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黑星病

黃瓜黑星病

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絲孢綱(Hyphomycetes)絲孢目(Hyphomycetales)黑色菌科(Dematiaceae)枝孢屬(Cladosporium) et Arthur,稱瓜瘡痂枝孢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灰綠色,具分隔。分生孢子梗由菌絲分化而成,單生或叢生,褐色或淡褐色,頂部、中部稍有分枝或單枝,頂生分生孢子。分生卵形、不規則形、褐色或橄欖綠色,單或串生,單胞、雙胞,少數3胞。

摘要


英文病名:Scab of cucurbits
病原
學名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Ell.&Arth.
異名 Scolicotrichum melophthorumPrill.&Delacr.

癥狀


幼苗染病,真葉較子葉敏感,子葉上產生黃白色近圓形斑,發展后引致全葉乾枯;嫩莖染病,初現水漬狀暗 綠色梭形斑,后變暗色,凹陷龜裂,濕度大時長出灰黑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卷鬚染病則變褐腐爛;生長點染病,經兩二天爛掉形成禿樁;葉片染病,初為污綠色近圓形斑點,穿孔后,孔的邊緣不整齊略皺,且具黃暈,葉柄、瓜蔓被害,病部中間凹陷,形成瘡痂狀,表面生灰黑色霉層;瓜條染病,初流膠,漸擴大為暗綠色凹陷斑,表面長出灰黑色霉層,致病部呈瘡痂狀,病部停止生長,形成畸形瓜。

發病條件


黃瓜黑星病
黃瓜黑星病
病菌以菌絲體附著在病株殘體上,在田間、土壤、棚架中越冬,成為翌年侵染源,也可以分生孢子附在種子表面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越冬,成為近距離傳播的主要來源。主要靠雨水、氣流和農事操作在田間傳播。病 菌從葉片、果實、莖表皮直接侵入,或從氣孔和傷口侵入,在棚室內的潛育期一般3~10天,在露地為9~10天。黃瓜黑星病發病與栽培條件和栽培品種關係密切。該病菌在相對濕度93%以上,日均溫在15~30℃之間較易產生分生孢子,並要求有水滴和營養。因此,當棚內最低溫度在10℃以上,下午18:00 時到次日10:00時空氣相對濕度高於90%,且棚項及植株葉面結露時,該病容易發生發生和流行。溫室黃瓜一般在2月中下旬就開始發病,到5月份以後氣溫高時病害依然發生。

發生規律


黃瓜黑星病
黃瓜黑星病
病菌以菌絲體或絲塊隨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菌絲潛伏在種皮內越冬,也可 以黏附在棚室牆壁縫隙或支架上越冬。播種帶菌種子,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土壤中病殘體上病菌第二年產生分生孢子,侵染定植的瓜苗。田間植株發病後,在適宜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和農事操作傳播。溫、濕度條件適宜時,分生袍子很快萌發,從傷口、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潛育期4―7天,生長季節可反覆侵染。病菌9―36℃均可發育,但發育最適宜溫度為20―22℃。相對濕度93%以上才能產生分生孢子,而分生抱子萌發必須要有水膜(滴)存在。病菌喜弱光,在春天溫度低、濕度大、透光不好的溫室內發病早而嚴重。發病輕重與黃瓜連茬年限呈正相關關係。黃瓜植株長勢,尤其前期長勢與發病有密切關係,一般前期長勢弱易發病且發病重。黃瓜品種間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異。

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2)與非瓜類作物輪作。
(3)加強栽培管理,科學控制溫濕度,採用地膜覆蓋、滴灌等技術。
(4)從無病株上留種,做到從無病棚、無病株上留種,採用冰凍濾紙法檢驗種子是否帶菌。
(5)溫室、大棚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間用硫磺粉0.13公斤,鋸末0.25公斤混合後分放數處,點燃后密閉大棚,熏1夜。
(6)加強田間管理,栽培時應注意種植密度,升高棚室溫度,採取地膜覆蓋及滴灌等節水技術,及時放風,
以降低棚內濕度,縮短葉片表面結露時間,可以控制黑星病的發生。
黃瓜黑星病
黃瓜黑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