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埏島

茅埏島

茅埏島以水路四達而為歷代巡防要地,今尚存古城寨遺址南朝劉宋(420~479)時稱“茅峴”。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為防倭寇入侵,遷蒲歧巡檢 司於此。清初,鄭成功部將陳文達退距茅埏,建立營寨以圖恢復。清末國勢衰微,該島數為匪盜嘯聚之所,“海山”在當時幾乎成了強盜的代名詞。1945年,永嘉、樂清抗日自衛游擊總隊海上大隊進駐樂清灣,在茅埏島建立根據地,開展游擊武 裝鬥爭,成為浙中南著名的“革命老區鄉”。

現代產業與經濟


茅埏島是個農業島嶼,人口4000左右,分別聚居大嶴、南灘、拋西、虹田、瓦頭和礁頭等灣嶴,農業經濟以漁、鹽和種植業為主,灘塗和淺海養殖尤為發達,農業觀光旅遊別具亞熱帶海灣型島嶼特色。樂清灣優越的地形和水文條件,曾經 是東海大黃魚重要產卵繁殖區域,目前仍為貝、藻、魚類主要繁殖海灣。浙江省 海塗養殖的主要貝類蟶子,其蟶苗繁殖在這裡以歷史悠久和規模生產而聞名,漫 漫塗田,堪稱壯觀。牡蠣養殖在樂清灣同樣久負盛名,分筏式和立式兩種養殖方 式,海面樁筏如阡陌相連,參觀養殖場並品嘗鮮嫩蠣肉,亦充滿海灣之旅的自然 樂趣。此外,茅埏島的海塗水庫和潮汐發電站也值得參觀,海塗水庫建於貓、鼠 兩礁間,雖然只有130多畝面積,但島民獲取淡水的構思之妙,卻不能不稱其獨 特。海山潮汐電站建於島南端,裝2台機組,年發電量約29萬千瓦時,可以給 遊客提供海洋能源開發的一個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