之地,與魑魅為群。”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