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詠梅
雲南玉溪市滇劇團副團長
馮詠梅,女,1969年6月出生在雲南玉溪,中專學歷,民革成員。現任雲南玉溪市滇劇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該同志擁護黨的文藝方針,工作中能團結同志,協助團長做好劇團管理。自幼刻苦鑽研滇劇藝術,業務上以表演生動、唱腔傳神著稱。
主要作品:《西施夢》。
馮詠梅
馮詠梅基本功過硬,諸熟傳統,勇於創新,善於創造。尤其對傳統滇劇的聲腔演唱藝術的繼承,馮詠梅有特殊的貢獻。她通過刻苦鑽研和探索,掌握了一套能夠發揮滇劇聲腔特色和最佳優勢的唱法,獨具魅力。她的藝術優勢在新編傳奇劇《京娘》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她演京娘,熔青衣、花旦、閨門旦的表演於一爐,把民歌唱法融入在傳統唱法之中,敘事抒情,渾然天成,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京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稱她為“嗓子好、扮相好、唱腔好、表演好”的四好演員。1999年冬天,馮詠梅攜《京娘》從雲南演到北京,再從北京演到上海,觀眾讚不絕口。
為民革黨員,國家一級演員,玉溪市滇劇團副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玉溪市二屆人大代表,聶耳音樂基金會理事,玉溪市一屆青聯常委。
2021年2月,參演梨園歡歌迎盛世 《2021春節戲曲晚會》大年初一播出。
馮詠梅
她還在《玉堂春》、《血手印》、《借親配》等劇目中扮演主要角色,成功塑了一個人鮮活的藝術形象。其領銜主演的新編傳奇滇劇《京娘》應邀進京和赴上海進行彙報演出,受到觀眾的好評。馮詠梅執著追求,努力創新和傳承地方民族文化。
馮詠梅
她積極參與地方文化建設,充分利用自己的個人影響,為玉溪乃至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只要是對地方文化發展有利的活動,她都全力以赴,積極參加,雲南聶耳音樂基金會成立以來,組織開展了許多有影響的文藝活動,展現了聶耳故鄉文化的底蘊和藝術家的風采。
長期以來,她以清純甜美、聲情並茂的唱腔和細膩傳神的表演贏得了大量的觀眾,每年演出達三四百場。馮詠梅基本功過硬,諸熟傳統,勇於創新,善於創造。尤其對傳統滇劇的聲腔演唱藝術的繼承,馮詠梅有特殊的貢獻。她通過刻苦鑽研和探索,掌握了一套能夠發揮滇劇聲腔特色和最佳優勢的唱法,獨具魅力。
她的藝術優勢在新編傳奇劇《京娘》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她演京娘,熔青衣、花旦、閨門旦的表演於一爐,把民歌唱法融入在傳統唱法之中,敘事抒情,渾然天成,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京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稱她為“嗓子好、扮相好、唱腔好、表演好”的四好演員。
馮詠梅在舞台上是一位技藝精湛、萬叢矚目的藝術家,在工作中是一位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的副團長。多年來,她始終耐心帶好年輕演員,把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她帶頭參加劇團日常的練功、排練和演出,常年堅持送戲下鄉,用自己的藝術創造弘揚和傳播了先進文化。
被譽為“高原之鶯”的滇劇名旦馮詠梅,現在是劇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作為一名老演員,馮詠梅目睹了滇劇的興盛,也親歷了滇劇的衰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滇劇達到高峰的時候,也是她事業的全盛時期,那時她是萬眾矚目的明星,一齣戲可以為她贏得眾多的榮耀和無數觀眾的喝彩。
而今,戲劇藝術遍地凋零,有時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她不得不唱一些民歌和通俗歌曲。即使是一門偉大的藝術,在沒有觀眾的時候,它也會顯得力不從心、無可奈何。
馮詠梅
滇劇演員的收入不高,不像那些大明星,往往一場就有十幾萬、幾十萬的收入。可憐的演出費、國家微薄的工資,僅夠養家糊口。像馮詠梅這樣頂尖的滇劇演員,每月的工資也只是三千塊左右。然而,“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比起一夜成名的歌星、影星來說,戲劇演員們付出的汗水與艱辛,不知道是他們的多少倍。
“我現在心態比以前好多了。那些歌星出場費有幾十萬,我下鄉演出每場只有二三十塊。錢多錢少無所謂,因為我愛這一行,我願意為它付出,唱好滇劇是我的價值所在,文化傳承總得有人來做。”她坦承,“我要是追求享受,早改行當歌星了,我的民歌唱得也不錯。”
對滇劇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卓越貢獻,使馮詠梅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兩項桂冠。2004年,被推選為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並出席表彰大會。
馮詠梅還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雲南省“五四青年獎章”、雲南省“突出貢獻”二等獎等諸多榮譽。2006年4月23日,馮詠梅當選雲南省玉溪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2007年,又當選“雲南省十大傑出青年”和受聘於聶耳青年藝術團團長。
2019年12月20日,馮詠梅當選雲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