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九日

以1979年鄧小平訪美為主要內容的紀錄電影

《旋風九日》是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導策劃,傅紅星執導的一部人物記錄片。該片是以1979年鄧小平訪美為主要內容的紀錄電影,2015年5月15日上映。

2016年11月16日,紀錄片《旋風九日》在華盛頓子午線中心展映。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美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應邀出席活動並致辭。

劇情簡介


拍攝
拍攝
1979年1月28日,在中美正式建交后的27天,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訪問美國。在此之前,中美雙方大使在談判桌上較量15年,美國孤立中國二十多年。一個剛剛擺脫危難、衝破束縛的東方大國作出歷史性重大抉擇,在改革開放前,邁上了中美“融冰之旅”,它如巨人之手推開了封閉的國門,這個抉擇不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鄧小平鄧小平
亨利·基辛格亨利·基辛格
吉米·卡特吉米·卡特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陳天璇陳天璇
保羅·凱利保羅·凱利
凱莉·凡·德賴斯凱莉·凡·德賴斯
貝霖貝霖
周文重周文重
何理良何理良
孫勇孫勇
陳立家陳立家
張寶忠張寶忠

職員表


​製作人​呂木子
​導演​傅紅星
編劇​傅紅星​​

角色介紹


  • 鄧小平

    鄧小平

    演員鄧小平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領導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 亨利·基辛格

    亨利·基辛格

    演員亨利·基辛格

    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是德國猶太人後裔,美國著名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美國前國務卿。1969年到1977年之間,基辛格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發揮了中心作用。並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吉米·卡特

    吉米·卡特

    演員吉米·卡特

    詹姆斯·厄爾·卡特,習稱吉米·卡特,曾於1955年至1962年任喬治亞州薩姆特縣學校董事會董事長,1962年至1966年任喬治亞州參議員,1977年任美國第39任總統。

音樂原聲


​類別​​曲目​​作曲​​​演唱
​主題曲《還沒來得及》​陳曦、董冬冬王錚亮​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新中國成立65周年,同時也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的紀念。1979年1月28日,在中美正式建交后的27天,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訪問美國。電影《旋風九日》以此為背景,揭秘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鄧小平風雨起飛、九天訪美的真實驚險事件,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以鄧小平訪美為主題的影片。
《旋風九日》選擇在2014年製作拍攝就顯示出了特別的紀念意義。“不管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1979年的中美建交為整個中國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誰都無法忽視。”導演傅紅星在談到創作初衷時坦言《旋風九日》的題材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性事件,也是他多年的興趣點以及致力於研究的領域。

拍攝製作

《旋風九日》遠赴美國拍攝,為了真實還原歷史,項目籌備期劇組便旋風九日劇組(4張)開始從美國購買大量的視頻資料,這些珍貴的資料不僅彌補了國內對這一歷史時間的紀錄空白,也對很多幕後的故事進行了揭秘。除了將影像資料和真人採訪相結合外,劇組還大膽使用漫畫形象來展示人物。

幕後花絮

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新中國成立65周年,同時也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的紀念。《旋風九日》選擇在2015製作拍攝就顯示出了特別的紀念意義。
《旋風九日》將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以鄧小平訪美為主題的影片。製片人介紹道:為了真實還原歷史,項目籌備期劇組便開始從美國購買大量的視頻資料,而這些珍貴的資料不僅彌補了國內對這一歷史時間的紀錄空白,而且對於很多幕後的故事也進行了揭秘。據介紹,該片2013年12月便已經獲得了中共中央的立項批准,並且已列入2014年影視創作重大題材項目。製片人表示,《旋風九日》將會呈現一個顛復國人視聽體驗的,真實的鄧小平訪美的影像故事。
對於電影《旋風九日》所表現的鄧小平79年訪美之旅,導演傅紅星用“燙手的山芋”形容此類政治歷史事件影像還原的難度,坦言“有顧慮但也有突破”並表示“真實是紀錄的根本”,一定是完全基於史實去做呈現。在談到影片的敘事方式時傅導表示,為了吸引當下廣大的年輕觀眾,該片將會用鄧小平一行在9天中經歷的困難危險事件為線索展開敘事,而克服障礙的層面是多種多樣的,“有天氣原因,有反對派,甚至還有潛在的暗殺”,同時傅紅星導演強調影片絕不會刻意迴避任何一個敏感事件:“79年訪美九天之所以是一個轉折點,不僅因為是扭轉中美關係的九天,更是改寫世界格局的九天。”主創透露“基於這樣的故事結構,可能會打造成紀錄片版的《十月圍城》。”
《旋風九日》還打造了政治人物的全明星陣容堪比《建國大業》。該片所涉及到的與1979年鄧小平訪美有關的政治人物,例如美國前總統卡特、美國前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均會在影片中出鏡並接受採訪。
《旋風九日》由曾推出過《周恩來外交風雲》的導演傅紅星執導。作為一直擅長政治偉人歷史事件、國際關係題材的導演,傅紅星此次開拍鄧小平訪美外交風雲也算是重拾了老本行駕輕就熟。傅紅星導演也因為《周恩來外交風雲》在1998年締造了5000萬票房奇迹,成為了當年中國電影的票房冠軍。迄今為止仍是紀錄電影票房最高紀錄的保持者。此外,此次《旋風九日》作為一部紀錄電影,將使用復蓋全屏產業的商業化運作模式,這讓人不禁有所期待該片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將會獲得怎樣的票房成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旋風九日》還得到了許多商界大佬的力挺。79年中美建交的影響促使中國國內的商界迅速轉型,得益於中國對外關係而覓得發展契機從而譜寫輝煌的企業也將在《旋風九日》中得以體現。

播出信息


製作發行

2014年5月12日,《旋風九日》啟動儀式暨開機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2015年2月3日,大型歷史揭秘紀錄電影《旋風九日》曝光一款國際版預告。除了中南海保鏢、白宮特勤人員一一亮相,包括卡特、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等在內的美國眾多政壇明星也集體出鏡。
2015年3月25日,電影《旋風九日》曝光一款海報以及定檔預告,並宣布將於2015年5月15日正式公映。
2015年4月3日,片方曝光電影主題曲《還沒來得及》MV,製片人呂木子透露,該曲由春晚暖心金曲《時間都去哪了》原班人馬創作,金牌詞曲夫妻檔陳曦、董冬冬與實力唱將王錚亮的“黃金三人組”再度聯手,掀起一股追憶隔代親的暖心旋風。
2015年5月12日,《旋風九日》發布終極版預告片。預告片中曝出大量珍貴影像資料,真實呈現了1979年鄧小平訪美期間所遭遇的危機與困難。
2015年5月15日在中國上映。
2016年11月16日,紀錄片《旋風九日》在華盛頓子午線中心展映。

影片評價


鄧小平訪美
鄧小平訪美
《旋風九日》是一部製作精良的紀錄電影,以“鄧小平訪美的珍貴歷史影像資料+故地故人重訪”的形式,為觀眾帶來當年“鄧旋風”席捲全美的盛況,以及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絕密。無論是從題材還是類型上來講,《旋風九日》在當今的中國電影市場上都是一部罕見的影片,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還是一部獲得各個不同年齡層觀眾一致好評的影片。(騰訊網)
比諜戰宮斗還要驚險刺激的外交對決,從鴻門宴背後的政治過招到最高領導人的惺惺相惜,還有鄧小平保鏢的真實回憶,塵封近三十六年的珍貴鏡頭,10萬多英尺的絕密資料,揭秘最真實的國家領導人。相對於時下流行的商業大片,《旋風九日》是部題材較為嚴肅的政治電影,然而這並沒有沖淡影片本身的觀賞性。(網易)
政治題材的紀錄電影要打破說教、節奏慢等固有觀念,看完《旋風九日》,你會發現,其實也挺好看啊,除了揭秘,還有很多視頻和素材是首次披露,有懸疑、有驚險,有幽默,有溫情,也有激勵。(人民網)
在鄧小平訪美之前,美國孤立中國二十多年,一個剛剛擺脫危難、衝破束縛的東方大國作出歷史性重大抉擇,在改革開放前邁上了中美“融冰之旅”,它如巨人之手推開了封閉的國門,這個抉擇不但影響了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更深刻地震撼著整個世界。該紀錄片真實展現了這一事實,非常難得。(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