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公辦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地處孔孟之鄉、運河之濱,其前身是創建於1952年的楊坊巷小學,先後更名為清華洞小學、實驗小學、濟寧市第七中學、濟寧市第四中學、濟寧師範專科學校附屬中學、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堅持“秉承儒家文化傳統,樹立現代教育典範”的辦學思想和“做一流教師,為學生幸福成長負責”的辦學理念。

2000年,原濟寧市第十中學整建制併入,成立濟寧學院附屬中學分校區,2003年,原濟寧市第六中學整建制併入,成立濟寧學院附屬中學南校區。2012年、2018年,學校分別與高新區社會事業發展局、太白湖區社會事業發展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分別託管豐泰中學、太白湖實驗中學,成立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高新區校區、濟寧學院附屬中學太白湖校區。2018年8月26日,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教育集團成立,濟寧市第三中學、濟寧市第四中學成為附中三中、四中校區。2020年,紅星校區投入使用,形成一校八區格局。

學校簡介


附中地處濟寧市中心繁華地帶,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
學校現有教職工406人,其中高級教師149人,一級教師152人。現有省級教學能手16名,市級教學能手 56人,省級優質課獲得者61人,市級優質課獲得者91人;省特級教師1人,齊魯名師1名,杏壇名師4名,市級骨幹教師15人、市級學科帶頭人9名。
學校現有初中部四個年級104個教學班,7407名學生;小學部五個年級共5個教學班,347學生人。全校7754名學生中男生4103人、女生3651人
在1999年濟寧市第一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評選中,全市共11名學科帶頭人,附中佔5人,另有12人被評為骨幹教師;在2003年9月濟寧市第二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評選中,附中共有17人當選。近幾年,附中在濟寧市城區中考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社會聲譽與日俱增,成為城區學生嚮往的濟寧市一流的“窗口式”學校。從1998年以來,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各類競賽,成績顯著,共有120多人次獲一、二、三等獎。從2000年至今,附中學生連續六年獲“山東省英語十佳”稱號,其中2003年陳曦同學獲“山東省英語十佳”第一名。2004年12月姜蘊璐獲首屆山東省“十佳中學生”稱號。2011年武至誠同學被選入濟寧市射擊隊,赴煙台參加山東省射擊錦標賽,獲得優異成績。2000年8月,在山東省“扭一扭”杯跳繩總決賽中,獲得集體原地跳第一名,集體花樣跳第一名。1998年附中被定為山東省教育科研重點實驗基地,1999年被山東省教科所定為首批創新教育示範學校,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核心。
2000年9月14日山東省小交警韻律操表演現場會在附中隆重舉行。2000年7月份山東省創新教育工作會議在附中召開,2003年10月山東省第三屆創新教育工作現場會在附中召開。2001年1月濟寧學院附中《青華風》社刊成立;2002年9月學校成立了心理教育室,創辦了《心靈季風報》;2002年10月附中《教科研通訊》創刊成立。附中裝備了國內一流的教學雙向控制系統、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電子閱覽室、現代化的老師微機辦公室、實驗室、微格教室、音像庫、電視演播廳及千兆校園網路。同時配備了國內一流的天文台和天象館,填補 了濟寧市中小學天象科學與研究的空白。
濟寧學院附中大力加強教育現代化建設,全面規範地配置各種技術設備,學校現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21個、儀器室18個,器材設備均達到國家一類配備標準。配備學生計算機600台,教師辦公計算機457台,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142套,校園網設備23件(套),及其他各種數碼音像電子設備100多件(套)。學校圖書館藏書15萬餘冊,訂有各類報刊雜誌230餘種。2011年學校新增教育教學設施投入資金累計230餘萬元,2012年投入校改資金600餘萬元,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附中裝備了國內一流的教學雙向控制系統、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電子閱覽室、現代化的教師微機辦公室、實驗室、微格教室、音像庫、電視演播廳及千兆校園網路。同時配備了國內一流的天文台和天象館,填補了濟寧市中小學天象科學與研究的空白。學校地處濟寧市中心繁華地帶,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學校佔地17050平方米,教學樓等建築佔地3913平方米,園林綠化用地3600平方米。房屋建築總值1607萬元,其中天文台耗資100萬元。教學方面,各學科教學儀器總值11.5萬元。電教設備總價值280萬元,固定資產2250萬元。
2013年,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新增高新區校區(原濟寧市豐泰中學)。

歷史沿革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於1991年9月4日成立,其前身為濟寧市楊坊巷小學,創建於1952年,位於濟寧市中區楊坊街。1953年遷到清華洞原廟址(現太白中路9號),在當時的廟南一片荒地上開闢為校園。1955年又將廟東的一座廢磚窯及十餘戶居民遷走,將校園擴大到約45畝地。學校先後更名為清華洞小學,師範附小,實驗小學,1969年開始招初中班。1969年,教育受到衝擊,原濟寧市革委擴大規模,向西佔用學校用地30米(約7畝)。1972年學校更名為濟寧第七中學,原小學改為小學部。1979年秋,中、小學分家,中學部分得校南部,用地23畝,仍被命名為濟寧市第七中學。1983年根據濟寧市委、市人民政府(83)26號文件精神,更名為濟寧第四中學。1991年根據濟寧市委、市人民政府(1991)83號文件精神,更名為濟寧師專附中,成建制歸屬濟寧師專,根據(濟編1992)87號文件精神,定為副縣級單位。

所獲榮譽


學校榮譽
學校榮譽
學校榮譽
學校榮譽
附中先後獲得“濟寧市規範化學校”、“山東省初中教學先進單位”、“山東省級優秀黨支部”、“山東省重大課題研究先進單位”、“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科普示範學校”、“山東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單位”、“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其中,學習比較優秀的班級。如2012級11班等,學習名列濟寧前茅,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2017年11月,濟寧學院附屬中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領導簡介


李汝敏,男,漢族,山東省嘉祥縣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濟寧一中教師、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教師、團委副書記、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副校長、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現任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校長、黨委書記。濟寧市中區第十七屆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委員,濟寧市政協委員會第十二屆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主要榮譽:濟寧市教學能手、濟寧市第二批學科帶頭人、山東省基礎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學校安全管理先進個人、山東省國際交流與合作先進個人、濟寧市名校長、濟寧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濟寧市“十佳校長”。
鄭洪艷,女,漢族,山東省濟寧市中區人,1983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濟寧市第二職業中學教師、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現任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主要榮譽: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創新教育先進個人、濟寧市骨幹教師、濟寧市中小學教師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濟寧學院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姜炳讓,男,漢族,山東省鄒城市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濟寧一中教師、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濟寧學院附屬中學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副校長,現任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主要榮譽:濟寧市優秀共青團幹部、濟寧學院首屆“十佳青年人才”、濟寧學院優秀黨員、濟寧學院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創新優質課一等獎、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央教科所優秀科研教師、中央教科所基礎教育科學研究先進個人。
陳慶年,男,漢族,山東省微山縣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濟寧師範學校(現濟寧學院附屬高中)教師、濟寧師範學校教育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副校長,現任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主要榮譽:濟寧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濟寧市優秀教師。教學論文和書法作品多次獲國家和省市級獎勵。
張新寬,男,漢族,山東省金鄉縣人, 1986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濟寧市第十中學教師、教務處副主任、主任、副校長,濟寧學院附中團委書記。現任濟寧學院附中黨委委員,附中工會主席。主要榮譽:濟寧市中區優秀教師、濟寧市優秀教師、濟寧師專十佳青年人才、濟寧市優秀工會工作者。
王紅靜,女,漢族,山東省濟寧市中區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歷任濟寧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現任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主要榮譽:濟寧市優秀教師、濟寧市首屆十佳教師、濟寧市第二批學科帶頭人、山東省英語優質課獲得者、全國外語實驗學校優秀校長。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濟寧學院附屬中學

學校地址


地址: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區太白中路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