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寺

新疆和靜永安寺

永安寺即黃廟,是新疆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寺廟群,位於和靜縣城東北部巴侖台地區,由15所寺廟組成,是南路舊土爾扈特部的總廟,位於和靜縣北部天山深處50公里的老巴侖台溝,宗教法名“夏爾布達爾傑楞”,意為“禁止黃違法教聖地”。

概況


永安寺即黃廟,是巴音郭楞,也是新疆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寺廟群,因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喇嘛的穿黃衣戴黃帽始稱黃教,巴音郭楞喇嘛信仰黃教,他們修的廟始稱黃廟,再則,黃廟廟群全為黃色的金項,由此稱黃廟。黃廟位於和靜縣城東北部巴侖台地區,它背靠天山,面對草原,東邊有綠樹托太陽升起,西有響河醒藍天之靈,特別在西面的山上有一塊巨石懸于山腰,好象一尊雄獅高踞在山上,給萬千牧民迎來吉祥的太陽,這兒綠樹成蔭,環境幽靜,山環水繞,風景如畫。

組成


永安寺有15所寺廟組成,黃廟是主廟,位於寺廟中心,其它14所寺廟分佈在黃廟的四周。永安寺布局嚴整,渾然一體。主廟黃廟有前殿、中殿、後殿,前殿為禪堂,中殿為經堂,後殿為法堂,廟頂飾黃色琉璃瓦,脊飾黃色花格瓷磚,上飾二龍戲珠,獅象雕塑兩脊頭,脊中置寶葫蘆、檐吻3層黃色短檐瓦,檐下翻卷棚,四角高挑,角系風鈴,角翹上置鰲魚收尾,門前有廊廈,4柱頂天地,恢廓磅礴。
永安寺建成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但醞釀及選擇廟址卻早在清咸豐十四(1860)前後,黃廟正殿矗立一座麥德爾佛像,高2.7米以上,是當年馬車從青海塔爾寺運來的,俗稱青海佛,右側是藏金洲佛,左側是庫宗佛,廟內繪製有13幅宗教人物的壁畫,皆為護法神畫象,黃廟又是哲理學院,是喇嘛的學習佛教哲學、天文、歷算等課程的地方。
永安寺的15個廟是:黃廟(理學院)、居都外廟(經學院)、曼巴廟(醫學院)、都拉廟(思辯學院)、都進廟(護法神廟)、能那廟(天王廟)、蓋干廟(宮明活佛廟)、喬克廟(力士廟)、諾諺廟(生欽活佛的私廟)、克列特廟(卓哩克圖汗私廟)、察騰廟(察騰旗札薩克廟)、巴侖廟(巴侖旗札薩克廟)、札布蘇爾(札木蘇爾旗札薩克廟)、斜米納爾廟(斜米那爾旗札薩克廟)、堆尼爾廟(洛桑丹增大喇嘛私廟)。

特色


永安寺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佔地長2.5公里,寬600米,有大小銅佛2990尊,銀製法器1392件,金佛金器106件,甘鈴22對,其他銅器7.4萬件,地毯740條,另有金條、珠寶、玉器若干、大經書1104部,小經書341部。
清代制定的法律,蒙古族家有兩兄弟,就得有1人當喇嘛,黃廟喇嘛最多時達3300人,這就嚴重阻礙了蒙古族的人口生產,有遠見的土爾扈特思想家喊出了“黃教是蒙古之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有喇嘛531人,現有喇嘛50餘人。
1998年西藏哲布寺活佛生飲六世捐款200萬元,重新進行了修繕,現已煥然一新。永安寺現已成為巴音郭楞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的景點,國務院將其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 位於和靜縣城東北部巴侖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