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鼓偃旗

息鼓偃旗

息鼓偃旗,漢語成語,拼音是xī gǔ yǎn qí,意思是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出自《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常用作謂語。

成語註釋


解釋:偃:仰卧,引申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趙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

成語用法


示例:國民黨的幾次“反共”高潮,很快~,與華僑的反對態度有直接關係。孫挺信《中日大決戰》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