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

北狄

原來是古代的狄族。因其主要居住於北方,故稱。後用為對北方各少數民族的泛稱。 北狄的稱謂最早起始於周代。周朝時期的中原人把周圍非華夏的四方,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 。

狄作部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春秋》在庄公三十年前年前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

戰國以後,“北狄”之名被改為代指匈奴及鮮卑等游牧民族。

簡介


狄的本義,王國維先生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斷定,是由“遠”與“剔除”的含義,“后乃引申之為驅除之於遠方之義”。此外,狄還有強悍有力,行動疾快等含義。《爾雅·釋獸》說:“麋、絕有力,狄”,邢昺《疏》:“絕異壯大有力者,狄。”《禮記·樂記》說:“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鄭玄《注》:“狄、滌,往來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晉、鄭、衛、邢等國以北,即今陝北及山西、河北兩省的中部與北部,有許多強悍有力的部落,是對中原諸夏的威脅,但當時仍與西戎及伊洛地區之戎統一稱為戎,只在方位上稱為北戎。至春秋中葉,出現了稱上述地區各部落為狄的記載,因其在北,稱為北狄。在狄的稱謂出現以後差不多100年間,又出現了赤狄白狄、長狄等許多稱號。
狄,也就是商代的鬼方,鬼方,應該就是周代的隗姓赤狄人,周人稱之為狄,北方的非諸夏人都被稱為狄,所以又有白狄,長狄,還有周王族同族的姬姓之狄。到了秦漢以後,匈奴這些和古北狄毫無關係的人也被稱為狄人。
戰國末期,胡人興起,匈奴最為強大。胡人以東有東胡,胡人以北有丁靈。戰國末年及秦漢以後中國古代所稱北狄,都是指胡人、東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靈及以後鐵勒敕勒等譯名,都在語音上可以與狄相通。但丁靈、鐵勒、敕勒是對這些民族的漢語譯名,而狄是中原諸夏對北方部落的稱呼,兩者語源不同,含義也不一樣。
春秋時期北狄與華夏族類相近,而戰國末年及以後“北狄”指胡人、東胡族系,與華夏屬完全不同的族系。漢武帝採取“隔絕胡羌”的政策以及趙充國在湟中屯田以制諸羌的舉措,說明西漢時對羌與胡已經明確加以區分,但《史記》、《漢書》卻沒有為諸羌立傳,羌人的祖源與史跡僅附在《匈奴傳》中敘述,《後漢書》有《西羌傳》。直到現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論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時期的北狄,與戰國末及秦漢以後以胡人、東胡族系稱為“北狄”這兩者之間在族系與歷史淵源方面劃分清楚。然而把兩者加以區分,對研究西戎和北狄的歷史與考古都是重要的。

歷史發展


起源

整個春秋時期的狄與戎,都與炎黃集團,有相當深的淵源關係。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潛夫論·志氏姓》說:“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隗姓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不僅說明與鬼方有淵源關係,而且王國維先生還斷言他們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時所得“懷姓九宗”的後裔。赤狄中有潞氏,是赤狄的強部之一,《志氏姓》又記述這一支為妘姓封於路的後裔;潞氏滅亡之前的執政者名舒,《世本·姓氏篇》秦嘉謨輯本說:“潞,為周文王第十七子鄷侯之後,氏於國,潞有鄷舒,出於姬姓。”妘為祝融八姓之一,姬為周王族姓,赤狄中也有祝融集團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白狄姮姓,《世本》記作“媨姓”,註解者又疑是姬姓之誤,究竟何者正確,如今很難定論,一般認為姮姓比較可靠。既是“太古之姓”,由來已很古遠。白狄中有一支叫鮮虞,曾建立中山國。杜預《春秋釋例》說:“鮮虞中山,白狄,姬姓。”《春秋穀梁傳集解》的作者范寧與杜預同屬東晉人,他也說,“鮮虞,姬姓,白狄也”。到唐代,楊士勛《疏》說,范寧《集解》引自“《世本》之文”。但東漢時應劭的《風俗通義·姓氏篇》認為鮮於,,虞,,是箕子的的後裔,屬於子姓。《鮮於璜碑》也說鮮於“為箕子之苗裔”。姬姓、子姓為周及商王族之姓,可能是鮮虞華化以後出於攀附的說法,也可能鮮虞所建中山國的統治才出於姬姓或子姓。
長狄,按《國語》與《孔子家語》的記載為漆姓,《史記·孔子世家》及《說苑·家語辨物》說厘姓。或謂漆為淶的誤寫,淶與厘同音,長狄應是厘姓。
傳說與姓族說明春秋時的北狄與西戎在族類方面比較接近。考古文化也可與這種情況相印證。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今河套、陰山以南及燕山以南的廣大地區,都屬仰韶文化分佈範圍,在龍山文化時期,又屬不同地區的龍山文化。到了青銅時代,除燕山以南今北京市北部及長城沿線河北北部的一些地方有夏家店上層文化分佈,說明山戎人已南達這些地區,其它如陰山河套以南,今山西中部與北部,河北中部與北部以及陝北、河套等地區的青銅文化,雖有一定的地區差別,但共同的特點佔優勢,並且受商周青銅文化的影響比較深。從上述傳說,姓族及考古文化的面貌與內涵推測,春秋時的北狄源出於商周時期的鬼方、獫狁,屬於羌戎族系。
他們南面與諸夏往來,接受商周及春秋時期諸夏的文化影響,他們固然不斷華化,也有一些諸夏貴族與人眾融入其中,成為北狄的一種來源。另一方面,陰山以北的青銅文化具有明顯的商文化影響,而且與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的戎狄青銅文化有較多的共同因素,說明春秋時的北狄與山戎、東胡及陰山以北的胡人也存在交往和彼此吸收的關係。戰國時胡人南下,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的赤狄。白狄應有相當多的部分已被同化於胡人之中。因此,春秋時的北狄與胡人、東胡族系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區別在於胡人起源於陰山以北,東胡人起源於大興安嶺山原,與羌戎起源於隴山地區不同;聯繫在於鬼方、獫狁及春秋時的北狄,有相當多的部落融化於胡人之中,成為胡人的重要來源之一。
在陰山以北,新石器時代分佈著以細石器為特徵的諸文化。細石器起源於華北,傳播到蒙古高原形成以刮削器在生產工具中佔優勢的狩獵文化,與陰山、河套及其以南新石器時代以農耕文化為主的情況有明顯不同。到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紀末葉及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紀,即商代晚葉與西周時期,陰山以北也進入了青銅時代,在南西伯利亞、鄂畢河上游及哈薩克地區,分佈著命名為卡拉蘇克文化的青銅文化,其中發現了與商周器物頗相似的陶鼎、陶鬲及青銅刀、戰斧、矛、鏃等。這種青銅文化,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南戈壁省和烏爾札河、德勒山附近,也有所發現。在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考古學與歷史學界,均認為迫溯卡拉蘇克文化的淵源,是受商文化影響較明顯的一種獨特的游牧民族青銅文化。這麼廣大地區的文化特徵相近,說明這些地區的各部落族類相近,也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各游牧民族在文化特點方面有相通之處。考古文化表明,匈奴與丁靈的起源有共同的淵源,他們都可歸入胡人族系。陰山以北的青銅文化受商周青銅文化的影響,如上所述可能是通過與鬼方、獫狁等部的接觸形成的,其中也可能是由於有部分夏人在夏朝滅亡以後,北上融入胡人之中帶來的影響。
在燕山南北,其中特別是燕山以北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大凌河三河之源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及早期青銅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都是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從文化特點與內涵觀察,很可能和商族起源有密切的關係,這一點在本編關於商族起源的部分已敘述。到公元前1000—前300年,即商周之際到戰國中晚葉,夏家店上層文化主要分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地區、哲里木盟、興安盟以及遼寧省的朝陽市地區、河北省的承德市地區,今北京市北部燕山以南地區也有發現。這是一種受商周青銅文化影響而又獨具特點的游牧民族文化,多認為這是山戎、東胡人的文化遺存,東胡人起源於興安嶺山原,大約是在商族的祖先從燕山地區南下到古河濟之間的進程中,他們也隨之從大興安嶺山原南下。春秋時北與燕為鄰的稱為山戎,戰國末因分在東匈奴以東被稱為東胡。
商代甲骨卜辭,常見“奚”的稱號,按《周禮》及《說文解字》的記載和解釋,是一種奴隸的名稱。為何把奴隸稱為“奚”,有多種解說,很有可能如《周禮·司隸》所舉“蠻隸”、“閩隸”、“貉隸”、“夷隸”一樣,是奚人被俘掠淪為奴隸的。《周禮·秋官·禁暴氏》有“奚隸”的名稱。到東晉及聲北朝,東北有奚族,這是屬東胡族系的游牧民族,定居於老哈河流域以後,逐漸轉向農耕,遼代基本上與契丹同化。這支東胡族系的民族,與甲骨卜辭的“奚”有無淵源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商及西周的政治勢力範圍已達到遼西地區,那裡的民族與商朝發生關係是可能的。

強盛時期

太行山兩側,即今河北、山西兩省的中部與北部,在狄人見於記載以前有北戎。《春秋》與《左傳》所記,公元前714年,周桓王六年,“北戎侵鄭”,前706年,“北戎伐齊”。在這以前,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周宣王時,“晉人敗北戎於汾隰”,在今山西省隰縣一帶。《左傳》僖公十年,即公元前650年,“齊侯、許男伐山戎”。社預《注》認為“北戎即山戎”,孔穎達《疏》又徵引杜預《春秋釋例·土地名》說:“北戎、山戎,無終為一。”這個山戎是指太行山地之戎,與燕山及以北的山戎非一種。無終,《逸周書》稱之為“代狄”,《後漢書》說:當戰國初葉秦厲公滅大荔時,“趙亦滅代戎,即北戎也”。清代江永認為春秋初的北戎在黃河以北。當時黃河繞太行山東北流,侵鄭、伐齊及齊許聯軍所攻伐的北戎,是在今河北省中部出沒於太行山的戎人部落,晉國所敗的北戎,在太行山以西。出沒於太行山東西兩側的戎人部落,其地理位置與西戎及伊洛之戎有區別,族屬如同上所述是接近的。公元前661年,,周惠王十四年,齊桓公北伐山戎,是為了拯救燕國,這裡所稱山戎,分佈在燕山及其以北,齊桓公進軍一直到了孤竹,今河北省盧龍縣西南,令支,今河北省遷安縣西南。分佈在燕國以北的山戎,是戰國時東胡人的先民,與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北戎屬於不同的族系,兩者雖都因分佈在山區稱為“山戎”卻不能混同,而誤為是一種。
在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北戎,就是春秋中葉出現的北狄。因為北戎與北狄一樣,主要進攻目標都是燕國以南的中原諸侯。公元前662年“冬,狄伐邢”,狄人最初見於記載,公元前661年,齊桓公與宋、曹等國救邢,前660年,狄又突然南下攻打衛國。當時齊、鄭、宋都是諸侯強國,邢、衛、曹也是中等國家,竟至於齊、鄭、宋等國出兵救邢、衛,都不敢貿然進軍,公元前659年,狄人迅捷北上,攻破邢國都城。邢人潰敗南逃,齊、宋等國也只能把邢國遷都於夷儀,,今山東省聊城縣西南,,殘存下來。又在楚丘,,今山東省曹縣東南,,築城,立衛公子申為衛侯,遷於楚丘。以後衛國人又幾經遷都。邢、衛兩國都由當時的黃河北岸遷到南岸,以避狄難。狄人的一些部落,經如甲氏、廧咎如氏等也東遷到了邢、衛故地。
北狄從公元前662年進攻邢國,到公元前559年破邢,三四年間使邢、衛兩個姬姓中等諸侯國家殘破,而齊、鄭、宋三個大國及曹、許等中小諸侯在“攘夷”的旗幟下,由齊桓公統領也未能制服北狄。另一方面,當北狄殘破邢、衛時,南方楚國北上,威脅隨、蔡等姬姓南國,漢江諸姬多已被吞滅。《公羊傳》評論說:“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將北狄與楚相提並論。
與北狄在太行山以東咄咄逼人的情況相反,在晉國以東、以西、以北,狄人的土地不斷被晉獻公兼并與蠶食。
公元前676年晉獻公繼位,在位26年,“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戰十二勝”。其中除虞、虢、焦、滑、霍、楊、韓、魏八國是姬姓諸侯,也還有若干異姓諸侯。依據晉國周圍都是戎狄及晉獻公向狄人地區“啟土”等情況推測,其中應有不少戎狄部落。
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姬姓,小戎允姓,《史記·晉世家》卻說:“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重耳在太子申生死後,被晉獻公逼迫,“遂奔狄。狄,其母國也”。在重耳出奔之前十餘年,大約在晉獻公即位后的幾年中,將伐驪戎,進行占卜,得“勝而不吉”之兆,會造成“戎夏交摔”的後果。這支稱為驪戎的部落,在晉國東邊,又稱“麗土之狄”。晉獻公攻打驪戎,獲驪姬,有寵。驪姬設計把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派到絳都以外去守城、拓土,以利於她在內設計陷害他們達到使其親子奚齊繼位的目的。於是買通獻公的親信梁五、東關五兩大夫向獻公獻謀,說曲沃有宗廟在那裡,蒲與屈兩城在邊境上,這三個地方都不能無主,“宗廟無主,則民不威,疆場無主,則啟戎心”。又說:“狄土廣漠,於晉為都,晉之啟土,不亦宜乎!”建議晉獻公派公子重耳居蒲,今山西省隰縣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省吉縣東北,太子申生居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並且向廣漠的狄人地區去開拓疆土,取來做晉的下邑。蒲與屈,在今山西省中部的西側,黃河的東岸,離晉國都城都不過三四百里,以外便是諸狄所佔有的廣漠之區,是晉國“啟土”拓疆的對象。
公元前661年當太行山以東北狄威脅邢、衛的時候,晉獻公建立上下兩軍,次年冬命太子申生統下軍進攻東山皋落氏,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南,皋落敗退,往東北遷徙。
以上所述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北狄,是以赤狄為首的北狄聯盟,諸部受其節制統一號令,故統稱為狄。
公元前656年,晉獻公逼太子申生自殺,重耳奔狄,夷吾從與狄接境的屈邑奔梁,今陝西省韓城縣。前653年,晉進攻屈邑以南的狄地採桑,今山西省吉縣,狄人敗退,晉統帥里克也只能“拒之而已,無速狄眾”。次年狄人即發動進攻,報採桑之敗。這一支狄,從地理方位推測應是白狄,在重耳居狄時,曾向赤狄廧咎如氏進攻,掠取其二女叔隗、季隗,這一事例也說明重耳所居的是白狄,只是此時白狄仍在北狄聯盟中未單獨以其部名出現。而當時晉國,戎與狄不分,驅戎、大戎、小戎又都稱之為狄。到公元前638年秦穆公與晉惠公遷陸渾之戎於伊川,姜氏戎被安置於晉國南部,公元前627年白狄又單獨以其部名見於記載,於是晉國南有姜戎,西北有白狄,北面與東南面有赤狄,戎狄的區分較為清楚。晉惠公在位的14年,前650—前637,談不上向戎狄“啟土”,狄人反而向晉曾大舉南下進攻,一度威脅晉國的都城。
當晉國統治集團分裂、諸公子爭位的時候,周王室也發生了分裂與王位之爭。北狄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向周與晉的邊疆緊逼。
公元前677年,周僖王去世,大夫蘇氏串通衛、燕兩國逼新即位的周惠王出奔,立王子頹。鄭厲公殺子頹,周惠王命齊桓公伐衛,衛國戰敗,蘇氏據溫邑,,今河南省溫縣,,叛周。公元前650年趁晉獻公新喪,晉國大亂,北狄攻佔晉國東邊的驪戎地區,又滅蘇氏所據溫邑,與周王隔河相望。
公元前644年,秦穆公對晉惠公背信棄義大張撻伐,韓原,今陝西省韓城縣西南,,一戰,晉全軍覆滅,惠公被俘。晉國西北的狄人趁機攻下晉國北部的狐廚,,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受降,又渡汾河攻佔汾河東岸的昆都,今臨汾市南。這三處地方離晉都絳僅50里左右,對晉國造成了嚴重的威協。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齊桓公去世,齊國發生了內亂,宋襄公試圖代齊桓公稱霸,結果在鹿上,今安徽省阜縣南,,舉行盟會時被楚國活捉,宋國從此走向沒落。當時諸侯唯有鄭國比較強大。公元前636年鄭文公攻打滑國,,今河南省偃師縣境,滑與周王接境而又與周王保持良好關係。周襄王派其兩大夫去鄭為滑說情。鄭文公竟將周王使者扣押起來,要挾周襄王屈從。周襄王於是派大夫頹叔、桃子請隔河相望的赤狄出兵討伐鄭國。狄奉王命,深入鄭國,很快攻下了櫟邑,距鄭國國都不足百里,對試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鄭文公是一個極嚴重的打擊。
當周襄王請狄伐鄭的時候,大夫富辰力諫,說“鄭在天子,兄弟也”,“棄親即狄,不祥”。後來狄師大敗鄭國,襄王希望與狄聯姻以進一步依靠北狄的力婚姻舊姓姜、任兩姓中娶后,而從隗姓赤狄中娶,“非禮,且棄舊也”。富辰認為“狄,封豕豺狼”,不會有滿足的時候。狄在當時與晉、與周都有聯婚,但與諸夏還有較深刻的民族與文化方面的隔閡。
周襄王希望利用狄人的力量鞏固自己的地位,狄人希望利用天子的權威進一步威迫諸夏。兩者發生了矛盾,而襄王的弟弟王子帶,早已覬覦王位,結黨,與狄隗后私通,企圖利用狄人的力量奪取王位。周襄王十七年,即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廢黜隗后,於是狄人與王子帶的黨羽頹叔、桃子等人立王子帶,以兵攻襄王。襄王兵敗,逃奔鄭國汜邑,今河南省襄城縣。狄人擄周大夫原伯、周公忌父、富辰、毛伯等,置王子帶及晚後於溫邑,以觀諸夏動靜。
春秋初中期,周天子仍是名義上的天子,諸侯的共主,當時爭霸的諸侯,必須高舉“尊王”與“攘夷”兩面旗幟,並且做出實績,才能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周襄王在汜邑號令諸侯“勤王”,秦穆公首先響應,率師東來。這時晉文公已於上一年即位,地位雖並不十分鞏固,但他的謀臣都認為必須抓住這個機會。狐偃說:“求諸侯莫如勤王”,他認為要想繼承晉文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晉武公統一晉國的業績,並且使晉國“啟土安疆”,必須搶在秦國以前使周襄王回到王城複位。趙衰也說:“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晉同姓,晉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命於天下。方今尊王,晉之資也。”於是晉文公一方面勸阻秦兵,同時“賂於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狄,以啟東道”,並率軍圍溫,殺王子帶,納襄王於王城。晉文公一舉而逐狄,周王把原屬於周王的陽樊、溫、原、櫕、茅等處“南陽之地”賜給晉國,這些地方在襄王出奔之前多已被狄人佔據。於是晉的東面,太行山以南地區,全歸晉有,與周隔河為境。晉文公從此走上了繼承齊桓公霸業的道路。與晉爭霸的主要是楚國,此後百年當中,大體都是晉楚爭霸時期。
當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之後,公元前635年晉文公納周襄王於王城之前的近10年中,北狄在今山東、河南、河北三省接壤地區,即春秋時期河濟之間及濟水中游,也試圖發展其勢力,以控制齊、魯、宋、衛諸國。
齊桓公還在病中時,他的四個公子已各樹黨羽,準備與太子爭位。桓公去世后,就互相打起來,齊桓公的屍體“在床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屍”。宋襄公以霸主的姿態立太子昭,是為孝公,但爭位的四公子出兵攻太子,結果被宋及曹、邾聯軍打敗。在這場諸公子爭立的戰爭中,狄人支持四公子。而衛國又企圖趁王室有難,齊國內亂的機會兼并邢國,狄又捲入了這場爭鬥。公元前640年狄與齊、邢等會盟,共商對付衛國,但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元前635年晉文公逐狄納王,衛國也趁機滅邢。狄在河濟之間的擴張也基本上被挫敗。但有一部分狄人部落,越過黃河在河濟間及濟水中游活動於宋、曹、魯、衛之間。其中有一部分即長狄。
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楚國大敗,晉文公霸主地位得以確立。城濮之戰剛剛結束,晉文公即“作三軍以御狄”,公元629年,“晉蒐於清原,作五軍以御狄”。對晉國而言,北狄仍是其後方最大的威脅。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以前,晉國範文子說:“吾先君之亟戰也有故:秦、狄、齊、楚皆強,不儘力子孫將弱”,在晉文公爭霸的過程中,狄仍是與齊、秦、楚相提並論的強大力量,但隨著晉文公霸業的發展,北狄已走向衰落。

瓦解

從公元前662年狄的名稱出現於《春秋》時起,到公元前627年白狄的名稱出現以前,北狄都以狄的名稱出現於當時的歷史舞台上。在這30餘年中,是以赤狄為首的北狄諸部落聯盟較為統一的時期,先是皋落氏居於共主地位,自公元前660年晉獻公命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以後,其共主地位,已逐漸被潞氏取代。晉文公的霸業使北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北狄的內部矛盾也越來越表面化。公元前628年,“夏,狄有亂”,衛國趁機向狄發動進攻,迫使狄向衛請和。當年冬,晉文公去世。公元前627年,狄又趁晉新喪,晉襄公繼位即與秦軍戰於崤的機會,向晉發動進攻,到達箕邑,,今山西省蒲縣東北,,,有直逼晉國都城之勢。晉襄公與姜戎在崤一舉全殲秦軍,即回師,“敗狄於箕。郤成子獲白狄子”。這是白狄部名初次見於記載。當時白狄雖仍是赤狄的從屬處在北狄聯盟中統一行動,卻已經單獨以其部落名稱出現。公元前616年,魯國公孫得臣“敗狄於鹵,獲長狄僑如”。長狄和白狄一樣,雖仍在北狄聯盟中受赤狄控制,也以單獨的部名活動了。公元前606年,赤狄也單獨以其部名活動,連年“侵齊”、“伐晉”,說明其它各部,已不再聽從赤狄統一調遣。公元前598年,“晉郤成子求成於眾狄,眾狄疾赤狄之役,遂服於晉”。以赤狄為首的北狄聯盟於是完全瓦解,此後,赤狄即次第被晉國兼并。公元前594年滅潞氏,其酋長嬰兒被晉俘虜帶歸晉國,晉景公將“狄臣千室”賞給滅潞氏的首功荀林父,其他將軍及諸大夫也分別得到“狄臣”和封邑,還向周王獻俘。
潞氏滅亡,赤狄其它各部不能自立,前593年,晉滅甲氏及留吁、鐸辰,前588年又與衛國聯軍攻打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潰散。從此赤狄餘眾大多被晉分賞諸將及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併入晉國。但狄人在晉仍有相當長時期合而未化。整個春秋時期,晉軍中仍有“狄卒”的記錄,晉國境內也有狄人的活動,公元前496年晉國諸大族矛盾激化,范氏、中行氏之黨析成鮒、小王桃甲“率狄師以襲晉”。到戰國初,公元前378年還有翟,,狄,,敗魏師於澮的記錄,此後被晉國拆散而分屬於晉國諸大夫大族的赤狄餘眾,都已華化。
在晉滅潞氏時,長狄酋長焚如也被俘,以後長狄不再見於記載,大概是由於隨赤狄滅亡,部眾離散,不復成為部族的緣故。
分佈在秦、晉兩國之北的白狄,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公元前601年,“白狄及晉平”,即脫離北狄聯盟與晉結好。晉國這一成功,不僅當年與白狄進攻秦國,還可以認為這實際上已拆散了以赤狄為首的聯盟,從而可以利用眾狄對赤狄役使的痛恨,拉攏眾狄與晉結好。因此,白狄脫離赤狄與晉結好,是晉國在北狄聯盟徹底瓦解以前所取得的關鍵性的勝利。在白狄與晉結好以後,白狄也曾與秦國聯合進攻晉國。秦、晉兩國,二方面都想拉攏白狄,同時又都一步步侵蝕白狄的土地,逼白狄東遷到太行山以東才得以存在。
在白狄東遷以前,最重要的事件,是晉悼公“和戎”政策所取得的成功。
公元前569年,分佈在今河北省蔚縣一帶的無終部酋長嘉父,派人請晉國強族魏絳轉送給晉悼公虎豹之皮,請求推行和戎的政策。魏絳向晉悼公進言和戎有五利:戎狄游牧,貴貨輕土,可以用貨物換取戎狄的土地;邊鄙不再有驚恐,人民習於耕作,可以得到豐收;戎狄聽命於晉國,四鄰為之震動,諸侯就會屈從於晉國的威嚴;以德使戎狄安寧,晉國無軍事的勞累,裝備也不致損耗;以後羿恃其武力而亡為鑒,推行以德服人的政策,遠方戎會來歸附,國內也會得到安定。這主要以和平手段代替武力奪取以獲得戎狄的土地,並得到戎狄的人力來加強其爭霸實力的政策。推行八年,結果晉悼公“九合諸侯”,加強了晉國霸主的地位。自晉悼公以後,秦、晉兩國的北面已沒有狄人的活動。白狄的主力已轉移到太行山以東。《左傳》襄公十八年《經》:“白狄始來。”杜預《集解》:“白狄,狄之別種,未嘗與魯接,故曰始。”魯襄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55年,這是太行山以東出現白狄最早的記錄。白狄東遷以後,活動的中心在今山西省東北部的盂縣以東至河北省石家莊市周圍。
到了春秋時期的晚葉,已不見白狄的名稱,而以鮮虞包舉白狄其它各部。《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述晉國滅肥,《春秋》記為“晉伐鮮虞”;《左傳》昭公十五年記晉師圍鼓,《春秋》也只記“伐鮮虞”。大概在春秋晚葉,白狄中鮮虞、肥、鼓等各部,雖有部名自立,實際上受著鮮虞的控制。
鮮虞的名稱,最早見於《國語》。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鄭桓公問史伯何處才能得到安居,史伯說,在洛陽王城以北除有燕、衛等諸侯,此外還有“狄、鮮虞、潞、洛、泉、徐、蒲”。所提到的狄諸部落,除鮮虞屬白狄,其餘大體都屬赤狄,所以史伯所說鮮虞實際上是代表了白狄。在史伯這一次提到以後,直到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鮮虞才再度出現於史冊,其間244年,該部並非不存在,只是包括在北戎、狄、白狄等統稱當中。白狄東遷,鮮虞遷到了河北省正定縣一帶。白狄東遷以後,仍不能得到寧居,肥、鼓兩部先後被晉滅亡,鮮虞雖屢經攻擊,卻於公元前507年,向晉國進攻,敗晉師於平中,,今地不詳,俘晉大夫觀虎。在取得平中戰役勝利之後的下一年,鮮虞即以中山的‘名稱出現於史冊。可能在勝利之後,建立了中山國,並遷居中山城。中山城在今河北省唐縣境,“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鮮虞之所以從今正定縣北遷百餘里,大概是為了避免晉的報復,遷到有險可守的地方以自固。以後晉國雖屢次伐鮮虞、圍鮮虞,終於未能達到兼并鮮虞的目的。相反,在公元前497年一前491年晉國強族智、韓、趙、魏四氏聯合起來兼滅范氏、中行氏的鬥爭中,中山國應齊、衛等國要求,出兵救范氏、中行氏。雖未能使范氏與中行氏免於滅亡,也可以看出,當時中山國儼然以諸侯的姿態與齊、衛等國並列了。
在范氏、中行氏既亡之後,晉國趙氏、智氏都曾出兵攻中山。公元前489年“晉趙鞅率師伐鮮虞”。大約在公元前457年至前453年間,“趙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勝左人、中人”。此後直到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有三四十年,中山國大概被趙國打散,國雖未完全滅亡,也已非常殘破。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以當地諸侯最高爵位自立,從中人遷於顧,今河北省定縣,其後繼者桓公遷於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東北,又一次從太行山東側交通要道遷入山地。當時中山國可以說在鄰近趙國的腹心地區,與北面燕國相距也不甚遠,中山武公稱公而燕、趙之君都稱侯。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樂羊假道於趙國進攻中山,於公元前406年才攻克靈壽。當時中山國可能桓公在位,他是一位較年青的國君,利用地勢險要和兵民頑強守衛與戰國初葉最強大的魏國戰鬥了三年。中山國滅后,魏文侯封太子為中山君,以著名的政治家李克,即李悝,治理中山,封樂羊於靈壽以鎮中山餘眾。鮮虞中山自公元前506年建國,到前406年滅於魏,歷時百年。
魏滅中山,境土擴張到了趙國腹地,魏、趙、韓三家所結成的分晉聯盟矛盾越來越公開化,只是懾於魏的強大未完全破裂。公元前383年,趙軍攻衛,被魏國救兵打敗,趙求救於楚。趙、楚夾擊魏,佔領了中山國的棘蒲和魏國的黃城,,今河南省內黃縣西,,,於公元前381年戰爭結束,強大的魏國被打敗。魏屬中山自然不可能在趙國心腹地帶繼續存在,中山國故地要麼為趙有,要麼被中山餘眾復國。歷史事實證明是後者。
《史記·樂毅列傳》說:“樂毅者,其先曰樂羊。樂羊為魏文侯將,伐取中山,魏文侯封樂羊以靈壽。樂羊死,葬於靈壽,其後子孫因家焉。中山復國,至趙武靈王時復滅中山,而樂氏後有樂毅。”大約在前381年前後,中山桓公又得以復國。
公元前377年,“趙敬侯十年,與中山戰於房子”。次年“趙伐中山,又戰於中人”,是中山已復國與趙不能共立的證明。此後中山國大概存在了70餘年,於公元前296年滅於趙國,公元前295年絕祀。
中山國前期存在100年,後期也在魏、趙、燕三大強國的夾縫中存在70餘年,是春秋戰國之際至戰國中葉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都有可觀的諸侯,尤其後期中山國,運用其內政、外交,周旋於七雄之間,曾經稱王,《戰國策》有《中山策》,當時的縱橫策士,頗看重中山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與實力,說明中山國足以立身於七雄之間。據記載中山國是由於統治階級生活的腐敗,日以繼夜地歌舞才至於身死國滅,該國文化水平已經相當高。從出土文物看,後期中山國雖仍保留某種程度的戎狄之風,但已經華化,中山國的青銅鑄器有很高的工藝水平,中山王方壺銘文,在迄今發現的銅器銘文中,有很長和很出色的銘文。這些出土文物,證實了歷史文獻所記中山國的存在是可信的,當時諸夏已經不以戎狄看待中山國了。中山國的王族攀附姬姓或子姓,也是鮮虞華化以後的一種與諸夏認同的表現。
白狄的其餘部分:肥氏,東遷後分佈在今山西省昔陽縣一帶。公元前530年,“晉伐鮮虞……遂入昔陽,滅肥”。肥滅以後,其餘眾大概有一部分越太行山,遷到了今河北省藁城縣境,以後白狄鼓氏被晉滅亡,肥氏餘眾一部分逃奔今河北省盧龍西北,一部分逃到今山東省肥城縣境,都相繼華化。
鼓氏,分佈在今河北省晉縣以西,公元前527年,“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圍鼓……克鼓而反,以鼓子?鞮歸”。晉攻克鼓城以後,獻俘於宗廟,卻把鼓子?鞮放歸,使他叛鮮虞而附晉,在肥氏故地昔陽復立。公元前520年,“晉荀吳略東陽,使師偽糴者,負甲以息於昔陽之門外,遂襲鼓,滅之”。此外,狄有仇由氏,分佈於今山西省盂縣境,也是鮮虞的附屬,滅於趙。狄無終氏,又名代狄或代戎,在太行山北部,今河北省蔚縣一帶。戰國初,趙襄子先以女弟妻代君,又邀代君飲晏歡舞,伏兵殺之,滅代。趙國在滅代與中山兩狄人建立的國家之後,北與燕國為鄰之外,又與林胡、樓煩、匈奴相接,中國北方民族的歷史也揭開了新的一頁。

分類


北狄分為白狄、赤狄和長狄。白狄在今陝西一帶。赤狄分佈在今晉東南一帶。長狄之名見於《左傳》,具體情況不詳。
春秋時代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自《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狄的名稱出現於《春秋》及《左傳》,以後百年間,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族團。清代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中說:“自宣公十五年以前,凡單以狄舉者皆赤狄也”,即自公元前662年到前594年這半個多世紀,是赤狄最強盛的時期,當時北狄與中原諸侯抗衡的主要是赤狄。

赤狄


主要有十五個氏族組成,即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鐸辰氏,廧咎如氏,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等等。

皋落氏

晉人稱之為東山皋落氏。其居地,前人有三說:一說在今山西省垣曲縣。《水經注·河水》說:“河水東過平陰縣北,清水從西北來注之。清水東流逕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狄之都也……《春秋左傳》所謂晉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者也。’”今垣曲縣東南有皋落鎮。一說在今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後漢書·郡國志》上黨郡壺關劉昭《注》引《上黨記》說:“東山在城東南,申生所伐,今名平皋”,漢壺關在今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一說在今山西省昔陽縣。宋《樂史》說樂平縣有皋落鎮,“即古東山皋落氏之地”,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及《山西通志·樂平縣》都指明,這個皋落鎮村,在樂平城東南七十里。三說都認定是晉太子申生所攻打的皋落氏。申生伐皋落,在晉獻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60年,出兵的理由據獻公所寵愛的驪姬說:“皋落狄朝夕苛我邊鄙,使無日以牧田野,君之倉廩固不實,又恐削邊疆。”又說,“且夫勝狄,諸侯驚懼,吾邊鄙不儆,倉廩盈,四鄰服,封疆信,君得其賴”。當時晉獻公向狄人區域“啟土”還處在開始階段,晉國的實際控制僅汾涑平原,還未能越過沁水。
今垣曲縣皋落鎮距晉都絳200里左右,正在晉獻公時晉國邊境的東方境外。除了當時晉國宮廷陰謀置申生於進退都不利的境地之外,晉獻公令申生“盡敵而返”,並在此以前東向伐驪戎,大概都出於驅除分佈在晉國以東以南的戎狄,以便掃清通往周王境內的道路。後來晉文公收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狄以“啟東道”,可以說是晉獻公東向狄入境內“啟土”的繼續。另一方面,晉國向東北的境土擴張,與狄、赤狄往東北退縮是同一進退過程。晉獻公時東境不過沁水,今長治縣及昔陽縣境內的皋落部落遺址,當與皋落往東北遷徙有關。《左傳》於閔公二年只記申生伐東山而沒有說結果如何。《晉語》只說晉軍“勝敵而返”。皋落顯然沒有被消滅,可能受到這次打擊以後即往東北遷,先至今長治縣境,再至今昔陽縣境。皋落為赤狄強部,《左傳》僅一見皋落氏名稱,大概是由於以後僅舉狄名,未詳載具體部名的緣故。

潞氏

又稱路氏。居地今山西省潞縣。在皋落氏衰落以後,潞氏是赤狄中最強的部落,有君長,中原諸侯稱之為潞子。潞子嬰兒娶晉景公的姐姐為夫人,與晉國曾保持一段友好相處的關係。公元前594年因潞氏執政舒刺傷嬰兒,殺死晉景公的姐姐,晉國派兵滅潞氏。

留吁氏

春秋初葉居地不詳,春秋中葉居地於今山西省屯留縣

甲氏

依《春秋大事表·四裔表》顧棟高的考證:“甲氏在今直隸廣平府雞澤縣”,即今河北省雞澤縣。其地在太行山以東,今河北省邢台市以南,可能是狄人佔據邢國故地以後遷居之地。

鐸辰氏

春秋中居地在今山西省長治市境內。

廧咎如氏

在春秋中葉,晉獻公時大概分佈在今山西省中部。當時公子重耳從蒲邑出奔於狄,在今山西與陝西兩省之間。重耳在狄,曾與狄君在渭水附近進行田獵,這大概是白狄。狄又伐廧咎如氏,得其二女叔隗、季隗,叔隗嫁給重耳,季隗嫁給趙衰。在潞氏滅亡時,潞氏的余民散入廧咎如氏。可能廧咎如氏先居於今山西省中部的西側,后東遷今長治市附近已近太行山。《左傳》成公八年記載,公元前588年,晉、衛兩國聯合攻伐廧咎如氏。在廧咎如氏潰散以後,衛國收復了新築(今河北省魏縣)、馬陵(今河北省大名縣),是廧咎如氏又進一步遷到了太行山以東,今河北省的中部。

白狄


白狄,亦作白翟。我國古代漢族先民之一。始見於《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627年。春秋前期主要分佈於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前此,公子重耳所出奔的狄,可能即白狄,說明白狄早已存在,只是不單獨以部名出現。公元前578年,晉厲公命呂相為使致秦桓公《絕秦書》說:“白狄與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之婚姻也”。白狄與秦都在雍州,其最初的分佈區域,主要在今陝北及陝西洛水流域。
前550年,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東遷至今河北省石家莊一帶。東遷后的白狄主要由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公元前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公元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復國”,是為後期鮮虞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

長狄


長狄亦作"長翟"。我國古代漢族先民之一。始見於《左傳》文公十一年,即公元前616年,又名鄋瞞,據孔子說是虞夏時防風氏、商代汪芒氏的後裔。因其人特別長大,號為長狄。分佈於齊、魯、宋、衛之間;一說流動於西起山西平陽、潞安,東至山東邊境一帶。今河南省封丘縣南,可能因長狄得名。長狄曾從屬於赤狄,組成北狄國。《左傳》載有兄弟五人,為僑如,焚如,榮如,簡如,緣如。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內亂而分裂。曾攻打過齊、魯、宋、衛等國,公元前607年為齊、衛所滅。

史書記載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
《國語·周語中》:“夫三軍之所尋,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荀子·正論》:“故諸夏之國,同服同儀,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以一介的寒士,做到一國的丞相,公卿大夫,農工商賈,皂隸台輿,蠻夷戎狄,什麼樣的人,差不多我都看過了。”
《史記·周本紀》記載: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戎狄之間即陝、甘一代。
《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左傳桓六》:“北戎伐齊”;閔元:“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襄四:“戎狄荐居,貴貨易土”。
《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子罕:“子欲居九夷”;衛靈公:“雖蠻貊之邦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