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縣鎮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下轄鎮

舊縣鎮,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地處嵩縣西部,東接大章鎮,南毗鄰欒川縣合峪鎮,西接欒川縣潭頭鎮,北靠大章鎮,行政區域面積148.42平方千米。

徠北魏時期,為東亭縣;1999年5月,舊縣鄉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舊縣鎮戶籍人口為27986人。截至2020年6月,舊縣鎮轄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舊縣村。

歷史沿革


北魏時期,為東亭縣。
唐代時期,為伊陽縣。
民國初期,為舊縣裡。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大章區管轄。
1958年8月,隨大章與德亭合併,成立新華公社。
1961年,撤銷新華公社,成立舊縣小公社,屬大章區管轄。
1963年2月,撤銷舊縣小公社,所屬大隊併入大章公社。
1975年9月,從大章公社劃出成立舊縣公社。
1984年1月,改為舊縣鄉。
1999年5月,舊縣鄉撤鄉建鎮。
舊縣鎮
舊縣鎮
地名由來
舊縣鎮為唐先天元年(712年)所建,伊陽縣舊址,故名舊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舊縣鎮地處嵩縣西部,東接大章鎮,南毗鄰欒川縣合峪鎮,西接欒川縣潭頭鎮,北靠大章鎮,行政區域面積148.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舊縣鎮地處淺山丘嶺地區,地勢東西丘陵起伏,南北青山環抱。

氣候

舊縣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陽光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4.2℃,極端最低氣溫-19.1℃,極端最高氣溫43.6℃。年平均降水量672.6毫米,無霜期209天,日照2141.1小時,常年氣溫10℃以上的有效積溫4500℃。

水文

舊縣鎮境內河道屬伊河水系。伊河由欒川湯營入境,經上川、西店、河南、舊縣、溝門5個村流入大章鎮,境內長32千米。

自然災害

舊縣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霜凍等,旱災發生率高,幾乎每年一遇,洪澇3—4年一遇。2010年洪災為百年不遇。共造成543戶1521人受災,因災造成倒房136戶351間,危房273戶521間,水毀4451畝農田,沖毀道路9941米,9560米河提受損,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2200餘萬元。

自然資源


舊縣鎮境內有黃金、銅、白銀、鉬、螢石等礦藏資源,黃金儲量在60噸以上,探礦區、採礦區面積達56平方千米,佔總面積38%。全鎮13個行政村,有10個行政村出產黃金,河南村柿溝有“小秦嶺”之稱,為前河金礦礦區。耕地面積25545畝。

行政區劃


舊縣鎮代碼:410325102。2006年,轄13個村委會:舊縣村、上川村、白庄村、謝庄村、西店村、馬店村、龍潭溝村、寺上村、東村、溝門村、黃溝村、河南村、童子庄村。
2011年,舊縣鎮轄13個行政村:舊縣、上川、白庄、馬店、龍潭、西店、童子庄、黃溝、河南、東村、溝門、寺上、謝庄。
截至2020年6月,舊縣鎮轄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舊縣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10325102200121舊縣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1220上川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2220白庄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3220謝庄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4122西店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5220馬店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6220龍潭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7220寺上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8220東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09220溝門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10220黃溝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11220河南村村民委員會
410325102212220童子庄村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舊縣鎮總人口2.7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00人,城鎮化率18.5%。另有流動人口1860人。總人口中,男性1.42萬人,佔52.4%;女性1.29萬人,佔47.6%;14歲以下0.66萬人,佔24.4%;15—64歲1.71萬人,佔63.1%;65歲以上0.34萬人,佔12.5%。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85人。
截至2018年末,舊縣鎮戶籍人口為2798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舊縣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35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50.6萬元,比上年增長35.3%。
2018年,舊縣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業

2011年,舊縣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97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0%。
舊縣鎮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紅薯、黃豆、花生、煙葉為主。2011年,糧食種植面積3.7萬畝,總產9892噸,人均365千克。其中小麥4716噸,玉米4204噸,煙葉產量869噸,居全縣之首。2011年,發展中藥材6000畝。
舊縣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52萬頭,年末存欄1.24萬頭;牛飼養量1.12萬頭,年末存欄0.68萬頭;羊飼養量0.82萬隻,年末存欄0.44萬隻;家禽飼養量19.61萬羽。
舊徠縣鎮
舊徠縣鎮

工業

2011年,舊縣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民營企業26家,已建成的採選企業10家,其中前河金礦日選礦能力550噸,年產黃金2萬兩,產值1億元,上繳稅金2500萬元。2011年,工業增加值2.59億元,占生產總值的40.5%。

商業

2011年末,舊縣鎮有商業網點33個,職工266人;城鎮商戶320家,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

金融業

2011年末,舊縣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1%。

交通


舊縣鎮境內有322國道經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舊縣鎮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1270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14所,在校生2207人,專任教師96人;中學1所,在校生770人,專任教師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8萬元,比上年增長7%。

科學技術

2011年,舊縣鎮有河南村、白庄、東村3個科技示範村、240個科技示範戶參加蔬菜、玉米植種培訓,白庄村培煙葉,東村小辣椒、西瓜種植培訓等。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舊縣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個;農家書屋10個,藏書3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西店背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末,廣播電視中轉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6200戶,入戶率91%。
2011年,舊縣鎮有學校體育場地1處。10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6個村設有籃球場,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數占常住人口2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舊縣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個,其中衛生院1個,標準化衛生室13個,醫療點15個;病床28張。專業衛生人員97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4萬人,參合率達到98.5%。

社會保障

2011年,舊縣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戶,人數30人,支出5.76萬元,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4%,城市醫療救助1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32人次,支出1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23戶,人數1086人,支出93.8萬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20%。敬老院1家,床位8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8人。孤兒養育站1所,床位8張。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89%。

郵政電信

2011年,舊縣鎮有郵政支局1個,代辦所15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200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1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5%;行動電話用戶1.8萬餘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舊縣鎮有供水站1座,解決4000餘人的飲用水。2011年,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污、供水管道6000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舊縣鎮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0.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