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麻

蕁麻科艾麻屬植物

艾麻(學名:Laportea cuspidata (Wedd.) Friis)是蕁麻科艾麻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根數條叢生,紡錘狀,肥厚,一般長5-10厘米,粗3-5毫米,有的長達30厘米,粗達1厘米。分佈於河北西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貴州、廣西北部、雲南、西藏東南部、日本和緬甸。

形態特徵


艾麻
艾麻
莖下部多少木質化,不分枝或分枝,高40-150厘米,粗4-15毫米,直立,在上部呈“之”字形,具5條縱棱,有時帶紫紅色,疏生刺毛和短柔毛。有時生於葉腋的木質珠芽數枚。葉近膜質至紙質,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7-22厘米,寬3.5-17厘米,先端長尾狀(長達7厘米),基部心形或圓形,有時近截形,邊緣具粗大的銳牙齒,牙齒自下向上漸變大,有時具重牙齒,兩面疏生刺毛和短柔毛,有時近光滑,鍾乳體細點狀,在上面稍明顯,基出脈3條,稀離基三出脈,其側出的一對近直伸達中部齒尖,側脈2-4對,斜出達齒尖;葉柄長3-14厘米,被毛同莖上部;托葉卵狀三角形,長3-4毫米,先端2裂,以後脫落。
花序雌雄同株,雄花序圓錐狀,生雌花序之下部葉腋,直立,長8-17厘米;雌花序長穗狀,生於莖梢葉腋,在果時長15-25厘米,小團傘花簇稀疏著生於單一的序軸上,花序梗較短,長2-8厘米,疏生刺毛和短柔毛。雄花具短梗或近無梗,在芽時扁圓球形,徑約1.5毫米;花被片5,狹橢圓形,外面上部無角狀突起,疏生微毛;雄蕊5,花絲下部貼生於花被片;退化雌蕊倒圓錐形,長約0.4毫米。
雌花具梗;花被片4,不等大,側生2枚緊包被著子房,長圓狀卵形,長約0.7毫米,在果時顯著增大,外面有微毛,背生一枚圓卵形,內凹,長約0.6毫米,腹生一枚寬卵形,長約0.4毫米;柱頭絲形,長約0.2毫米;雌蕊柄短,在果時顯著增長。瘦果卵形,歪斜,雙凸透鏡狀,長近2毫米,綠褐色,光滑,具短的彎折的柄,著生於近直立的雌蕊柄上,雌蕊柄長1-2毫米;花梗無翅;宿存花被側生2枚圓卵形,長1.5-1.8毫米,背面中肋顯著隆起。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2700米山坡林下或溝邊。

分佈範圍


艾麻
艾麻
分佈於河北西部、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貴州、廣西北部、雲南、西藏東南部、日本和緬甸。

主要價值


韌皮纖維可制繩索和代麻用;根藥用,有祛風濕,解毒消腫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