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潮汐電站

海山潮汐電站

海山潮汐電站位於樂清灣中部,茅埏島南端,創建於1972年,75年建成。1987年海山電站擴容裝機量2×125千瓦,設計年發電量40萬千瓦時,同年12月拼入縣電網。電站發電庫面積上庫380畝,下庫38畝,並建有進水閘兩座4孔,沖淤閘一座2孔,排水閘一座3孔,控制閘一座1孔,海塘壩2000多米,是我國第一座雙庫、單向、全潮、蓄淡、蓄能發電和庫區水產養殖綜合開發的小型潮汐電站,是省科委的“六五”攻關項目,1991年通過省級鑒定,獲浙江省中小水電站關鍵技術成果獎;94年獲聯合國信息促進系統中國國家分部“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該項目填補國內空白。

簡介


海山潮汐電站的地理位置
海山潮汐電站的地理位置
海山潮汐電站為連程式電站,位於浙江省玉環縣海山鄉茅埏島,由上庫、下庫、進水閘、泄水閘、控制閘、主廠房等水工建築物組成。上庫庫容28萬立方米,下庫庫容5.87萬立方米,裝機容量2×75千瓦,年發電量31萬度。架設高壓線路3.5公里,低壓線路7.1公里。該電站1975年建成,是國內最早的潮汐電站。總投工19萬工,總投資68.12萬元。1988年,發電量25萬度,日平均發電20.5小時。

功能


始建於1972年的海山潮汐電站,是中國至今為止惟一的雙庫、單向、全潮蓄淡、蓄能發電和庫區水產養殖綜合開發的小型潮汐電站。運行30多年來,該電站產生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潮汐發電時的提水蓄淡,有效地積蓄海島淡水資源,保證島上居民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在乾旱季節,積蓄的淡水能供島上居民使用70天以上,同時使1000餘畝農田達到旱澇保豐收。此外,在颱風季節時,發電庫區又成了島上漁船的避風港。

原理


潮汐發電的原理並不複雜,潮水衝上岸時,裹挾著巨大動能,用潮水推動水輪機頁片旋轉,就能把動能轉換為電能。雖不複雜,但滿是草根味的海山潮汐電站設計卻精巧。說它草根,因它沒動用啥國外建設團隊,施工者大多是島上居民,水輪機1970年代採購自河南,沿用至今。
這座潮汐電站閃爍著樸素的民間智慧的光輝,它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潮汐電站——大海每天漲潮一次到兩次,不少電站只能在漲潮時發出電來,而海山潮汐電站無論漲潮還是落潮都能發電,每天平均發電19小時。
海島地勢高處築起2000多米長的堤壩,圍成面積380畝的水庫,稱作上庫;較上庫地勢低出約5米處,建有一個面積38畝的小水庫,稱作下庫,發電用的水輪機被安裝在上庫和下庫之間。漲潮時,潮水推動汽輪機頁片旋轉發電后,沖入上庫。待潮水退去,上庫開閘放水,水流如瀑布般向著汽輪機衝來,帶動頁片旋轉后流入下庫。如此這般,無論潮漲潮落,發電都能持續。

榮譽


2011年,海山潮汐電站入選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碑立於海山潮汐電站門口。
1994年,聯合國組織將“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勵授予海山潮汐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