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劇
雲南省傳統地方戲劇劇種
滇劇,是雲南省傳統地方戲劇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滇劇形成於清代道光年間,到光緒年間,滇劇演出活動在玉溪等地區已十分盛行。滇劇流行於雲南全省及貴州、四川的部分地區,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一些地區也都有滇劇的演唱活動。滇劇聲腔獨特,表現力強。其三大聲腔絲弦腔、胡琴腔、襄陽腔分別源於秦腔、徽調、漢調等古老的聲腔,同時又受到雲南民族民間音樂的滋養。滇劇板式豐富多變,曲調自然流暢,能表演各種題材、樣式、結構和情調的劇目。
2008年6月7日,滇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132。
滇劇
滇劇是戲曲劇種。滇劇包括絲弦、襄陽、胡琴等3種聲腔和部分。
雜調於明末至清乾隆年間先後傳入雲南而逐漸發展形成的,逐漸吸收當地民間藝術,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滇劇的絲弦、胡琴、襄陽三大聲腔和一些雜調,都來源於省外傳人的戲曲聲腔:絲弦源於秦腔,胡琴源於由腔演變成的徽調,襄陽源於楚調(辛亥革命后改稱漢劇),三種聲腔,傳入雲南后,結合雲南的方言語音和風土人情、民間音樂,變化形成了滇劇的三大聲腔。此外,滇劇的昆頭子、昆倒板之類,同崑腔有關,而平板、架橋、人蔘調、安慶調等,則同吹腔(又名石牌腔)有淵源關係。這些聲腔在雲南戲劇舞台上融匯就形成了滇劇。
滇劇
滇劇臉譜
任何事物都有興盛和衰敗,到了80年代末,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精神方面有了不同的需求,滇劇在各種文化的衝擊下也有了衰敗的跡象。雖然滇劇具有很高的藝術形態,講究“四功五法、唱念坐打”,具有“雅俗共賞、古今同趣”的樂趣,但滇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解碼”,一個完全不懂古老劇種文化的人,剛接觸時會有摸不著頭腦的感覺,新生一代難免會被更易於接受、更有娛樂性的東西吸引。90年代后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建設,文化如水、潤物無聲,古老劇種需要保護,“文華獎”、“梅花獎”等各種獎項的設立保護了滇劇的發展。這次舉辦的滇劇花燈藝術周也促進了滇劇花燈等地方藝術的振興。
滇劇
滇劇的表演善於刻畫人物和富於生活氣息,如《牛皋扯旨》中的牛皋與陸文亮,《烤火下山》中的倪駿與尹碧蓮,都是通過具有豐富生活內容的動作,表現出人物矛盾的過程,體現角色的思想感情。另一特點是語言生動,通俗流暢,具有地方民間歌謠的風格,如《秦香蓮》一劇中的許多唱詞。
滇劇唱腔主要分為絲弦、襄陽、胡琴三大系統。每種唱腔大體都有倒板、機頭、一字、二流、三板、滾板等具體曲調。此外還有一部分崑腔曲牌和吹牌。
滇劇聲腔系統可以說是來自多個聲腔系統。其中,川劇對滇劇的影響十分重要。雲南鄰近四川,歷代都有四川移民以分散的方式進入。久之,四川移民成為雲南人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川劇班的演員進入雲南的也不少。因為方言接近,他們中的大多數便留在雲南演出,改演滇劇。於是便有不少川劇聲腔、表演方式和劇目,無形中滲入到滇劇之中。
滇劇的音樂雖然出於秦腔、徽調與漢調,但經過與當地的語言、風習和地方戲曲長期融合,已經與原風格有很大差異。絲弦的唱法有“甜品”、“苦品”之分,悲喜均可,它以棗木梆擊節,具有秦腔高亢、激越、強烈的特點,也不乏雲南民歌的委婉、細膩、歡快,稱為“滇梆子”。
胡琴源於與二黃同源的徽調石牌腔,近似京劇二黃,但沒有【原板】;襄陽是吸收了漢劇襄河派的西皮調演化而來,旋律流暢,適於表現愉快、喜悅與激奮的感情。
滇劇劇照
襄陽腔來自湖北漢劇襄河派。由於長期在雲南流行,不斷發展,並以雲南土音演唱,與漢劇西皮已不盡相同而自具一格。特點是曲調流暢,旋律輕快、幽默,長於表達輕鬆歡暢的情緒。
胡琴腔即二簧,來自徽調,入滇后也具有了地方特點,其曲調莊重、委婉。雜調有以嗩吶伴奏的“七句半”,以南胡伴奏的“筒筒腔”,以鑼鼓打擊樂器伴奏的“課課子”等,多用於生活小戲。
幾種聲腔的使用,多以絲弦腔為主,一般有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一齣戲一種聲腔歌唱到底,如絲弦腔的“春、梅、花、梵”四大本(即《春秋配》、《梅絳褻》、《花田錯》、《梵王宮》)等;另一種是多種聲腔混用,藝人稱“兩下鍋”或“三下鍋”,如《二龍山》是胡琴、襄陽“兩下鍋”,《三祭江》、《殺四門》等是“三下鍋”。
滇劇的三種主要聲腔,結構均為板式變化體,都有倒板、機頭(類似回龍,但變化更多)、一字、二流、三板和滾板等板式。此外,各聲腔又有各自獨有的板式唱腔,如絲弦腔有安慶調、壩兒腔、二十四梆梆、飛梆子等;胡琴腔有平板、架橋、梅花板、人蔘調等。伴奏樂器絲弦腔以鋸琴(近似秦腔的二股弦)為主,襄陽腔、胡琴腔以胡琴為主。此外尚有南胡、月琴、三弦、撒啦(大嗩吶)、叫雞(小鎖吶)、笛子等。打擊樂器有小鼓、大鼓、梆梆、提手、大鑼、小鑼、鈸、碰鈴、鑔等。
昆明市宜良縣滇劇演出的年代較早。據《曲靖地區戲曲志》記載,清末民初,宜良縣就有陳維純組建的滇劇班子,主要演摺子戲,也演出根據地方民間故事改編的條綱戲。由於演出活動較頻繁,就在當地培養了一大批滇劇藝人。1953年,宜良成立了“協興滇劇社”,把一些分散在民間的滇劇藝人吸收入社。1955年,宜良的滇劇班子合併於曲靖地區滇劇團,在宜良成立了曲靖地區滇劇團一隊。1959年,宜良在滇劇一隊的基礎上成立了宜良縣滇劇團,雲南省著名滇劇演員彭國珍、竹八音、小八音、戚少斌及琴師殷質泰等都曾是該團早期的骨幹。
1967年,宜良縣滇劇團解散。1979年,以宜良縣文藝宣傳隊為基礎恢復了滇劇團,不但招回了一部分滇劇老藝人,還吸收了一批年輕演員,演出了滇劇連台本戲《狸貓換太子》、《七俠五義》、《三姐下凡》、《楊家將》、《樊梨花》等,觀眾十分踴躍,滇劇演出日益興盛。1975年後,宜良縣滇劇團創作了歷史劇《天波潮》、《穿袈裟的軍人》等劇目,參加曲靖地區文藝匯演並獲獎。後來又創作了民間故事劇《兔仙救龍記》、現代劇《野菊花》、《綠林新傳奇》等劇目,在昆明戲劇匯演中均獲獎。
滇劇臉譜
滇劇劇照
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加上文化消費的多元化,該縣滇劇團於1990年解散后,已很少演滇劇,但不少業餘愛好者和民間藝人仍然在節假日或紅白喜事等場合,組織一些圍鼓演唱“板凳戲”。
滇劇劇照
滇劇如《春秋配》、《花田錯》、《高平關》等。川路子來自川劇,如“五袍”:《黃袍記》(趙匡胤雪夜訪普)、《青袍記》(梁灝八十中狀元)、《白袍記》(尉遲恭訪薛仁貴)、《綠袍記》(蕭何月下追韓信)、《紅袍記》(劉知遠打天下);“四柱”:《炮烙柱》(紂王誅梅伯)、《水晶柱》(觀音收黿妖)、《五行柱》(孫悟空鬧天宮)、《碰天柱》(共工觸不周山)等。京路子來自皮簧戲(徽、漢、京劇),如《打漁殺家》、《坐宮》等。滇路子分兩種:一種是本省作者或藝人編寫的當地歷史故事戲,如《薛爾望投潭》、《逼死坡》、《寧北妃》、《陳圓圓出家》,以及辛亥革命后編的時裝戲,如《一碗蝦仁》、《新探親》等;另一種是移植外地劇種的劇目,發展后自成一格,如《三國》、《水滸》、《紅樓》等戲中的部分節目。此外尚有《打麵缸》、《大裁衣》等雜調小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整理了大批傳統劇目,並創作了一批反映白、傣、佤、哈尼等少數民族鬥爭生活的劇目,如《蝴蝶泉》、《望夫雲》、《版納風光》、《獨手英雄》、《佤山前哨》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送京娘》和已攝製成影片的《借親配》等。
新中國成立前後;活動在滇劇舞台上的著名演員就有羅香圃、張禹卿、栗成之、戚少斌、碧 金玉、彭國珍等等,建國以後培養起來的在觀眾中較有影響的知名演員有萬象貞、周惠依、李廉森、邱雲蘇、李少虞、王玉珍等。
滇劇的傳統劇目是結合了時代特點和雲南當地狀況編演的,反映了邊疆少數民族歷史和現實生活,為地方歷史文化和西南邊疆藝術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滇劇雖然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數代人的推崇,但在近年的發展中卻日漸式微,滇劇表演人才存在結構老化,滇劇傳承面臨斷代的問題。
2013年9月12日,雲南省滇劇院與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聯合開辦“滇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班”。
根據表演藝術最佳訓練時期的年齡特點,傳承班面向雲南全省招收年齡11歲至13歲的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學制6年。學生學習期間減免部分學費,畢業取得中專學歷。為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凡經畢業考核合格的學生,原則上定向分配到雲南省滇劇院工作,並逐年解決編製問題。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昆明市文化館、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雲南省滇劇院獲得“滇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王玉珍,女,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滇劇。
梁子華,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滇劇。
楊茂,男,回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滇劇。
滇劇在雲南民間廣泛流行,擁有眾多玩友、票友。不少文人學士也是滇劇愛好者,由於他們的參與,對滇劇劇本的創作、加工,聲腔和表演藝術的提高、改進起了很大的作用。雲南原住居民人數最多的白族和彝族,有本主和土主崇拜習俗,各村寨都有本主廟或土主廟,廟內均有戲台。每年春節以後至農曆三月農事輕閑,便成了廟會的集中時期,幾乎村村都要輪流唱戲,各戲班都生意興隆。但是唱戲的演員更多的還是普通群眾中的業餘愛好者,開戲之前數周都要先請戲師傅到村中教戲。
劍川文人趙師程(趙藩之父)有《社戲曲》一詩對春社演鄉戲有形象生動的描述:“南村北村同賽神,大男中男粉墨新。大男昂長扮項羽,中男學扮虞美人。下台不除紫巾岸,收場不洗翠眉頻。但逢相識拉拉次,肥肉大酒歡良辰。明年多收十斗麥,為君再把粉墨勻。”由此可見滇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雲南許多地方都有群眾性自發組織的鄉戲班,平時常有數人相聚,拉起二胡、打開鑼鼓清唱的“打圍鼓”活動,茶館是開展這一活動的主要地點。
一些滇劇特有的劇目在藝術上有濃郁的雲南地方色彩,在內容上也強烈地反映雲南的社會狀況。1884年中法戰爭,帝國主義侵略的觸角已直接伸向雲南,全省民眾群情激昂,護路、護礦,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逢勃開展,繼之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亦得到雲南志士的積極響應,滇劇成了反帝、反封建鬥爭的重要手段。為適應民主革命形成的發展,便產生了滇劇改良活動,一批反映雲南歷史和現實題材的劇目出現。
滇劇自出現之日起就是大眾型、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大理、玉溪的群眾一直都很喜愛這種劇種,但相對於花燈來說,滇劇要求更高,更城市化,表演更難,對劇本的要求也更高。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非常有名的劇目,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去編排,但編排好后被束之高閣。比如1999年,《趙京娘與趙匡胤》在北京演出引起了轟動,演出結束后演員被圍住要求籤名合影。演員馮詠梅更是獲得我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但《趙京娘與趙匡胤》自上京演出回來就沒有在玉溪公開演出過。優秀的節目難與觀眾見面,一則是觀眾的興趣問題,另一則可能就是劇目與觀眾還有一定的距離,不管從表現形式上還是劇目取材上都不能適應觀眾多方面的要求。在記者採訪省滇劇院的青年演員王樹萍、周霞(此次滇劇花燈藝術周中展演的滇劇《童心劫》里兩位女主角)時,兩位演員也表示,放下滇劇高雅的架子,加入群眾更感興趣的東西,從群眾的角度來編寫劇本,改變傳統的冗長的演繹手法,真正走到群眾中間,能使滇劇被觀眾和市場接受。
2012年10月24日、25日,滇劇《大唐公主》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
2018年1月18日晚,滇劇《京娘送兄》《白水灘》參與了雲南省首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的最後一場演出暨閉幕式頒獎晚會。
2018年12月22日晚,大型現實主義題材滇劇《回家》在昆明劇院首演。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滇劇參與其中。
2009年8月,滇劇《大唐公主》赴呼和浩特參與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獲“金孔雀”綜合大獎,並同時獲得優秀導演獎、優秀唱腔設計獎等11個單項獎;曲靖市人民政府、曲靖市文化體育局獲得第三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組織獎。
2011年,滇劇《大唐公主》參加雲南省第十一屆新劇(節)目展演榮獲金獎及五個單項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