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種病原物和環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類病害的總稱。根據草莓根部被害癥狀,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草莓白根腐病、草莓鞋帶冠根腐病、草莓紅心根腐病、草莓紅心(中柱)根腐和草莓黑根腐。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草莓發生根腐病后地上部分矮小,長勢弱,外部葉緣發黃變褐、壞死、甚至捲縮,並逐漸向心葉發展,花蕾少或整株青枯;拔起植株會發現地下部分根系短小,顏色灰暗,甚至變褐變黑,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生長稀疏,吸收能力下降,隨病害發展根系迅速壞死,造成青枯。

草莓根腐病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輕者影響草莓產量和品質,嚴重發病時造成草莓園毀滅,給果農帶來巨大損失。特別是多年連作的草莓園,常常造成根腐病在整個草莓園發生流行。該病的發生具有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草莓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方法以預防為主,採用根康靈噴霧和灌根,並結合新型水溶肥沝肥郎和菜四快葉面噴施,可以基本控制住草莓根腐病的危害。

病原特徵


截止2017年的研究顯示,草莓根腐病的病原物多達20種,常見的病原菌有: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有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鐮刀黴菌(Fusarium sp.)、腐黴菌(Pythium sp.)和擬盤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引起草莓紅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有草莓疫黴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 C.J.Hickman)、新月花頂孢黴菌(Idriella lunata P. E. Nelson et K. Wilhelm)和煙草疫黴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Parasitica);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褐座堅殼菌(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菜豆殼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草莓攜帶冠根腐病的主要有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 ) kulILrner)等。草莓黑根腐在草莓根病中的危害最重,影響最大,其病原物涉及十幾個屬,其中還包括病原線蟲類,如:傷殘短體線蟲(Pratylenchus penetrans (Cobb) Filip. &Shur. Ste);其次是紅心(中柱)根腐。
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為5-30℃;最適環境地溫為10-22℃,相對濕度90%以上。
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

為害癥狀


草莓感染了根腐病病菌后,整個植株生長勢明顯減弱。葉變小變黃,光合效率降低;植株根系總量較正常植株減少,新根發生量低,不定根死亡增多。根系顏色總體呈現黃褐色。根系吸收能力下降,造成植株養分供應不足,地上部瘦弱,抗逆性差,嚴重時造成整株草莓枯萎死亡。
根據草莓根部被害癥狀,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草莓白根腐病(英文名:Strawberry dematophora crown root rot)、草莓鞋帶冠根腐病(英文名:Strawberry armillaria crown and root rot)、草莓紅心根腐病(英文名:Red core root rot)、草莓紅心(中柱)根腐病(英文名:Red stele root rot)和草莓黑根腐(英文名:Strawberry blackroot rot)。
草莓黑根腐病:草莓感染黑根腐病後,植株較正常植株明顯黃化、矮小,整體呈現發育不良之狀。草莓坐果率低,果實瘦小,畸形果增多;被害植株根系呈褐色,新根少,吸收能力降低。該病又俗稱“黃葉死棵”。
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
草莓紅心(中柱)根腐病:草莓感染草莓紅中柱根腐病後,莖蔓變為茶褐色;草莓下部功能葉變成紅色或者黃色,植株呈現早衰現象,新生葉片有的具藍綠色金屬光澤;草莓匍匐莖減少,草莓病株迅速枯萎死亡。草莓紅中柱根腐病發病初期,草莓的不定根中間部位表皮壞死,形成黑褐色或紅褐色梭形病斑,隨著病情加重木質部出現壞死;後期老根呈“老鼠尾巴”狀——后粗前細,切開病根或剝下根外表皮可看到中柱維管束呈褐紅色或者暗紅色或者褐紅色。

侵染循環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殘餘組織內越冬,也能以菌絲體附著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在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傳播,從寄主根部傷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植株發病後,在病部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和農具傳播,進行多次重複侵染。

流行規律


草莓根腐病的最適感病生育期為苗期至開花座果期。發病潛育期5-15天。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草莓根腐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11月至翌年5月。年度間早春溫度偏低、多陰雨、光照時數少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低洼地、排水不良、土質黏重且偏酸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偏氮施肥的田塊發病重。
草莓黑根腐病:草莓黑根腐病發病原因極其複雜,致病源多樣化。生長期的惡劣天氣(高溫乾旱、低溫凍害或水澇)、土壤肥力狀況不佳、土壤中微生物和地下害蟲的分佈情況等,都可以使植株抗逆性降低,以至感病。
草莓紅心(中柱)根腐病:為急性枯萎型,多發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草莓染病後地下部發病迅速,特別是雨後初晴高溫可引起葉尖突然枯萎,直至全株青葉枯死亡。慢性萎縮型多發生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草莓感病後植株矮化萎縮,下部功能葉片葉緣呈紫褐色或者紫紅色,最後全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 清潔果園:及時清除田間前茬病株和病殘體,集中燒毀或土壤熱力消毒。可對地表噴施高錳酸鉀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同時應配合施入大量有機肥,深翻土壤,灌足水,改善土壤墒情。 
● ● 科學施肥:土壤肥料是草莓正常生長、優質高產之根本,因此施肥時應掌握“多施有機肥、適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搞好葉面肥”的原則,促使草莓健壯生長,從而提高草莓自身抗根腐病的能力。 
● ● 營養均衡:在草莓開花前、幼果期、膨大期要及時噴灑菜果壯蒂靈,提高草莓循環坐果率,促進果實發育,協調營養平衡,防治出現畸形果,確保草莓豐產優質。 
化學防治
● 預防措施
● ● 在育苗時用先科高錳酸鉀2-4克/平方米進行噴淋。移栽前後將高錳酸鉀稀釋為1500倍液,每株200毫升進行灌根。在定植成活期和開花前,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對於發現病株的田塊,採用淋根防治。 
● ● 發生根腐病的園區,葉面噴施根康靈600倍液,噴至葉面滴水,重點噴至根莖部位。通常草莓園應在移栽后結合澆水,每畝地用先科根康靈(沖施專用)沖施一壺。多年種植的草莓園結合澆水或者沖肥每年用先科根康靈沖施一兩次,可以基本控制根腐病的發生。 
● ● 根康靈200倍加沝肥郎500倍液稀釋進行蘸根消毒。 
● ● 緩苗期及坐果期(謝花10天左右)灌根或噴霧:在緩苗期灌根一次,噴霧2次;坐果期灌根一次,噴霧2次。使用根康靈200倍+沝肥郎500倍進行灌根或噴霧,間隔10天,苗期噴霧使用菜四快40毫升兌水15千克。 
● 防治措施
● ● 發病初期發現病株,立即使用根康靈50毫升+沝肥郎50毫升,3天一次,連用兩三次;同時葉片每7-10天噴施一次1000倍菜四快。病情控制后,轉為預防。 
● ● 發病中期,根康靈200毫升+沝肥郎50毫升兌水15千克進行均勻灌根(噴霧效果更佳),3天一次,連用兩三次。病情控制后,轉為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