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政治經濟

政治經濟即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是一門以人們的社會生產關係即經濟關係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的規律。

基本簡介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購買及出售、以及法律、社會習俗慣例,以及政府之間的關係的一門獨立學科。起源於道德哲學,主要受到18世紀發展起來的政治,社會經濟的影響。十九世紀,“Economics”(經濟學)一詞代替了“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經濟學)。不過在1890年Alfred Marshall 的那本極具影響力的著作出版之前,一個倡導用數學模型解決經濟問題的學者William Stanley Jevons,建議將這門學科獨立,並成為一門科學。
現代,政治經濟學並不是經濟學的同義詞,甚至兩者的含義有很大不同。應用於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分析方法,源自芝加哥和維吉尼亞州學院產生的公共選擇學說等等。由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迅速發展,已經超出了以往模型的範圍,人們開始愈發重視政治經濟學,並加強了對於其理論的研究。後來隨著全球經濟與政治關係的進一步加深,政治經濟學終於正式成為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並在各相關大學開設專門學科。

產生髮展


政治經濟學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詞,源於希臘文的politikos,含有“社會的”、“國家的”、“城市的”等多種意思;政治經濟學中的“經濟”(economy)一詞,來源於希臘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一詞是法國重商主義者A.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盧梭為法國《百科全書》撰寫了“政治經濟學”條目,把政治經濟學和家庭經濟區分開來。可知,政治經濟學作為研究經濟活動的理論科學的名稱自17世紀就開始得到應用了。
當重商主義者蒙克萊田最先使用政治經濟學這一名稱時,政治經濟學還只限於研究流通領域的個別經濟現象,因而還沒有形成為獨立的真正的經濟科學。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資產階級為了同封建勢力作鬥爭,必然要求從理論上說明資本主義生產、分配的規律,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優越性。這就產生了以A.斯密和D.李嘉圖為主要代表的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興起和發展,使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點開始轉向生產領域和包括流通領域在內的社會再生產過程。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專門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規律的理論科學。所以,馬克思說:“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工場手工業時期產生的。”
圖片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逐漸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不斷發展,直接威脅著資產階級。1825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日益顯露出來。面臨這種形勢,資產階級更加需要的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辯護。適應這種需要,產生了庸俗政治經濟學。庸俗經濟學者拋棄了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許多科學成分,致力於抹煞階級利益的對立,用各種各樣的辯護理論,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在資產階級經濟學領域中,到19世紀30年代以後,庸俗經濟學逐漸取代了古典政治經濟學。
19世紀上半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時期,產生了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抨擊了資本主義制度,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矛盾,但是它們不了解資本主義矛盾產生的原因,只是站在維護小私有制的立場來反對資本主義私有制
在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者在應用政治經濟學剖析資本主義方面作了最初的嘗試。他們對資本主義制度作了尖銳和無情的批判,否定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永恆性,論證了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性。但是,由於他們在理論分析上還不能擺脫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範疇的限制,不了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而不可能找到創造新社會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途徑,只能陷於空想。
19世紀40年代初,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偉大革命。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最初動因,是為了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捍衛勞動人民的物質利益。同時,也是為了探索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揭示階級鬥爭和黨派鬥爭的根源。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為有關時代的經濟學,是理解社會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趨勢的科學,也是理解整個社會發展和變遷的理論科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在於:證明現在開始顯露出來的社會弊病是現存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這一生產方式快要瓦解的標誌,並且在正在瓦解的經濟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弊病的、新的生產組織和交換組織的因素。

學科分類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和英國曆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和批判。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科學的觀點,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蘇聯的解體,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什麼錯誤,任何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鬥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藥,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馬克思發現了經濟規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經濟學領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代表作,主要強調自由競爭,認為市場有自動調節的功能,政府不應干擾資本的運營,政府的作用只是維護自由競爭的秩序。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起到了反對封建主義專制的作用,早期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依照自由競爭的法則管理經濟的。但自由競爭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導致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執行自由競爭政策最為徹底的美國發生的經濟危機最嚴重。馬克思最早指出其潛在的危害。後期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家也認識到其不足,凱恩斯主義的出現開始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在美國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最早打破自由競爭的理論,在新政中大膽引入計劃經濟的因素,執行政府干預市場的政策,從此,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律開始進行改革,總的改革方向都是向左轉,引入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計劃經濟因素。
新政治經濟學
新政治經濟學有時候被簡稱為“政治經濟學”。但是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政治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