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靜

西周第十一代君主

周宣王(?-前783年),姬姓,名靜,一作靖,周厲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

繼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張仲一幫賢臣輔佐朝政;軍事上藉助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陸續討伐獫狁、西戎、淮夷、徐國和楚國,使西周的國力得到短暫恢復,史稱“宣王中興”。但晚年對外用兵接連遭受失敗,尤其在千畝之戰大敗於姜戎,南國(今長江與漢江之間的地區)之師全軍覆沒,加之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宣王中興遂成曇花一現,也為西周在周幽王時期的滅亡埋下伏筆。

前783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去世,其子周幽王姬宮湦繼位。關於死因,許多著作記載為遊獵圃田(今河南省中牟西)時,杜伯的冤魂乘白馬白車,由司空錡護左,大臣祝護右。杜伯戴著紅帽子從道邊賓士而來,執紅弓搭紅箭,一箭射中心臟,脊樑折斷後倒伏在箭囊上而死。

人物關係


大事件

-829

即位,稱帝

前829年(共和十四年)周厲王死於彘,在召穆公家長大了,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諸侯擁立太子靜繼位,即周宣王。

-797

干涉魯政

前797年(周宣王三十一年)討伐魯國,殺死魯廢公伯御,詢問大臣魯國公子中誰能勝任魯國國君之位。樊穆仲說,魯懿公的弟弟公子稱,莊重恭敬,敬重老人,處事執法必定遵循前朝禮制。於是在夷宮(周宣王祖父周夷王的廟廷)立公子稱為魯國國君,是為魯孝公。經過此次事件之後,周天子聲望大減,諸侯多有違抗王命之舉。

-783

逝世

前783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去世,其子周幽王姬宮湦繼位。

人物生平


早年繼位

周厲王之子。周厲王在位時,因連年對外征戰,造成國內消耗巨大、國庫空虛。周厲王於是任命榮夷公卿士,實行專利政策,將山林湖澤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準國人進入謀生。國人對此議論紛紛,周厲王又命衛巫監謗,禁止國人談論國事,違者殺戮,周厲王的高壓政策最終引發國人暴動
前843年(周厲王三十七年)國人因不滿周厲王的暴政,鎬京(今陝西西安)的國人集結起來,手持武器圍攻王宮,要殺周厲王。周厲王逃離鎬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國人攻進王宮,沒有找到周厲王,轉而尋找太子靜。召穆公將太子靜藏了起來,國人圍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被迫用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靜,國人殺召穆公之子,太子靜得以倖免遇難。
國人平息怒氣離去后,宗周無主,諸侯推舉召穆公、周定公代行天子職務(一說共伯和代行天子職務),史稱“共和行政”。
前829年(共和十四年)周厲王死於,在召穆公家長大了,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諸侯擁立太子靜繼位,即周宣王。

周朝衰落

周宣王繼位后,多次的對外用兵,使周王朝一度呈現“四方既平,王國庶定”的局面。但因連年征戰消耗國力,加劇了西周王朝的社會危機,加上周宣王晚年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宣王中興遂成曇花一現

干涉魯政

前817年(周宣王十一年)春天魯國國君魯武公和長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戲,朝見。喜愛公子戲,想要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大夫樊仲甫(一名仲山甫)勸阻說,廢長立幼,不合舊制,不聽,執意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同年夏天,魯武公回國後去世,公子戲繼位,是為魯懿公。
前807年(周宣王二十一年)公子括之子伯御與魯人攻殺魯懿公,伯御被立為魯君,史稱“魯廢公”。
前797年(周宣王三十一年)討伐魯國,殺死魯廢公伯御,詢問大臣魯國公子中誰能勝任魯國國君之位。樊穆仲說,魯懿公的弟弟公子稱,莊重恭敬,敬重老人,處事執法必定遵循前朝禮制。於是在夷宮(周宣王祖父周夷王的廟廷)立公子稱為魯國國君,是為魯孝公。經過此次事件之後,周天子聲望大減,諸侯多有違抗王命之舉。

屢戰屢敗

晚年多次對周邊部族用兵,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
前797年(周宣王三十一年)派軍隊攻打太原之戎,沒有成功。
前793年(周宣王三十六年)派軍隊征討條戎、奔戎(今山西夏縣西南),戰敗。
前790年(周宣王三十九年)派軍隊征討申戎(即西申國,今陝西省米脂縣北)獲得勝利。同年周軍在千畝之戰大敗於姜戎,南國之師全軍覆沒,在奄父的幫助下才得以突圍。

不聽勸諫

周宣王
周宣王
藉禮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種農業勞動開始前,由首領帶頭舉行儀式,耕種集體所有的藉田,具有鼓勵集體耕作的作用。西周時期,原本屬於集體所有的藉田,即公田變為天子、諸侯以及貴族私有,藉禮也成為在春耕、耨耘、收穫時,天子、公卿百官舉行儀式,監督和巡查庶人耕種、無償佔有庶人勞動成果的一種活動。周宣王在位時,不到千畝舉行藉禮,虢文公勸諫不聽。有觀點認為,井田制在周宣王時期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公田被大量私有化,周宣王承認了既定事實,相關的藉禮也被取消。
喪南國之師后,想在太原普查人口來補充兵員、徵調物資。仲山甫認為自古以來,人口不用普查就能知道數量,因為司民負責登記生死;司商負責賜族受姓;司徒負責人口來往;司寇負責處決罪犯;司牧知曉職員數量;司工知曉工匠數量;司場負責人口遷入;司廩負責人口遷出,人口數量天子通過詢問百官就可以知曉了,還可以通過管理農事來調查,沒有必要勞民傷財去刻意普查。不聽勸阻,最終還是在太原普查了人口。

人物去世

前783年(周宣王四十六年)去世,其子周幽王姬宮湦繼位。關於死因,許多著作記載為周宣王遊獵圃田(今河南省中牟西)時,杜伯的冤魂乘白馬白車,由司空錡護左,大臣祝護右。杜伯戴著紅帽子從道邊賓士而來,執紅弓搭紅箭,一箭射中宣王心臟,脊樑折斷後倒伏在箭囊上而死。

為政舉措


繼位時,歷經周厲王統治下的西周王朝吏治敗壞、百姓離散,於是下令修復公室、廣進諫言、安頓百姓、修繕武器;興畋狩禮樂,效法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遺風,並及時任用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邵穆公,張仲等賢臣輔佐朝政,陸續發動對周邊部族的戰爭,使衰落的周王室權威得到恢復,諸侯又重新朝見天子,四夷咸服,史稱“宣王中興”。

政治

分封諸侯
延續了西周的分封政策,楚國降服后,周宣王命召穆公在謝(今河南南陽)建造住宅、宮室、宗廟及都邑,開闢土田,命傅御將王舅申伯的親屬、家臣和私屬遷居於此。還親自前往郿(今陝西眉縣東北)為申伯踐行,賜予他車馬及玉圭,建立申國,作為鎮撫南方的軍事重鎮。呂國也在同時被周宣王改封於申國以西。還封韓侯於韓城(今山西河津萬榮縣萬泉鄉一帶),建立韓國,作為鎮撫北方的軍事重鎮。
前806年封弟弟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東),建立鄭國。此外還封仲山甫於樊(今陝西長安區東南),建立樊國。封其子長父於楊(今山西洪洞東南),建立楊國。
其他措施
除軍事上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外,在政治上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恢復天子權威。在位時下令修建宮殿,命仲山甫前往齊國築城,加強東方邊境的防禦。還效仿先祖興畋狩之禮,在東都雒邑(今河南洛陽)會見諸侯。

軍事

征伐獫狁
獫狁是位於中國北方和西北方的部族,在周厲王時期就曾出動部隊劫掠鎬京周圍的財物及人口,被大臣武公派多友擊退。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六月,獫狁再次進攻西周,主力部隊集中於焦獲(今陝西涇陽西北),前鋒部隊抵達涇陽(今陝西涇陽境內),直接威脅到鎬京和旁京的安全,命尹吉甫率軍反攻。尹吉甫以元戎十乘為先頭部隊,日行三十里在彭衙(今陝西白水東北)擊敗獫狁,繼而追擊至太原(今甘肅平涼附近)。又派南仲率兵至朔方(北方邊境地區)築城設防,緩解了獫狁的威脅。
前816年派虢季子白率軍攻打獫狁,在洛水北岸大敗獫狁,斬首500人,俘獲50人。虢季子白在班師回朝舉行獻俘禮時,又命屬下不其率兵追擊敗退至洛水的獫狁,取得勝利。此戰過後西周解除了獫狁之患,在太廟為虢季子白舉行了隆重的慶典來表彰他的功績,賞賜他馬匹、弓箭、彤矢和斧鉞並賜予其征討蠻夷的權力。
征討西戎
西戎是對中國古代西部部族的統稱,長期威脅西周王朝的西部邊境。在位時,多次命諸侯征討西戎。前825年(周宣王三年),周宣王任命秦仲為大夫,命其帶兵征討西戎。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秦仲戰敗身亡,周宣王召見秦仲之子秦庄公兄弟五人,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其討伐西戎。秦庄公擊敗西戎,封秦庄公為西垂(今甘肅一帶)大夫,加封大駱犬丘(甘肅禮縣一帶)的土地。
此外晉國也多次奉命征討西戎。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晉穆侯率軍攻打條戎(今山西夏縣西南)。
前803年(周宣王二十五年)在千畝(今山西介休南)戰勝當地的戎族。
前791年(周宣王三十八年)又在汾水、隰水擊敗北戎
東征淮夷
淮夷是淮河、漢江一帶的東夷部族,又稱南淮夷、淮南夷或南夷,自周穆王時期開始強盛,多次入侵伊水、洛水流域。周厲王時期,曾為西周南方屏障的鄂國國君鄂侯馭方聯合淮夷、東夷大舉進攻西周,深入周朝腹地。周厲王調集西六師和殷八師派虢公長父征討,未能取勝。多虧大臣武公派屬下禹調動兵車百輛、甲士二百、徒兵千人參與作戰,最終擊退聯軍,俘獲鄂侯,滅亡鄂國。周厲王隨後又與虢公長父親自率兵征討淮夷至角(今江蘇淮陰南)、津(今江蘇寶應南)、桐(今安徽桐城北)、遹(今安徽霍邱西南),終於平定了這次叛亂。戰後淮夷震懾於周朝的武力,稍加臣服。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命尹吉甫向淮夷徵收布帛、財寶、糧食及力役,並且頒布法令,規定淮夷在經商時,不得擾亂當地的治安和市場秩序。后因淮夷停止納貢以及再次反叛,命召穆公率軍征討。據《師寰簋銘文》記載,此戰師寰作為隨軍將領統帥齊、等國軍隊,消滅了淮夷的冉、翼、鈴、達四位首領,獲得俘虜、牲畜及財物,取得戰功。此戰過後,淮夷徹底臣服於西周。
徐國在西周時期是東夷的強國,后在周朝的連續打擊下,徐國的一些部族南遷至淮水流域,逐漸發展成淮夷中最強的一支力量。在位時,命卿士南仲和太師皇父在太祖廟整頓周六師,然後親率大軍與太師皇父、司馬程伯休父前往征討。大軍沿淮水東行,經過激烈戰鬥,周軍擊敗徐國。徐國臣服后,四周各方國、部族皆臣服於周。前810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國、部族都奉命迎接來使,進獻財物。

討伐楚國

楚國又稱荊蠻,雖然被周天子封為子爵,但楚國極少承擔周王室的職貢義務,加之周天子抑制楚國發展的政策、對於楚國國君的歧視以及楚國君主僭越稱王,因而楚國屢次招致周王室的討伐。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八月以元老重臣方叔為將,率兵車三千進攻楚國,大獲全勝。據推算,此次伐楚動用軍隊多達三萬六千人。晉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編鐘,應在此戰作為戰利品被周宣王獲得後轉贈與晉穆侯。經過以上一系列戰爭,西周的疆域以及國家聲望得到大幅擴大。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父親周厲王
妻子姜后齊國國君之女
弟弟鄭桓公周宣王庶弟(一說周宣王母弟),鄭國第一任國君
兒子宮湦(或作宮涅)周幽王,西周最後一位國君,后被申侯所裹挾的犬戎所殺
余臣攜惠王(周攜王),二王並立時期的一位周天子,后被晉文侯所殺

軼事典故


姜后脫簪

王后姜后是齊國國君的女兒,經常早睡晚起,疏於朝政,姜後於是摘掉耳環簪子來到永巷請罪,並讓傅母轉告說是她讓周宣王起了淫逸之心,使得君王疏於朝政。君王好色必然引起鋪張浪費,長此以往就會天下大亂,這就是她請罪的原因。聽后大為感動,從此勤於朝政。這就是“姜后脫簪”的典故。

告神祈雨

在位期間曾經發生旱災,害怕旱災會使黎民受苦、社稷傾覆,於是親自到郊外及宗廟奠酒埋玉、祭祀天地、禱告神明祈求降雨,果然在六月天降大雨。大夫仍叔因此事作歌讚美周宣王,即《詩經·大雅·雲漢》。

兔舞馬變

據記載,前798年(周宣王三十一年),鎬京城內有兔子跳躍舞蹈,有馬變成人。
前795年(周宣王三十四年)有馬變為狐狸。

命作史籀

曾命太史作大篆史籀》十五篇,作為太史教授史學童的課本教材。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決定統一各國文字為小篆,於是令李斯作《倉頡》七章、趙高作《爰歷》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七章作為全國規範字帖,皆取材於大篆《史籀》。《史籀篇》中的文字又被稱為籀文、籀篆,到漢光武帝時已失傳六篇。經過考證,《陳倉石鼓文》是現今僅存的、最近似於《史籀篇》的文字。

濫殺大臣

前786年(周宣王四十三年)無辜殺害大夫杜伯。關於杜伯的死因,《太平廣記》記載為:周宣王有寵妃叫女鳩,她看上了英俊的杜伯,想方設法勾引他。杜伯不為所動,女鳩惱羞成怒,誣告杜伯欺侮她。聽信了女鳩的話,不顧左儒的屢次勸諫,先將杜伯囚禁於焦(今河南陝縣南),又派薛甫和司空錡將其殺害。後來因遭受冤魂襲擾,接連殺害了司空錡和大臣祝二人。杜伯之子隰叔則逃亡至晉國,成為晉國六卿之一范氏的始祖。

亡國徵兆

太平御覽》引《瑣語》記載王后懷胎未滿就生下了周幽王,向大臣們詢問是何徵兆。大臣們回答說如果生下的男嬰身體有殘缺、骨骼有缺失,則國家無礙;如果男嬰身體完好無損,則國家就會滅亡。認為這個男嬰是不祥之兆,準備將其遺棄。仲山甫勸說:“天子您年齡大了也沒有男嗣,這本身就是上天遺棄了周朝,您如果再把男嬰遺棄了,那和國家滅亡有什麼區別?”於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果然死後十一年,西周在周幽王統治下滅亡。

褒女亡國

周幽王時,太史伯陽父查閱史籍記載,夏朝時有兩條神龍自稱褒國國君,停留在夏王的庭院中。經太卜占卜,殺死或趕走神龍都得到凶兆,唯獨佔卜收集神龍留下的涎沫得到了吉兆。夏王於是下令向神龍禱告,收集神龍留下的涎沫,封存於匣中,傳至周厲王時都沒有人打開過此匣。周厲王末年時,下令打開匣子觀看。涎沫流淌於庭院,無法清除。周厲王決定用巫術除去,命女人赤身裸體向它大聲呼叫,涎沫化為黑色的蜥蜴,消失在後宮一名七歲童女身上。童女行笄禮時未婚而孕,於是將生下的女童遺棄。到周宣王時有唱歌謠道:“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恰巧遇到夫婦二人販賣弓矢,下令抓捕后處死二人。二人逃往褒國的途中發現了被遺棄的女童,便收養了女童。後來褒國人褒姁犯罪,便將成年後的女童獻給周幽王抵罪,這個女童就是褒姒。周幽王因寵愛褒姒致使西周滅亡。

史籍記載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明世宗實錄》:“雖然周宣王雲漢之側身,常武之平淮,內有山甫,外有申伯,非不赫然稱盛,然樂色而忘德,失禮而晏起,不籍千畝,南國喪師,料太原,殺杜伯,以致虢公諫不聽,山甫諫又不聽,所以中興之美未盡焉。”

歷代評價

司馬遷史記》:“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復宗周。”
董仲舒:“夫周道衰於幽、厲,非道亡也,幽、厲不繇也。至於宣王,思昔先王之德,興滯補敝,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復興,此夙夜不懈行善之所致也。”
桑弘羊:“湯、武之伐,非好用兵也;周宣王辟國千里,非貪侵也;所以除寇賊而安百姓也。”
桓譚:“昔周室衰微,夷狄交侵,中國不絕如線,於是宣王中興,僅得復其侵地。夫以秦始皇之強,帶甲四十萬,不敢窺河西,乃築長城以分之。漢興,高祖見圍於平城。呂后時為不軌之言。文帝時匈奴大入,烽火堠騎,至雍甘泉。景、武之間,兵出數困,卒不能禽制。即與之結和親,然後邊甬得安,中國以寧。”
黃瓊:“周宣王不籍千畝,虢文公以為大譏,卒有姜戎之難,終損中興之名。”
徐堅初學記》:“宣王承衰,邦家多阻;懲難思理,官人以敘。山甫補闕,方叔禦侮;是用中興,恢復周宇。”
柳宗元:“伏見周宣王時稱中興,其道彰大,於後罕及,然征於《詩》大、小《雅》,其選徒出狩,則《車攻》、《吉日》;命官分土,則《嵩高》、《韓奕》、《烝人》;南征北伐,則《六月》、《采芑》;平淮夷,則《江漢》、《常武》。鏗鍧炳耀,盪人耳目。故宣王之形容與其輔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
夏原吉:“周宣王平淮夷、唐太宗擒頡利,當時文人咸形諸賦詠,以紀宏休。”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在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於第一回《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中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