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弧蓬矢

漢語成語

桑弧蓬矢,漢語成語,拼音是sāng hú péng shǐ,意思是古代男子出生,禮官需用桑木做的弓和六支蓬草做的箭,射向天、地、四方,以示之志向遠大。出自《禮記·內則》。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引證解釋


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遠大志向的意思。
《禮記。射義》有云:“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唐 李白 《上安州裴刺史書》:“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
宋 劉省齋《沁園春》:“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況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張洞曉,經藝該通。筆掃雲煙,腹儲兵甲,志氣天邊萬丈虹。
明 沈鯨 《雙珠記·轅門遇友》:“王先生 差矣!豈不知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何乃為此區區兒女之態。”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二:“男子初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何必一生局促軟紅塵土中,以為得計乎?”

成語典故


《禮記註疏》卷二十八〈內則〉
國君世子生,告於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負之。宰醴負子,賜之束帛,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東漢·鄭玄註:「桑弧蓬矢,本大古也;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

詞語辨析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男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