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公國

魏國封蜀國皇帝劉禪為安樂公而建立的

安樂公國,公元263~347年,是蜀漢滅亡后,魏國封蜀國皇帝劉禪為安樂公而建立的,後來遷往成漢,歷三世84年,公元347年滅亡。

歷史簡介


公元263年,魏國進軍蜀國都城成都,蜀後主劉禪投降,隨後被迫遷往洛陽,魏帝封其為安樂公,建立了安樂公國,食邑萬戶。安樂公國國都安樂縣,在今北京順義區西北6里衙門村(舊名安樂庄)。
劉禪成為安樂公后,立劉恂為世子。劉禪的長子劉睿,本被封為蜀國太子,蜀國滅亡后,劉睿在鍾會之亂中於成都被殺。劉禪次子劉瑤,本該被立為世子,但劉禪更為喜愛第六子劉恂,便立第六子劉恂為世子。
曹魏滅亡,西晉建立,劉禪繼續為安樂公。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劉禪逝世,謚曰“思公”,劉恂繼位為安樂公。劉恂成為安樂公后,驕橫殘暴,荒淫無度。
西晉永嘉之亂時,劉恂被殺死,劉禪諸子孫幾乎也都被殺死了,只有劉禪之弟劉永的孫子劉玄逃往了成漢投靠了李雄。李雄封劉玄為安樂公,以奉劉禪之祀。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東晉軍攻入成都,滅成漢,劉玄不知所終,安樂公國滅亡。

歷代君主


君主在位時間備註
思公(劉禪)263~271年蜀國皇帝
劉恂271~310年劉禪第六子
劉玄310~347年劉備曾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