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
戎狄
戎狄 是先秦時代華夏對西方和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的統稱,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稱。
戎狄
"戎"是中國西北古代各族的通稱。亦稱"西戎"。殷墟卜辭已出現“戎”字,是否作族稱,還要進一步研究。“羌”用作為西方各族的通稱。在周人興起時,西戎仍是在隴濟及涇洛一帶游牧的鬼戎,其實也是許多部落的總稱,並且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
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中原諸夏對北方一些部落與國家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
戎狄
戰國晚葉,胡人興起,匈奴最為強大。胡人以東有東胡,胡人以北有丁靈。戰國末年及秦漢以後中國古代所稱北狄,都是指胡人、東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靈及以後鐵勒、敕勒等譯名,都在語音上可以與狄相通。但丁靈、鐵勒、敕勒是對這些民族的漢語譯名,狄是中原諸夏對北方民族的稱呼,兩者語源不同,含義也不一樣。
春秋時期北狄與羌戎族類相近,而戰國末年及以後北狄指胡人、東胡族系,與羌戎屬完全不同的族系。漢武帝採取“隔絕胡羌”的政策以及趙充國在湟中屯田以制諸羌的舉措,說明西漢時對羌與胡已經明確加以區分,但《史記》、《漢書》卻沒有為諸羌立傳,羌人的祖源與史跡僅附在《匈奴傳》中敘述,《後漢書》有《西羌傳》。直到現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論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時期的北狄,與戰國末及秦漢以後以胡人、東胡族系稱為北狄這兩者之間在族系與歷史淵源方面劃分清楚。然而把兩者加以區分,對研究羌戎和北狄的歷史與考古都是重要的。
戎狄不是游牧部族,游牧人最早被華夏稱為“胡”,《詩經·長發》:“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追述其始祖契是有娀氏之女簡狄所生的歷史傳說。或可理解為商人之先世出於戎人之母。周人的祖先也出自戎人,史載周人的祖先自不窋至亶父十三世均“在戎獄之間”,直到徙居岐下后,才從戎狄中分化出來並在對戎狄的戰爭中漸居主動,走向文明,建立周朝。
《左傳》中明確提到戎狄軍隊是步兵:隱公九年記北戎侵鄭,鄭伯說:”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國語·晉語一》記晉獻公伐翟柤,有“郤叔虎將乘城……被羽先登”之語。說明戎狄有城市,因為先秦文獻中記載的戎狄,在漢代后大多被華夏同化,所以漢代以後的學者誤以為接觸到的匈奴、鮮卑等是戎狄的後代。漢代以後學者認為戎狄是游牧人唯一根據,只是《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一語。服虔、劉炫都把“薦”解釋為草,故認為是指戎狄“逐草而居徒無常處”。但遷徙居住並不等於游牧。商朝人先有八遷,後有五遷,人類早期普遍有徙居的現象,後來才逐漸走向定居,現代研究表明,人類游牧的生產方式要晚於農耕,游牧的先決條件是馴化馬並學會騎馬,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紀的斯基泰人,即中國古籍中的“塞種”。人種上,戎狄多為東亞人種,而胡人為北亞人種。現代中國考古發掘中,北方地區發現的所有青銅時代的墓中出土的顱骨絕大多數為東亞人種,而且有一部分還有東南亞人種的特徵。胡人(匈奴,鮮卑等)在體貌上和現代蒙古人接近,為北亞人種,在中國、蒙古和俄國西伯利亞考古發掘的漢代及漢代以後的匈奴、鮮卑、契丹墓,墓中出土的顱骨經鑒測均屬北亞人種。
戎狄和華夏的區別,主要在於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風俗的差異——“我諸戎飲衣服不與華夏同”,如“被髮左衽”就是戎狄服飾的特點。
直到春秋時代仍廣佈於現今河北、山西、陝西和河南西部等地的戎狄,有很大一部分在春秋後期開始的秦、晉等強國的開疆拓土過程中被征服而同化了。其中有一部分則一度建立過自己的國家,如代、中山,到戰國時也被其他強國所滅,融入華夏之中。由於北方地區的戎狄消失,華夏各國才與草原上游牧的胡人廣泛接觸。大體上,從戰國後期開始,中原的文人學士就把已消亡的那些戎狄想象為胡人的形象,到司馬遷寫《史記·匈奴列傳》,把這種看法系統化了。
先秦時期居民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分。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華夏,他們把較為落後的小國或部族稱之為戎、狄、蠻、夷。不少戎、狄、蠻、夷和華夏錯雜在一起的。
戎和狄主要分佈在今黃河流域或更北的地方及其西北地區。北戎、山戎分佈在今河北和遼寧等地。姜戎、陸渾之戎本在今甘肅一帶,後來被迫遷徙到今豫西。在周的南面有揚拒、泉皋、伊洛之戎。魯的西境也有戎人。在衛都的城牆上可以望見戎人的村落。晉國的周圍都是戎狄人,故《左傳》說:“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
春秋早期,戎狄勢力強盛,中原華夏諸小國受其威脅較嚴重。即使晉、齊等大國也經常遭到戎狄的侵襲。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展,特別是通過稱霸而相互聯合,增強了對戎狄的防禦能力,不少戎狄漸被華夏所征服。赤狄、白狄大部分為晉國所滅、齊國滅萊夷、秦國滅西戎,楚國吞併數量甚多的蠻人或濮人的小國。由於各族長期和華夏聚居在一起,不斷相互影響,文化禮俗等方面的差別日趨減少。
戎的稱謂最早來自於周代,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稱華夏,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西戎則是古代華夏人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人建立的國家。
夏朝時稱西戎為崑崙、析支、渠搜等。《史記.匈奴列傳》記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綿諸(今甘肅東部);緄戎(今甘肅東部);翟、鎔之戎(今陝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陝西韓城與洛川之間);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大荔(今陝西大荔東);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甘寧交界處);朐衍(今寧夏鹽池一帶)。皆位於隴山(今寧夏六盤山)附近。又載“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擊敗西戎,“於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西羌是隸屬於西戎的別支,從事牧羊,《說文》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義》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
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徵是鏟足鬲,單耳罐與雙耳罐。《史記·秦本紀》中曾記載許多與西戎族相關的來往或交戰記錄,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據古書記載,戎狄多為“披髮左衽”。《左傳》說姜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生活習慣、禮俗、語言的差異,把戎狄和華夏區分開來。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顯然他們和周人本為同族,只是出於歷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們分道揚鑣。也就是說,姜姓之戎和姬姓之戎應該是被戎狄所同化的華夏族裔。儘管戎狄和華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這對彼此交往並無太大妨礙,如周王曾娶狄女為後,晉獻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為妻。
春秋時,戎有7種,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無終;允姓之戎,即陰戎或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稱畎犬、昆夷、緄夷;驪戎;戎蠻。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義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佈山谷間,有許多部落,不相統一。
至戰國時,義渠、大荔等與秦相接諸戎,自春秋以來逐漸並滅於秦。林胡、樓煩並滅於趙。而山戎不復見於史,東胡有其地,燕卻東胡設北邊與東北五郡。故戎或往往與胡雜處,名稱也往往相混。
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稱,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諸夏所加)、綿夷、串夷、畎戎、大戎、獫狁,實際上是同一稱呼不同時期不同的譯寫。王國維先生指出這些不同稱謂:“余謂皆畏與鬼之陽聲……故鬼方、昆夷、薰育、獫狁,自系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此一族不是一個部落,而是有相同族稱的族群,他們已進入階級社會,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在戰爭中各部落也許有一定的結盟統一號令。
古代族名,又叫獫狁,古代活躍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到西周末期,長期的農耕和平環境,使得君王荒淫無度,玩物喪志,烽火戲諸侯。君主性格軟化,無心富國強兵,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佔領。強 盛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此後,犬戎便成了華夏民族最可怕的敵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還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統稱之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間,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說:“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在唐德宗年間,大臣柳渾對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這個“犬戎”的“犬”字帶有強烈的侮辱性,而且說戎狄是“豺狼”也準確地指出了犬戎或戎狄族的狼性格。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後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國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圖騰,也必須從古匈奴葷粥和犬戎開始。
北狄的稱謂最早起始於周代,古漢族自稱華夏,便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北狄是古代華夏人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中原諸夏對北方一些部落與國家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進入戰國,他們有一部分當胡人南下后已融入胡人之中,成為匈奴的重要來源之一。
狄的本義,王國維先生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斷定,是由“遠”與“剔除”的含義,“后乃引申之為驅除之於遠方之義”。此外,狄還有強悍有力,行動疾快等含義。《爾雅·釋獸》說:“麋、絕有力,狄”,邢昺《疏》:“絕異壯大有力者,狄。”《禮記·樂記》說:“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鄭玄《注》:“狄、滌,往來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晉、鄭、衛、邢等國以北,即今陝北及山西、河北兩省的中部與北部,有許多強悍有力的部落,是對中原諸夏的威脅,但當時仍與西戎及伊洛地區之戎統一稱為戎,只在方位上稱為北戎。至春秋中葉,出現了稱上述地區各部落為狄的記載,因其在北,稱為北狄。在狄的族稱出現以後差不多100年間,又出現了赤狄、白狄、長狄等許多稱號。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整個春秋時期的狄與戎,都與炎黃集團,有相當深的淵源關係。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潛夫論·志氏姓》說:“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隗姓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不僅說明與鬼方有淵源關係,而且王國維先生還斷言他們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時所得“懷姓九宗”的後裔。赤狄中有潞氏,是赤狄的強部之一,《志氏姓》又記述這一支為妘姓封於路的後裔;潞氏滅亡之前的執政者名舒,《世本·姓氏篇》秦嘉謨輯本說:“潞,周文王第十七子鄷侯之後,氏於國,潞有鄷舒,出於姬姓。”妘為祝融八姓之一,姬為周王族姓,赤狄中也有祝融集團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白狄姮姓,《世本》記作“媨姓”,註解者又疑是姬姓之誤,究竟何者正確,如今很難定論,一般認為姮姓比較可靠。既是“太古之姓”,由來已很古遠。白狄中有一支叫鮮虞,曾建立中山國。杜預《春秋釋例》說:“鮮虞中山,白狄,姬姓。”《春秋穀梁傳集解》的作者范寧與杜預同屬東晉人,他也說,“鮮虞,姬姓,白狄也”。到唐代,楊士勛《疏》說,范寧《集解》引自“《世本》之文”。但東漢時應劭的《風俗通義·姓氏篇》認為鮮於,,虞,,是箕子的的後裔,屬於子姓。《鮮於璜碑》也說鮮於“為箕子之苗裔”。姬姓、子姓為周及商王族之姓,可能是鮮虞華化以後出於攀附的說法,也可能鮮虞所建中山國的統治才出於姬姓或子姓。
傳說與姓族說明春秋時的北狄與西戎在族類方面比較接近。考古文化也可與這種情況相印證。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今河套、陰山以南及燕山以南的廣大地區,都屬仰韶文化分佈範圍,在龍山文化時期,又屬不同地區的龍山文化。到了青銅時代,除燕山以南今北京市北部及長城沿線河北北部的一些地方有夏家店上層文化分佈,說明山戎人已南達這些地區,其它如陰山河套以南,今山西中部與北部,河北中部與北部以及陝北、河套等地區的游牧民族青銅文化,雖有一定的地區差別,但共同的特點佔優勢,並且受商周青銅文化的影響比較深。從上述傳說,姓族及考古文化的面貌與內涵推測,春秋時的北狄源出於商周時期的鬼方、獫狁,屬於羌戎族系。
他們南面與諸夏往來,接受商周及春秋時期諸夏的文化影響,他們固然不斷華化,也有一些諸夏貴族與人眾融入其中,成為北狄的一種來源。另一方面,陰山以北的青銅文化具有明顯的商文化影響,而且與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的戎狄青銅文化有較多的共同因素,說明春秋時的北狄與山戎、東胡及陰山以北的胡人也存在交往和彼此吸收的關係。戰國時胡人南下,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的赤狄。白狄應有相當多的部分已被同化於胡人之中。因此,春秋時的北狄與胡人、東胡族系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區別在於胡人起源於陰山以北,東胡人起源於大興安嶺山原,與羌戎起源於隴山地區不同;聯繫在於鬼方、獫狁及春秋時的北狄,有相當多的部落融化於胡人之中,成為胡人的重要來源之一。
在陰山以北,新石器時代分佈著以細石器為特徵的諸文化。細石器起源於華北,傳播到蒙古高原形成以刮削器在生產工具中佔優勢的狩獵文化,與陰山、河套及其以南新石器時代以農耕文化為主的情況有明顯不同。到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紀末葉及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紀,即商代晚葉與西周時期,陰山以北也進入了青銅時代,在南西伯利亞、鄂畢河上游及哈薩克地區,分佈著命名為卡拉蘇克文化的青銅文化,其中發現了與商周器物頗相似的陶鼎、陶鬲及青銅刀、戰斧、矛、鏃等。這種青銅文化,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南戈壁省和烏爾札河、德勒山附近,也有所發現。在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考古學與歷史學界,均認為迫溯卡拉蘇克文化的淵源,是受商文化影響較明顯的一種獨特的游牧民族青銅文化。這麼廣大地區的文化特徵相近,說明這些地區的各部落族類相近,也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各游牧民族在文化特點方面有相通之處。考古文化表明,匈奴與丁靈的起源有共同的淵源,他們都可歸入胡人族系。陰山以北的青銅文化受商周青銅文化的影響,如上所述可能是通過與鬼方、獫狁等部的接觸形成的,其中也可能是由於有部分夏人在夏朝滅亡以後,北上融入胡人之中帶來的影響。
在燕山南北,其中特別是燕山以北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大凌河三河之源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及早期青銅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都是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從文化特點與內涵觀察,很可能和商族起源有密切的關係,這一點在本編關於商族起源的部分已敘述。到公元前1000—前300年,即商周之際到戰國中晚葉,夏家店上層文化主要分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地區、哲里木盟、興安盟以及遼寧省的朝陽市地區、河北省的承德市地區,今北京市北部燕山以南地區也有發現。這是一種受商周青銅文化影響而又獨具特點的游牧民族文化,多認為這是山戎、東胡人的文化遺存,東胡人起源於興安嶺山原,大約是在商族的祖先從燕山地區南下到古河濟之間的進程中,他們也隨之從大興安嶺山原南下。春秋時北與燕為鄰的稱為山戎,戰國末因分在東匈奴以東被稱為東胡。
商代甲骨卜辭,常見“奚”的稱號,按《周禮》及《說文解字》的記載和解釋,是一種奴隸的名稱。為何把奴隸稱為“奚”,有多種解說,很有可能如《周禮·司隸》所舉“蠻隸”、“閩隸”、“貉隸”、“夷隸”一樣,是奚人被俘掠淪為奴隸的。《周禮·秋官·禁暴氏》有“奚隸”的名稱。到東晉及聲北朝,東北有奚族,這是屬東胡族系的游牧民族,定居於老哈河流域以後,逐漸轉向農耕,遼代基本上與契丹同化。這支東胡族系的民族,與甲骨卜辭的“奚”有無淵源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商及西周的政治勢力範圍已達到遼西地區,那裡的民族與商朝發生關係是可能的。
北狄分為白狄、赤狄和長狄。白狄在今陝西一帶。赤狄分佈在今晉東南一帶。長狄之名見於《左傳》,具體情況不詳。
春秋時代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自《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狄的名稱出現於《春秋》及《左傳》,以後百年間,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族團。清代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中說:“自宣公十五年以前,凡單以狄舉者皆赤狄也”,即自公元前662年到前594年這半個多世紀,是赤狄最強盛的時期,當時北狄與中原諸侯抗衡的主要是赤狄。
主要有十五個氏族組成,即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鐸辰氏,廧咎如氏,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等等。
皋落氏
晉人稱之為東山皋落氏。其居地,前人有三說:一說在今山西省垣曲縣。《水經注·河水》說:“河水東過平陰縣北,清水從西北來注之。清水東流逕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狄之都也……《春秋左傳》所謂晉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者也。’”今垣曲縣東南有皋落鎮。一說在今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後漢書·郡國志》上黨郡壺關劉昭《注》引《上黨記》說:“東山在城東南,申生所伐,今名平皋”,漢壺關在今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一說在今山西省昔陽縣。宋《樂史》說樂平縣有皋落鎮,“即古東山皋落氏之地”,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及《山西通志·樂平縣》都指明,這個皋落鎮,,村,,在樂平城東南七十里。三說都認定是晉太子申生所攻打的皋落氏。申生伐皋落,在晉獻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60年,出兵的理由據獻公所寵愛的驪姬說:“皋落狄朝夕苛我邊鄙,使無日以牧田野,君之倉廩固不實,又恐削邊疆。”又說,“且夫勝狄,諸侯驚懼,吾邊鄙不儆,倉廩盈,四鄰服,封疆信,君得其賴”。當時晉獻公向狄人區域“啟土”還處在開始階段,晉國的實際控制僅汾涑平原,還未能越過沁水。
今垣曲縣皋落鎮距晉都絳200里左右,正在晉獻公時晉國邊境的東方境外。除了當時晉國宮廷陰謀置申生於進退都不利的境地之外,晉獻公令申生“盡敵而返”,並在此以前東向伐驪戎,大概都出於驅除分佈在晉國以東以南的戎狄,以便掃清通往周王境內的道路。後來晉文公收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狄以“啟東道”,可以說是晉獻公東向狄入境內“啟土”的繼續。另一方面,晉國向東北的境土擴張,與狄、赤狄往東北退縮是同一進退過程。晉獻公時東境不過沁水,今長治縣及昔陽縣境內的皋落部落遺址,當與皋落往東北遷徙有關。《左傳》於閔公二年只記申生伐東山而沒有說結果如何。《晉語》只說晉軍“勝敵而返”。皋落顯然沒有被消滅,可能受到這次打擊以後即往東北遷,先至今長治縣境,再至今昔陽縣境。皋落為赤狄強部,《左傳》僅一見皋落氏名稱,大概是由於以後僅舉狄名,未詳載具體部名的緣故。
潞氏
又稱路氏。居地今山西省潞縣。在皋落氏衰落以後,潞氏是赤狄中最強的部落,有君長,中原諸侯稱之為潞子。潞子嬰兒娶晉景公的姐姐為夫人,與晉國曾保持一段友好相處的關係。公元前594年因潞氏執政舒刺傷嬰兒,殺死晉景公的姐姐,晉國派兵滅潞氏。
留吁氏
春秋初葉居地不詳,春秋中葉居地於今山西省屯留縣。
甲氏
鐸辰氏
春秋中居地在今山西省長治市境內。
廧咎如氏
在春秋中葉,晉獻公時大概分佈在今山西省中部。當時公子重耳從蒲邑出奔於狄,在今山西與陝西兩省之間。重耳在狄,曾與狄君在渭水附近進行田獵,這大概是白狄。狄又伐廧咎如氏,得其二女叔隗、季隗,叔隗嫁給重耳,季隗嫁給趙衰。在潞氏滅亡時,潞氏的余民散入廧咎如氏。可能廧咎如氏先居於今山西省中部的西側,后東遷今長治市附近已近太行山。《左傳》成公八年記載,公元前588年,晉、衛兩國聯合攻伐廧咎如氏。在廧咎如氏潰散以後,衛國收復了新築(今河北省魏縣)、馬陵(今河北省大名縣),是廧咎如氏又進一步遷到了太行山以東,今河北省的中部。
白狄,亦作白翟。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始見於《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627年。春秋前期主要分佈於古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前此,公子重耳所出奔的狄,可能即白狄,說明白狄早已存在,只是不單獨以部名出現。公元前578年,晉厲公命呂相為使致秦桓公《絕秦書》說:“白狄與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之婚姻也”。白狄與秦都在雍州,其最初的分佈區域,主要在今陝北及陝西洛水流域。
前550年,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東遷至今河北省石家莊一帶。東遷后的白狄主要由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公元前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公元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復國”,是為後期鮮虞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
長狄亦作"長翟"。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始見於《左傳》文公十一年,即公元前616年,又名鄋瞞,據孔子說是虞夏時防風氏、商代汪芒氏的後裔。因其人特別長大,號為長狄。分佈於齊、魯、宋、衛之間;一說流動於西起山西平陽、潞安,東至山東邊境一帶。今河南省封丘縣南,可能因長狄得名。長狄曾從屬於赤狄,組成北狄國。《左傳》載有兄弟五人,為僑如,焚如,榮如,簡如,緣如。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內亂而分裂。曾攻打過齊、魯、宋、衛等國,公元前607年為齊、衛所滅。
《國語·周語中》:“夫三軍之所尋,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荀子·正論》:“故諸夏之國,同服同儀,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以一介的寒士,做到一國的丞相,公卿大夫,農工商賈,皂隸台輿,蠻夷戎狄,什麼樣的人,差不多我都看過了。”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
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詩經》中常有周朝與西戎戰爭的史詩,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史記·周本紀》記載: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戎狄之間即陝、甘一代。
《詩·小雅·採薇·序》說:“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採薇》有“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見戒,獫狁孔棘”等句。《孟子·梁惠王》下甚至說:“太王事熏鬻,文王事昆夷。”文王經過征服與爭取,戎狄“莫不賓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國以事紂”。實際上打著商王的旗號對周圍各部落與方國的兼并,有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為滅商準備了條件。
《史記.匈奴列傳》記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綿諸(今甘肅東部);緄戎(今甘肅東部);翟、鎔之戎(今陝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陝西韓城與洛川之間);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大荔(今陝西大荔東);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甘寧交界處);朐衍(今寧夏鹽池一帶)。
《說文》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義》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
《史記·秦本紀》中曾記載許多與西戎族相關的來往或交戰記錄,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