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傾向

消費傾向

消徠費傾向是指消費者對商品需求的趨向性。反映不同消費群體或同一消費者群在不同時期消費意向的變動。制約消費傾向的因素主要是:社會經濟政策、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成就、社會生產力水平、市場供求情況、居民購買心理等。消費在收入中所佔的比例。表示消費支出與收入水平之間的依存關係。由凱恩斯提出。有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之分。前者是平均每單位收入中消費所佔比例。

基本信息


消費傾向定義
指消費開支占收入的比例。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1936年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首先使用消費傾向一詞。他認為消費會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費的增加量一般小於收入的增加量,因而將導致社會消費需求的不足。
消費傾向分類
消費傾向分為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
邊際消費傾向是指增加消費支出占收入增加支出的比重。
平均消費傾向是指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必須型消費是指日常生活必須支出的消費。
平均消費傾向
重定向自消費傾向
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
平均消費傾向,又稱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在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則是:APC=C/Y
例如,一個社會收入為2萬億元,消費支出為1.5萬億元,平均消費傾向就是0.75(1.5/2)。
APC和MPC的變化規律
APC和MPC的變化有如下基本規律:
(1)平均消費傾向APC和邊際消費傾向MPC是遞減的,即由於收入增加,消費也增加,但消費增長幅度要小於收入增長幅度(APC遞減),並且越來越小(MPC遞減)。APC和MPC遞減是凱恩斯的重要觀點,是凱恩斯解釋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規律之一。
(2)MPC是消費曲線C=C0+bY的斜率,徠消費曲線上每一點的斜率應相等,但是長期來看,消費曲線的斜率越來越小。
(3)APC>MPC,從表10-1中的APC和MPC數字對比可以看到這一點。這是因為即使收入為零,也會有基本消費C0。MPC應該小於1,但大於零。
(4)消費和收入的關係,可有三種情況:
C>Y,APC>1
CAPC>0
C=Y,APC=1消費傾向在當今社會的表現
月消費
當代城市青年具有獨立的消費能力,每月平均的總支出為1274元。其中有30%的人每月支出在1000-1499元這一範疇,每個月消費在1500-1999元之間的佔16.8%,每月消費在2000-2499元之間的佔11.6%。
中國發達城市消費水平排名,消費指數包括一般性娛樂消費指數、綜合物價指數、意外消費估算(房地產消費指數因各地政策不同,不在統計範圍內),可以部分反映一個城市的富裕和繁榮程度。中國目前消費最高的城市就是上海,居全球18位,北京2000年曾為世界第5,現降至22位。以上海消費指數為1,則中國目前消費指數最高的30個城市為: 1、上海(1) 2、北京(0.95) 3、深圳(0.93)廣東 4、廣州(0.89)廣東 5、廈門(0.88)福建 6、杭州(0.86)浙江 7、寧波(0.85)浙江 8、溫州(0.82)浙江 9、長沙(0.80)湖南 10 佛山(0.80)廣東 11、大連(0.78)遼寧 12、中山(0.78)廣東 13、東莞(0.77)廣東 14、珠海(0.76)廣東 15、泉州(0.74)福建 16、蘇州(0.73)江蘇 17、汕頭(0.73)廣東 18、無錫(0.72)江蘇 19、郴州(0.70)湖南 20、惠州(0.70)廣東 21—30位的城市: 21、海口(0.69)海南 22、青島(0.68)山東 23、台州(0.68)浙江 24、福州(0.66)福建 25、南京(0.65)江蘇 26、三明(0.65)福建 27、天津(0.63) 28、嘉興(0.63)浙江 29、紹興(0.62)浙江 30、南寧(0.62)廣西

其他


顧客消費傾向分析
消費是人們為滿足自身精神或物質需要而產生的一種行為活動。消費是人們為了滿足需求而實施的一種行為方式。
理性消費時代——重視品質性能及價格---好、壞為判斷
感性消費時代——重視品牌設計及使用性---喜歡、不喜歡為判斷
感動消費時代——重視滿足感及喜悅---滿意、不滿意為判斷
顧客期望商家能予以購物之外的價值享受
速度:不排隊、送貨快
時間:全天候隨時恭候
態度:受關注、受尊重
解決:遇難處及時化解
商家應在交易過程中購物之外的價值享受
節奏:手續簡急客所需
確保:以客需求為作息
禮儀:熱情而無微不至
及時:解決困難當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