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弟

胞弟

“胞弟”中的“胞”取“子宮”之義,就是一個母親所生的弟弟,可以是同父同母,也可以是異父同母,總之是一個母親所生。

定義


同胞兄弟是指同一個母親所生的男性後代之間的血緣關係,是以後代與母親之間的血緣有無關係來評判的。而親兄弟是指同一個父親所生的男性後代之間的血緣關係,是後代與父親具有血緣關係的男性後代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同胞兄弟是從母親方面認定的,親兄弟是從父親方面認定的。親兄弟既可以是同父同母,也可以是同父異母;同胞兄弟既可以是同父同母,也可以是同母異父。在一夫多妻的封建時代,胞弟的概念表明了跟母親的血緣關係。

出處


胞弟
胞弟
《莊子·外物》:“胞有重閬,心有天游。”陸德明釋文:“胞,腹中胎。”《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善臧我兒胞,丞知是何等兒也。”三國 吳謝承《會稽先賢傳》:“闞澤,字 德潤,在母胞八月,叱聲震外。”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應世》:“蠶方蝡而桑先萌,兒脫胞而乳已生。”
《素問·評熱病論》:“月事不來,胞脈閉也。”同父母所生的;嫡親的
《漢書·東方朔傳》:“同胞之徒,無所容居,其故何也。”顏師古注引蘇林曰:“胞音胞胎之胞也,言親兄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嬌娜》:“此兄良友,不啻胞也,妹子好醫之。”如:胞兄;胞妹;胞叔。
太平天囯時洪秀全稱軍中將領等為“胞”,既表示親近,又有同一天父之意。太平天囯洪秀全《地震詔》:“一統江山圖已到,胞們寬草任逍遙。”太平天囯洪秀全《封干王詔》:“胞靖共爾位,世世股肱天朝也。”如:玕胞 (洪仁玕);達胞 (石達開);玉胞(陳玉成);秀胞 (李秀成)。
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四萬萬同胞乎!救吾 民國,惟有兩途。”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全國同胞們,我們應當進一步組織起來。”如:港 胞;僑胞。

引證解釋


稱同母所生的弟弟。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五回》:這邢德全雖系邢夫人之胞弟,卻居心行事大不相同,只知吃酒賭錢,眠花宿柳為樂。
《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人家見他名字合東卿先生排行,只道是他的胞弟,無不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