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黃芪的結果 展開

黃芪

藥物

黃芪徠是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黃芪味甘,藥性微溫。歸肺、脾經。黃芪的主要成分有三萜皂苷、黃酮、多糖、氨基酸等。其中,三萜皂苷、黃酮、黃芪多糖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黃芪藥材和飲片中,黃芪甲苷的含量分別不得少於0.040%、0.030%,毛蕊異黃酮葡萄苷的含量不得少於0.020%。

簡介


● 正名:黃芪
● 英文名:Huangqi
● 拉丁名:Astragali Radix
● 別稱:戴糝、棉芪、百本、綿芪、綿黃芪、黃耆、獨椹、蜀脂、戴椹、百藥棉、百葯綿、獨根、大抽、二人抬、土山爆張根

功效與作用


● 黃芪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
● 現代研究顯示,黃芪還具有強心、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疲勞、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 黃芪可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內熱消渴、氣虛水腫、血虛萎黃、痹痛麻木、半身不遂、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 目前,黃芪還被用於治療冠心病、肺癌、不穩定型心絞痛、病毒性心肌炎、腎小動脈硬化症、慢性乙型肝炎、宮外孕、女性圍絕經期綜合征、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兒童直立性調節障礙。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有黃芪過敏史的人,禁止服用。
● 食積停滯、肝鬱氣滯者,請謹慎服用。
● 癰疽初期或潰破后仍有熱毒者,請謹慎服用。
● 陰虛陽亢、乾瘦無汗者,請謹慎服用。
● 如果您正在服用龜甲、白鮮皮、防風等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服用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如何使用黃芪


● 黃芪可煎汁服用,也可製成丸劑、散劑或膏劑服用,服用時務必遵醫囑,不可自己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9~30克。
● 黃芪泡水代茶飲,可緩解脾氣虛、肺氣虛。
● 黃芪可與多味中藥配伍泡酒飲用。
● ● 黃芪與當歸、熟地黃等中藥配伍泡酒,可活血滋陰、益氣固表,緩解盜汗。
● ● 黃芪與黨參配伍泡酒,可益氣健脾、益肺固表,緩解氣短乏力、自汗畏風等。
● ● 黃芪與紅參、當歸等中藥配伍泡酒,可益氣,活血,通絡,緩解坐骨神經痛。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同時服用龜甲、白鮮皮、防風等。
● 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和茶類等,具體請諮詢醫生。
● 黃芪出現發霉等變質跡象時,請停止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傳統醫學認為黃芪無毒。但是現代動物實驗顯示,過量使用黃芪可能會造成四肢麻痹、呼吸困難等。所以如果需要服用黃芪,請務必諮詢醫生。

如何選購黃芪


● 黃芪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道地產區位於山西渾源、應縣、繁峙,甘肅岷縣、武都、岩昌,黑龍江寧安、依蘭,以及內蒙古武川、武東、集寧、固陽等地。河北、陝西、吉林、遼寧等地也可生產。
● 黃芪飲片為類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外表皮黃白色至淡棕褐色,有縱向皺紋或縱溝。切面外緣黃白色,內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部分中心為枯朽狀,黑褐色或出現空洞。黃芪飲片氣味小,味微甜,咀嚼時有豆腥味。
● 炙黃芪為黃芪飲片加煉蜜炒制而成,形狀與黃芪飲片相同。外表皮為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稍有光澤,並有縱皺紋或縱溝。切面外緣黃白色,內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部分中心為枯朽狀,黑褐色或出現空洞。有蜜香氣,味甜,略有黏性,咀嚼時有輕微豆腥味。
● 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保存,注意防潮、防蛀。

含黃芪的中成藥有哪些


● 十一味參芪片: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氣虛引起的體弱、四肢無力。
● 牛黃降壓片:具有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心肝火旺、痰熱壅盛造成的頭暈目眩、頭痛失眠、煩躁不安;也可用於高血壓的治療。
● 乙肝養陰活血顆粒:具有滋補肝腎、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肝腎陰虛型慢性肝炎,緩解面色晦暗、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腿酸軟、齒鼻腦血、脅下痞塊等。
● 芪藶強心膠囊:可益氣溫陽、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用於冠心病、高血壓所致輕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緩解心慌氣短、下肢浮腫、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等。

生黃芪和炙黃芪功效一樣嗎


● 生黃芪和炙黃芪功效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又各有側重。
● ● 生黃芪和炙黃芪都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
● ● 生黃芪擅長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消瘡排膿,多用於治療自汗、體虛感冒、水腫、瘡瘍不潰或久潰不愈;炙黃芪擅長益氣補中,多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食少便溏等。

用藥誤區


● 誤區:黃芪可以和人蔘等補虛葯一同服用
● ● 黃芪和人蔘都是補虛良藥,但是二者並不適合一同服用,否則容易導致上火,甚至引起內分泌失調等。所以,服用前務必諮詢醫生,並按醫囑服用。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