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專委

中央專委

上世徠紀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為了強有力地領導我國尖端武器的研製,組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部門,叫做中央專委。中央專委的全稱起始叫做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後來隨著工作的發展改做中央專門委員會。由於中央專委本身的工作內容有著極為保密的性質和要求,因此長時期以來,外界對此機構的活動是陌生的。

成立背景


徠“兩彈一星”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在國防尖端科技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驚動世界的創舉。“兩彈一星”是“大科學”、“巨型工程”,技術複雜、綜合性強,涉及的範圍廣、部門多。而各部門、各系統之間又需要緊密聯繫,協調行動,因而強有力的領導、指揮工作非常重要。在我國,1962年至1976年負責全面領導指揮這一偉大工程的是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共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和調整擴大后的中共中央專門委員會(均簡稱中央專委)。我國“兩彈一星”及核潛艇、核電站等一系列尖端科技工程項目的研製、試驗的許多重大決策,都是中央專委或是經請示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做出的。

專委會議


1962年11月3日毛澤東主席對羅瑞卿10月30日《關於加強原子能工業領導問題的報告》做出批示。毛主席批准了這個報告,並作了“很好,照辦。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的重要批示(見影印件)。毛主席的批示無異於一道總動員令,它動員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為實現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而努力奮鬥。

第一次會議

11月17日下午,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簡稱中央專委)第一次會議,討論確定了中央專委的性質、任務;委員會下成立辦公室及選調人員的條件;由辦公室立即著手研究起草有關的工作制度和規則,同時,將二機部黨組關於1963年~1964年原子武器工業建設、生產計劃大綱和當前急待解決的若干問題兩個文件印發到會成員研究,提出意見。

第二次會議

11月29日下午,周總理在西花廳主持召開中央專委第二次會議,討論中央專委辦公室的工作條例;逐項討論了二機部請求解決的若干問題,並提出了解決辦法。

第三次會議

12月4日上午,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廳主持召開中央專委第三次會議。會議聽取了劉傑錢三強等同志關於原子能工業生產、建設情況和“兩年規劃”、原子彈研製等問題的彙報。朱光亞列席了會議並作了補充彙報,還著重對原子彈裝置的理論設計作了介紹。這次會議就是審議“兩年規劃”,由於它幾乎牽動全國各條戰線,許多問題需要在會上商定,會議從上午開到下午,周總理留下與會者吃午飯。下午彙報完后,中央專委審議、批准了“兩年規劃”,並逐項解決了二機部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周總理還作了重要講話,概括起來是4個要點,共16個字,即“實事求是,循序而進,堅持不懈,戒驕戒躁”。周總理說:二機部對原子能工業的生產、建設和原子武器的研究、試驗,要做到實事求是,循序而進,堅持不懈,戒驕戒躁。你們在工作中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既是思想方法,又是指導原則。要認識客觀規律,也不能怕失敗。在科學實驗中,有時必須經過失敗,甚至多次反覆,才能成功。要循序而進,想超越階段跳過去是不行的。還要堅持不懈,做任何事,總靠突擊是不行的,只能在有一定可能性時才能突擊。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要戒驕戒躁。略有所成就驕傲起來固然不好,急躁也容易犯錯誤。我們大可在現有的工業基礎上,自力更生,立足於全國,搞出一點名堂來。
周總理這4個要點,共16個字,是今後科研工作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它揭示了科學研究工作的特點,具有普遍指導意義。這次中央專委會議后,原子能工業建設和原子彈的研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快了各項工作的步伐。同時,這次中央專委會所決定的內容,後來也變成了全國各相關部門的行動。
12月14日,中共中央向中央軍委並中央有關的部委和國務院有關部的黨組,各中央局並有關的省、市、自治區黨委發出關於成立15人專門委員會的決定。決定中說:“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原子能工業的領導,更有力地促進原子能工業的發展,力爭在較短時期內取得更大成果,遵照主席‘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的指示,中央決定:在中央直接領導下,成立一個十五人專門委員會”。“委員會是一個行政權力機構,主要任務是:組織各有關方面大力協同,密切配合;督促檢查原子能工業發展規劃的制訂和執行情況;根據需要,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及時進行調度。委員會的決定,由有關方面堅決保證,貫徹執行。”
此後,到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的這段時間裡,周總理親自主持召開過9次中央專委會議,組織全國大力協同,及時解決了原子武器工業建設、生產、科研試驗中的一百多個重大問題。

第十次會議

1965年2月3日、4日,周總理在西花廳主持召開中央專委第10次會議。會議聽取並討論了趙爾陸(國防工辦常務副主任)關於第二套原子能工業基地在三線選廠的彙報,二機部黨委關於加速發展核武器及加速建設原子能工業問題的報告,七機部黨委關於地地導彈今後發展問題的報告,一機部、四機部、化工部、冶金部、紡織部有關協作的重大建設項目問題的報告,和專委辦公室的有關建議。這次會議還決定,鑒於工作發展的需要,中央專委今後除管原子能之外,還要管導彈。中央專委組成人員要相應進行調整和擴大。1965年3月2日,中共中央向中央軍委並中央有關部委和國務院有關部的黨組,各中央局並有關的省、市、自治區黨委發出關於擴大15人專門委員會的決定。決定中說:“中央為了加強對原子能工業的領導,1962年12月,在中央直接領導下,成立了15人專門委員會。鑒於工作發展需要,中央決定:這個委員會今後除管原子能之外,還要管導彈;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相應進行調整和擴大,新增加余秋里、王諍、邱創成、方強、王秉璋、袁寶華、呂東(換王鶴壽)等7位同志參加。”“‘中共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今後改稱‘中共中央專門委員會’”。
從此之後,我國的核彈(原子彈、氫彈等)、戰略導彈、戰術導彈、人造地球衛星、核潛艇、核電站等一系列尖端科技工程項目的研製、試驗的許多重大決策,都是中央專委或是經請示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做出的。

重要意義


在新中國成立后成立的各種專門領導機構中,中央專委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它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擔任主任,由領導原子能事業開始,逐步成為國家尖端科技和國防科技的中央級專門領導機構,具有極高的權威。中央軍委副主席曹剛川指出:“我國兩彈一星能夠在時間短、困難大的情況下取得成功,中央專委的統一領導起了決定性作用。”在發展中國尖端科技和國防科技的過程中,作為中央專委主任的周恩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