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征

大長征

《大長征》是2006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慶山。

內容簡介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於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個方面軍歷時兩利會師,中國工農紅軍三個主方面軍歷時兩年整,行程幾萬里,其間經過無數次激烈的戰鬥,幾乎平均每天都就有一次遭遇戰,經過15個省份,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組的包圍,打敗或躲過追擊的國民黨大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是奇迹。
本書詳細生動地記述了中共在1934-1936政治軍事鬥爭的始未,重現了改寫中國歷史的22個月,使讀者全面了解長征鮮為人知的軍事和政治鬥爭細節。70年過去了,長征那傳奇般的英勇精神和堅忍不拔的英雄主義氣概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圖書目錄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真相
李德曾想槍斃肖勁光
李德第一次提出“大轉移”
“大轉移”計劃最初只有三人知道
長征前,中央蘇區收到了斯大林一道模稜兩可的指令
周恩來“大轉移”前的秘密準備
長征前夕,毛澤東在“賦閑”
長征臨行時的毛澤東
霍秋白沒能參加長征的原因與結局
長征出發當天,周恩來向陳毅深情告別
劉伯堅擺酒送劍英
朱德、周恩來與南路“剿匪”軍總司令陳濟棠的秘密交往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的實力
中央紅軍長征初期組織領導和軍事序列
留守中央蘇區的紅軍部隊
中央紅軍參加長征的女幹部
毛澤東被臨時補進長征花名冊
中央紅軍何以突破敵三道封鎖線
五萬紅軍將士殞命湘江
毛澤東三呼“阿彌陀佛”
渡湘江前,毛澤東三次正式建議被拒絕
李德何以成為紅軍長征初期中共“太上皇”
毛澤東、王稼祥的擔架情
敢於挑戰“最高三人團”的“中央隊三人集團”
長征途中,毛澤東第一次在中央有了發言權
黎平會議的召開經過與結果
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征戰經歷與失利內情
突破烏江天險的決策與經過
紅軍領導人在遵義城的臨時住房分配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曾想定都遵義
各紅軍領導人在遵義會議召開前的準備
遵義會議參加者名單
遵義會議上的幾個報告
遵義會議上的發言
遵義會議后,黨的總負責和軍事指揮權的交接
毛澤東“火葬”虱子
親歷四渡赤水者談毛澤東“得意之筆”
會理會議上,毛澤東說林彪:你是一個娃娃,你懂得什麼
劉伯承與小葉丹海結盟經過
5.24,太平軍、紅軍都在這一天抵達安順場,毛澤東講石達開的故事
強渡大渡河的17勇士
紅軍長征史最為驚心動魄的一頁
紅四方面軍的西進決策與實施
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后編製序列(1935年4月-8月)
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會師內幕
召開兩河口會議的背景與經過
“北上”與“南下”抗衡真相
張國燾另立中央始末
毛澤東遇險
六盤山下300名紅軍命案之謎
“唯我彭大將軍”一詩的由來
長征落腳點的五次戰略改變
長征中最先抵達陝甘蘇區的部隊
三軍大會師的運籌決策與實現過程
三大主力紅軍會師時的組織序列(1936年10月)
紅軍長征中的軍輕將領
紅軍長征究竟經過多少省份,最終保存了多少人?
毛澤東三次淚灑長征路
聶榮臻回顧紅一方面軍的長征
程子華、韓光楚等講紅25軍的長征
徐向前談紅四方面軍的長征
蕭克回顧紅二方面軍的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