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拜鷹節

藏族拜鷹節

徠藏族拜鷹節是為了紀念多丹 日巴珠色大師(第九世生根活佛)所創的節日。距西藏林芝縣城6公里左右有座聞名全藏的山,它就是本日神山。本日山的山腰上有座雍仲本教寺廟,叫色迦更欽寺,這寺相傳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是雍仲本教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色迦更欽寺每年藏曆4月13~15日要舉行一個傳統的節日--- “泊爾”節,意為拜鷹節。

傳說很早以前,貢布地區的一座大山來了一位名叫多丹·日巴珠色的雍仲本教大師,在該山岩洞中修行。因其道行高深感化了人們,於是各地的善男信女們集資興建了一座寺廟供其居住。日巴珠色以該寺為活動基地收徒傳教,為眾信徒所崇敬。日巴珠色大師圓寂時,忽然飛來一隻奇異的大鷹,翅膀好似刀劍一般,日夜守護著遺體,直到信徒們為日巴珠色大師建好靈塔,將遺體供於塔內。

塔建成正是藏曆4月13日,信徒們舉行遺體入塔等儀式完畢后,奇異的大鷹向著人們長鳴、點頭,然後繞塔飛翔三圈后飛往大山深處。信徒們因此認為大鷹就是日巴珠色大師的化身,崇敬大鷹為“神鷹”,對其極為敬信。於是又將這座寺廟取名為“色迦更欽寺”(大神鷹寺),將這座大山稱為“泊爾”神山(即本日神山),並規定每年4月13日至15日在該寺祭祀日巴珠色大師,朝拜神鷹故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色迦更欽泊爾節”,而那隻神鷹亦每年屆時來到靈塔周圍巡視,領受祭品。

每年節日期間,昌都黑河、前後藏、四川、青海、甘肅等藏區的本教信徒都要前往色迦更欽寺朝拜神鷹,圍繞神山轉經。

目錄

正文


多丹日巴珠色大師聖像
多丹日巴珠色大師聖像
據說色迦更欽寺建於公元757年前後,那時前來朝拜的僧俗人等絡繹不絕,但到了1330年左右,它已失去了往日那香火興盛的場面,不僅信教群眾來的少了,就連以前廟裡的喇嘛僧人也因多種原因離寺而去。整個寺廟荒涼蕭瑟,毫無生氣。一名叫多丹日巴珠色大師(第九世生根活佛)的雍仲本教喇嘛為尋求各種門派的真經,訪遍了整個西藏本教寺院及各門派,打算撰寫本教的經書。多丹日巴珠色大師從8歲開始就被認定為活佛,13歲就開始鑽研本教,收集和撰寫過本教的經書。這年他路經色迦更欽寺,看到這荒涼的景象,想著本教將會隱逝,痛心不已。他決心拯救該寺,建章立制,要把所學的本教的學問在這裡弘揚,讓寺廟恢復往昔的輝煌。他把想法告訴寺內的僧人們,大家一致贊同,很快一切活動都緊張有序地展開了。
活佛的想法還沒有完全實現,一場大病奪走了多丹日巴珠色大師的生命,圓寂之前,他把寺內的所有僧人叫到病榻前說:“我去世后,如果寺廟的事按我的想法辦,我就不再轉世了,一年以後我會變成100隻鷹回來看看你們,看看寺廟,並且以後年年來。”這天是藏曆四月三十日。
生根活佛
生根活佛
翌年 的藏曆四月三十日那天,100隻大鷹果然繞本日山的東面(色迦更欽寺的北側)飛來。圍繞寺廟飛了3圈,之後就向寺廟的西南方向飛去。年復一年,歲歲如此。
人們懷念和感激多丹日巴珠色大師(第九世生根活佛),並將這一天定為日巴珠色大師紀念日。
生根活佛
生根活佛
每逢這一天,居住在周圍的村民們,男女老少都穿起節日的盛裝,從四面八方來到寺廟,跳起歡快的“切巴(工布)”舞。人們還進行擂台賽,迎接百鷹的到來,祈禱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最後向百鷹訴說寺廟的情形。之後,全體繞寺轉3圈。
徠據說這一天如果天氣好,本教的忠實信徒們就能見到翱翔的百鷹。
時光飛逝,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藏族人們拜鷹為神,並定藏曆4月13~15日為拜鷹節。
每年節日期間,昌都、黑河、前後藏、四川、青海、甘肅等藏區的本教信徒都要前往色迦更欽寺朝拜神鷹,圍繞神山轉經。以前不丹、錫金等國的雍仲本教信徒亦會來參加這一朝拜活動。節日期間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