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修剪

棗樹修剪

棗樹 拉丁名:Zizyphus jujuba 鼠李科、棗屬 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樹冠卵形。樹皮灰褐色,條裂。枝有長枝、短枝與脫落性小枝之分。長枝紅褐色,呈“之”字形彎曲,光滑,有托葉刺或不明顯;

短徠枝在二年生以上的長枝上互生;脫落性小枝較纖細,無芽,簇生於短枝上,秋後與葉俱落。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尖,邊緣有細鋸齒,基生三出脈,葉面有光澤,兩面無毛。

5~6月開花,聚傘花序腋生,花小,黃綠色。核果卵形至長圓形,8~9月果熟,熟時暗紅色。果核堅硬,兩端尖。在中國分佈很廣,自東北南部至華南、西南,西北到新疆均有,而以黃河中下游、華北平原栽培最普遍。伊朗、中亞地區、蒙古、日本也有。

目錄

正文


要點
棗樹修剪
棗樹修剪
徠棗樹修剪
徠棗樹修剪
在棗樹修剪的過程中應抓好以下要點:樹形的培養:棗樹生產中適宜的樹形較多,密度不同,所採用的樹形是不一樣的,一般在密植情況下可選用紡錘形或雙主枝開心形。紡錘形一般樹高控制在3—3.5米,定干高度80—100厘米,在中心幹上螺旋均勻分佈10— 22個小主枝,小主枝間距20厘米左右,小主枝以8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雙主枝開心形樹高控制在2.5—3米之間,定干高度50—80厘米,雙主枝呈50度左右的角度延伸,在主枝上插空配置側枝和枝組。這兩種樹形均層次分明,冠內通風透光良好,樹冠大小適宜,有利豐產穩產。一般在每畝定植85株以下時採用紡錘形,在每畝定植83—110株時採用雙主枝開心形。棗樹定植后,應在棗樹直徑達3厘米左右時,按所培養樹形在相應位置定干,定干后的第2年,從整形帶開始選留枝,紡錘形整枝時選留一個生長直立,強壯的枝作中央領導干,在其下選留3—4個小主枝,其餘枝疏掉,定干后的第2年,作中心干延長枝用的棗頭,在第1次分枝上80—120厘米處短截,在剪口下留4—6個二次枝,如果二次枝健壯,粗度在1.5厘米以上時,可留基部1—2個棗股短截,利用棗股上的主芽萌發培養主枝,如二次枝細弱,粗度在1.5厘米以下時,可從基部疏除,利用主幹上的主芽萌生培養主枝。定植后第3年在中心干延長枝剪留40—60厘米,剪口下留2—3個二次枝,二次枝處理方法同前一年,這樣在定干后經過4年即可培養成形。棗樹紡錘形整枝時,要注意扶持中心乾的長勢,保持中心干有絕對的生長優勢,如遇主枝頭生長過快,伸的過長時,可將過強的棗頭適當短截或摘心,抑制生長,防止內膛空虛。雙主枝開心形整形時,定干后在剪口下選留兩個方向較好(與行向成垂直方向)的發育枝作主枝,主枝保持50度角延伸,每個主枝的側外方著生1—2個側枝,結果枝組均勻著生在主側枝周圍,培養主側枝時,二次枝處理方法同紡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