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全集

路遙全集

2019年是路遙七十周年誕辰,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推出典藏版《路遙全集》。

基本簡介


《路遙全集》採用編年體例,以體裁分卷,共計6種8冊200餘萬字,囊括路遙20餘年創作生涯,收錄其小說23部、散文62篇、戲劇2種、詩歌14首、書信56封,是迄今最完備的路遙作品集。值得注意的是,該套叢書還收錄了此前未被收錄的篇目,如路遙的自作小傳,以及他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間寫給《當代》雜誌主編何啟治的書信等,除具備閱讀價值外,也極富研究價值。全集裝幀設計由青年設計師韓笑負責,此前她曾為馬爾克斯、川端康成余華等作家的經典作品設計裝幀。

發布現場


12月1日,典藏版《路遙全集》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作家格非、小說演播家張震到場與讀者分享體會;同時,路遙的女兒路茗茗也來到了現場。

書籍背景


七十年前,路遙來到了這個“平凡的世界”;七十年後,他的作品成了萬千讀者心中的經典。在李敬澤心目中,路遙似乎不該是七十歲的人,他好像始終是那樣一個青年人,像孫少平孫少安那個年紀的人,“實際上他確實以這樣的形象永遠的留在了中國人的心裡”。時間的痕迹確實在路遙的作品中清晰可見。從1982年出版的《人生》,到之後的《平凡的世界》,路遙的文字記錄下了改革開放之際億萬中國人命運的根本轉變,訴說著四十年間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運動與變革。他激勵著無數人茫茫然,憑著生命的熱情,在大時代的涌動中往前走,去尋找生命的意義。李敬澤認為:“拿起《平凡的世界》,千百萬的讀者會覺得這好像說的就是我的事,就是我的情感。”路遙作品本身的文學意義和文學史意義,格非關注的是這之外的其他層面的解讀。他談到自己第一次接觸路遙的作品《人生》時的機緣,大學二年級時初讀了這部作品,感動之餘更覺其生活的道路與人生的命運與路遙發生了某種共振。如今重讀《人生》,那種感動依舊存在。

名人評價


格非認為,路遙的影響力能夠超越基本的文學欣賞範圍,這與他的寫作方式有很大關係。與今天的寫作不同,路遙浸透了自己所有的感情,把自己作為自己觀察的對象,帶著巨大的誠意在思考著社會的變革,在幫他的鄉親農民,幫著數以億萬計的中國人思考社會未來的走向,而這個走向恰是誰都無法預知的。路遙在《人生》的最後一章中,以括弧形式留下了“並非結局”的暗示。這之中流露出路遙對於小說中高加林這一人物命運的情感意味。在格非看來,它體現的是一種開放式的結局,進城的高加林最終被“打回了原點”,這一切像是巨大的諷刺與失敗;然而,回鄉之後的他成為了那個鄉村社會的智者,暗含著一個新的開始。日後高加林將會作何選擇,重返城市或是鄉村創業,這都是未可知的。路遙以“並非結局”的謙虛與遠見給讀者留下了思考題。“三種生命”作結,每個人都有三個生命:一個是自然生命,一個是社會生命,一個是文化生命。路遙的自然生命結束了,但是他的社會生命和文化生命還在每個讀者的生活中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