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風聲的結果 展開
風聲
麥家創作長篇小說
《風聲》是當代作家麥家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雜誌《人民文學》2007年第10期,首次出版於2007年10月。
該小說講述了中共地下工作者“老鬼”的故事。小說以日偽追查打入其內部的“老鬼”為切口,將特情、偵破等故事要素與小說藝術、人性的發掘和諧地熔鑄一爐,故事發展撲朔迷離、險象環生,充滿理性與情感的高強度較量。
2009年9月,根據該小說改編的電影《風聲》在中國內地上映。
小說開頭,“我”提到自己的作品《暗算》已拍成電視劇,而很多人對號入座,於是贊之者,罵之者皆有。“我”極力辯駁,表示這些東西全是自己憑空編造出來的。但偶遇潘教授,卻讓“我”找到電視劇《暗算·捕風者》的原型。潘教授是個化學教授,退休后受四川師範大學化學系的邀請來成都講學,其間聯繫上“我”,一同餐敘。觥籌交錯間,潘教授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抗戰期間,在杭州,汪偽政權的一個機要單位發現有共產黨的卧底。為了找出這個代號為“老鬼”的共產黨,特務們把涉嫌的四個人吳志國、金生火、李寧玉和顧小夢關在一幢小樓中細細盤問。由於事關重大,日軍特務課機關長龍川肥原親自布置和主持審問。此時“老鬼”除了面臨暴露的危險,還有一個重要的情報有待傳出。而對肥原來講,找出誰是“老鬼”則是最大的任務。經過數番糾纏鬥爭,仍然沒能找出這個共產黨。吳志國和李寧玉在這個過程中相繼死去,吳志國被刑訊逼供而死,李寧玉則是為自證清白而服毒自殺。最後,其餘人也秘密失蹤了,肥原還是沒能找到共產黨。
潘教授揭開了謎團,原來李寧玉是“老鬼”。李寧玉自殺前寫下兩封遺書,一封給假扮丈夫的哥哥,一封給自己孩子,給孩子的信上畫著“小草圖”的畫。李玉寧的屍體和這兩封遺書隨即被送回家。潘教授說,其實這幅畫里就藏著情報。李寧玉用自己的死避免了組織的重大損失。潘教授之所以了解這麼詳細,是因為李寧玉是他的姑姑,而李寧玉的哥哥是他的父親潘老。
“我”將“東風”部分寫出來,名之為《密碼》,已聯繫好出版社準備出版。本來一切都已談妥,沒想到編輯突然打來電話表示該書因故不能出版。原來顧小夢沒有死,現居台灣,她從兒子那裡得知《密碼》的內容,威脅說如果出版,將訴諸法律。為了解事情原委,“我”親赴台灣,找到顧小夢,從她口中得到另一個版本。
顧小夢原來並非漢奸,而是國民黨軍統安插在汪偽政權機要部門中的特工,起初她並不知道李寧玉是共產黨,後來在四人受審過程中,李顧都覺察到對方身份。於是李寧玉想出了兩步策略:首先,留下遺書,將密碼隱含在畫中。其次,李自殺后,由顧小夢解讀出密碼,並向肥原告密,換取信任,獲得釋放,再把情報送出去。按照顧小夢的說法,其實情報是她冒險送出去的。顧小夢明確表示,潘教授的父親在撒謊。因為作為專業的特工人員,肥原決不會在如此緊急的時候把任何可能傳遞消息的東西送出去,即使是遺書。顧小夢還否認了潘老手中那張含有密碼的“小草圖”的真實性,真正的小草圖早被肥原收繳了。
“我”多少相信了顧小夢的故事,因此我避開潘教授,將“西風”完成後才與潘教授聯繫。潘教授傳來潘老過世的消息,並堅決表示潘老所說真實,同時對顧小夢的說法提出幾點質疑。小說最後,有人告訴“我”,潘老與顧小夢是夫妻,他們在抗戰後結婚。不過這場婚姻也是間諜戰:潘老通過顧小夢打入國民黨獲取情報。顧小夢最終知道實情,拒絕潘老的策反,絕然赴台。而潘教授就是潘老與顧小夢的兒子。不過,一切真相隨著當事人的辭世,永遠無法澄清了。
上部東風 | 下部西風 | 外部靜風 |
《風聲》緣起於小說《暗算》面世以後,上海的一位大學教授特意找到麥家,談起了其父早年類似於《暗算》中的“捕風者”的經歷,真實的經歷比《暗算》描寫得更精彩。由此引發了麥家的創作衝動,據此他創作了小說《風聲》。
風聲
李寧玉:小說主人公,共產黨潛伏在汪偽政府里的情報人員“老鬼”。冷靜的個性和堅定的信仰,賦予她強大的力量,使得她多次在艱險的環境中安然無恙。當她和其他涉嫌人員被軟禁,她借敵偽之手除掉抗日組織的死敵吳志國,又用離間計對付張司令、白秘書。面對特務肥原和王田香,她從容鎮定、應答自如,不斷攪亂他們判斷。她沉穩老練、機敏睿智,利用敵偽司令部譯電科科長的身份,在群魔亂舞的敵偽心臟與敵周旋,最終以生命的代價把情報傳遞給抗日組織,粉碎了敵人抓捕行動。
顧小夢:司令部行政收發專員,實則是國民黨派去的卧底。顧小夢出生在一個有錢有勢的家庭,是典型的大小姐做派,生活奢靡,卻滿腹心計。在父親的提點下,顧小夢對李寧玉共產黨的身份也有所懷疑,但是無數試探都被李寧玉難以捉摸的表現給擋了回去。在顧小夢的講述中,李寧玉用情義和堅持感化了顧小夢,最終獲得了她的幫助。
作品主題
《風聲》沒有過多關注人物的日常世俗生活,但小說貫穿麥家對人性和人的命運的深刻理解與關懷。小說中人物的精神信仰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性,當小說中人物遠離日常世俗生活時,人物身上的精神信仰體現出很強的意識形態支撐力量。當回歸日常世俗生活,如兒女情長親子之愛,人物的精神信仰就變得人性味十足,比如根據顧小夢的敘述,正是李寧玉訴說到她年幼孩子的可憐處境,才引起顧小夢的憐憫之心,答應幫助她傳遞出情報。此時,意識形態上的精神信仰並沒有超越普遍人性的力量。麥家意識到日常世俗生活對人物精神信仰的反諷式影響,所以大膽簡化了對日常世俗生活的敘述,小心繞過意識形態遮蔽,有選擇地展示那些富有人性內涵的日常生活邏輯。因此,麥家在《風聲》中沒有聚焦於人的慾望,也沒有編製離奇的性別故事。他把重點放在了對人物命運的關注,表明了生活在非世俗環境中的人物有著和日常普通人一樣的命運。
小說將粗礪歷史背後的細節呈現出來,使歷史變的有溫度、有吶喊、有嘶叫。李寧玉在危機重重中卻能以堅硬如鐵的內心、狡猾如蛇的智謀和對革命信仰的虔誠來對抗各方,作品也著力於表現危機中女性的強勁靈魂爆發力。身處密室,身邊全是懷疑與殺意,任何一次怯懦與囁嚅,任何一次軟弱與鬆懈,都將使李寧玉接受死神的召喚。也許死亡對於誓言無聲的地下工作者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為自己的疏漏,導致同志與集體的失敗。李寧玉以謀智對付身邊的各方勢力,最後以生命為籌碼在這場博弈中勝利,將重要情報傳遞出去。這是一場革命者戴著鐐銬的靈魂之舞,也是一曲革命者用生命譜就的信仰之歌。
藝術特色
題材
小說中,麥家把諜報或特情這種讀者並不陌生的題材與具有明顯意識形態性的人物塑造結合在一起,並把塑造人物內在精神信仰作為小說寫作的重點。小說具備了諜報懸疑密室推理等類型小說的一切特徵,也具備了正統意識形態小說中寧死不屈,英勇獻身的英雄形象,但麥家的小說不止這些。在小說中,李寧玉這個形象最終給讀者的深刻印象是其充滿智慧的鬥爭藝術、出色的諜報業務能力,控制分析對手的心理自控能力,以及為信仰而獻身的精神。讀者在閱讀麥家小說時會吸引,是因為故事懸疑重重欲罷不能,會感動,是因為小說中人物堅守理想信念的獻身精神。從而在小說中既表達了類型小說的共性,又融合各類題材的異性,使作品從題材、主題到人物、體式都有獨到的新意。
敘事
《風聲》具有密室小說的遊戲要素。身處其中的人各自為戰,人心隔著城牆。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人人自危。在捕捉與逃逸的遊戲中,穿插著個人的生活經歷,展示著個人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小說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小說中的人物智慧超群,他們可以破譯複雜的情報密碼,卻難以破譯命運的密碼,無一例外都受到無形命運的主宰。即使設局者肥原、張司令之流,表面看主宰著別人命運,但他們不過身陷更大的局中而渾然不覺,最終難脫命運安排。麥家的敘述策略使得原本遠離世俗的故事有了更多人性內容,從而使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無常。這有力地豐富了小說情節,深化了人物性格,也滿足了讀者的獵奇心理,增加了小說閱讀的快感和吸引力。
環境刻畫
在環境刻畫上,《風聲》也有非常堅實的邏輯力量。小說儘管是虛構的,但細節如密碼編譯的技巧、破譯的知識、世界密碼發展史、抗戰時期滬杭國共日偽四方的關係、冷戰時期中蘇美三國的關係,更不要說小說中衣著飾物器具、生活場景、人物語言心理行動都與歷史相對應。小說中描寫日偽時期諜報人員的鬥智斗勇,要具備那個年代國共日偽多方的諜報常識及密碼和破譯的專業知識。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生活場景、每個人的身份、心理要和故事發生的真實歷史之間有大環境上的一致,這種一致是細節設計上的真實。
獲獎記錄
影視改編
《風聲》具有強勁敘事力量,它探索人性的高度、它塑造超凡脫俗的英雄以及它對人類意志的熱烈肯定,為當代小說開闢了獨特的精神向度。(人民文學獎授獎詞)
《風聲》是部尖銳的小說,吸納著發自骨髓的精氣,也散發著血腥的味道,有正義與恐懼相伴的驚悚,也有智慧與膽魄相融的力量。這是一部寫法乾淨利落,意味豐蘊綿長的小說。《風聲》里有歷史,這是一種帶著正義力量和民族氣節的正史,但歷史是在故事出口處方才被人醒目看到,是小說在最後時刻的主題籠罩者。小說里有智力的搏殺,這是小說故事的入口和通道,也是人物較量最致命的武器。可以說,小說故事沿著智力搏殺一路前行,鬥智斗勇始終吸引人的眼球,打到最後,方才知道這不是一場江湖拼爭,不是一次爭奪“密宗”的炫技表演,而是整個民族鬥爭中的一部分,它同樣是槍林彈雨,硝煙瀰漫,不過常人看不到,因此鮮為人知。(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評)
小說亦真亦幻的模擬性書寫以及對具體細節的描繪和人物心理的刻畫,顯示了麥家虛構故事的能力和掌控、駕御小說的才華。更重要的是,《風聲》是一部有是非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小說。它在險象環生命懸一線的情節中,表達了一個革命者的莊重情操,維護或捍衛了文學的最高正義。(評論家孟繁華評)
麥家,本名蔣本滸,中國當代作家、編劇。1964年出生於浙江富陽,曾從軍17年,畢業於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無線電系和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創作系。1986年開始寫作,后因《解密》為讀者所知,曾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第六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中短篇小說《陳華南筆記本》《兩位富陽姑娘》,小說集《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讓蒙面人說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