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金花草
小葉金花草
小葉金花草,中藥名。為中國蕨科植物野雞尾Onychium japonicum (Thumb) kunze的全草。分佈於秦嶺以南、廣東以東、及山西、台灣等地。具有解毒消腫,清熱利濕,活血止血生肌之功效。
全草。
味苦,性寒。
歸胃、腸、膀胱經。
解毒消腫,清熱利濕,活血止血生肌。
1、治風熱感冒:鳳尾連干全草30克,水煎服。
2、治食物中毒:①金粉蕨60-90克,水煎服。或用鮮品加冷開水搗汁服。農藥中毒可另取鮮品適量,煎湯洗接觸過農藥的部位。
②用金粉蕨配大血藤,茜草等煎服。
內服:煎湯,15-30克,鮮品30-60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虛寒證忌用。服藥前後禁食糖。
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乾備用。
植株高60厘米左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3毫米左右,疏被鱗片,鱗片棕色或紅棕色,披針形,篩孔明顯。葉散生;柄長2-30厘米,基部褐棕色,略有鱗片,向上禾桿色(有時下部略飾有棕色),光滑;葉片幾和葉柄等長,寬約10厘米或過之,卵狀三角形或卵狀披針形,漸尖頭,四回羽狀細裂;羽片12-15對,互生,柄長1-2厘米,基部一對最大,長9-17厘米,寬5-6厘米,長圓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並具羽裂尾頭,三回羽裂;各回小羽片彼此接近,均為上先出,照例基部一對最大;末回能育小羽片或裂片長5-7毫米,寬1.5-2毫米,線狀披針形,有不育的急尖頭;末回不育裂片短而狹,線形或短披針形,短尖頭;葉軸和各回育軸上面有淺溝,下面凸起,不育裂片僅有中脈一條,能育裂片有斜上側脈和葉緣的邊脈匯合。葉干后堅草質或紙質,灰綠色或綠色,遍體無毛。孢子囊群長(3)5-6毫米;囊群蓋線形或短長圓形,膜質,灰白色,全緣。
多生於老屋旁邊,路邊,溝邊陰石上。分佈秦嶺以南、廣東以東、及山西、台灣等地。
1、《陸川本草》:“消炎,止血,治下痢赤白,刀傷出血。”
2、《廣西中藥志》:“治吐血、咳血、便血、尿血、黃疸、骨痛。外治湯火傷,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