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山

北竿山

北竿山,位於上海佘山鎮北境與青浦區交界處,在縣城北約15公里。主峰海拔40.4米,境內森林繁茂,針、闊葉樹及竹子,均蓊鬱成林。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最北的一座山,舊志稱竿山,宜長箭竹,故名。因在干山之北,又名北干山。元代有餘瑾居此山,自號笴隱生,故又名笴山。山中有眾多白鷺棲息。

相傳殷商時期便有人居住於此,玉竇泉也坐落於此,甚寒冽,泉上多紫竹。地吉泉甘慶所鍾,直疑遙與惠山逢。曲肱煩暑多消盡,如卧蕭蕭紫竹風。

簡介


北竿山
北竿山
北竿山原名竿山,因土宜種竹,《嘉禾志》稱竹山。又因其在干 山(天馬山)之北,俗稱北竿山,又訛稱北干山。元代有餘瑾居此山,自號笴隱生,故又名笴山。相傳“土宜美箭”(箭竹),故名。別名箭山、竹簳山、北干山。北竿山高海拔40.4米,周圍約1公里,山地面積約200畝。相傳北竿山曾產鐵,種植的針、闊葉樹及竹子,均蓊鬱成林。因環境安靜,有眾多白鷺棲息林間,成為北竿山一大景觀。北竿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舊時為道教勝地。

規模


北竿山
北竿山
海拔40.4米,由粗面岩組成。佔地面積約13.3公頃,竹木蔚然成林,環境幽雅。1957年在南麓發掘出殷商到泰漢時期的陶鼎、陶罐等文物。

舊時勝跡


北竿山舊時勝跡有:
玉竇泉
山原有一泉,名玉竇,甚寒冽,泉上多紫竹。宋代張耒接友人寄來玉竇泉水,曾賦詩讚曰:“地吉泉甘慶所鍾,直疑遙與惠山逢。曲肱煩暑多消盡,如卧蕭蕭紫竹風。”泉邊曾留有一觀,名曰玉竇,據傳此觀乃薛道人所建,今無蹤跡。
雨華洞
宋代有一張姓道人,曾隱居此洞修行,至元代還有人來訪探。清代已湮塞。
試劍石
北竿山
北竿山
山東向壁內有一石,中間斷裂如劍劈,俗傳為幹將試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