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結果 展開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1968年瀋陽成立的兵團

1968年6月,瀋陽軍區黨委據中共中央“六、一八”批示成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兵團成立時,共接收國營農、牧、漁場93個,合編為5個師(轄58個團)、3個獨立團。1976年2月兵團撤銷。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司令部設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簡介


1968年6月30日,瀋陽軍區黨委據中共中央“六、一八”批示成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從大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抽調精幹人員,組建兵團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從瀋陽軍區各野戰軍、旅大警備區、炮兵、工程兵等單位抽調部分有實戰經驗的指揮員,分別擔任兵團各師、團的主官和師團機關領導。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時,共接收國營農、牧、漁場93個,合編為5個師(轄58個團)、3個獨立團,即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直屬獨立一團、獨立二團、獨立三團。

師團建制


一師

師部所在地,北安農墾管理局(北安市):轄一團(錦河農場,愛輝縣)、二團(新華農場,愛輝縣)、三團(紅色邊疆農場,愛輝縣)、四團(建設農場,(現遜克農場)遜克縣)、五團(五大連池農場,德都縣)、六團(二龍山農場,德都縣)、七團(趙光農場,北安市),共七個團。

二師

師部所在地,寶泉嶺農墾管理局;轄八團(二九0農場,綏濱縣)、九團(綏濱農場,綏濱縣)、十團(江濱農場,蘿北縣)、十一團(軍川農場,蘿北縣)、十二團(名山農場,蘿北縣)、十三團(延軍農場,蘿北縣)、十四團(共青農場,蘿北縣)、十五團(寶泉嶺農場,蘿北縣)、十六團(伏爾基河農場,現新華農場,鶴崗市)、十七團(普陽農場,綏濱縣),共十個團。

三師

師部所在地,紅興隆農墾分局;轄十八團(友誼農場,集賢縣)、十九團(五九七農場,寶清縣)、二十團(八五二農場,寶清縣)、二十一團(八五三農場,寶清縣)、二十二團(饒河農場,饒河縣)、二十六團(撫遠漁場,撫遠縣)、二十八團(二九一農場,集賢縣)、二十九團(雙鴨山農場,雙鴨山市)、三十團(寶山農場,樺川縣)、三十一團(曙光農場,樺南縣)、三十二團(北興農場,勃利縣),共十一個團。

四師

師部所在地,牡丹江農墾管理局;轄三十三團(八五四農場,虎林市)、三十四團(八五八農場,虎林市)、三十五團(慶豐農場,虎林市)、三十六團(八五零農場,虎林市)、三十七團(八五六農場,虎林市)、三十八團(農墾部實驗場,虎林市)、三十九團(雲山農場,虎林市)、四十團(八五一一農場,密山市)、四十一團(八五五農場,密山市)、四十二團(八五七農場,密山市)、四十三團(興凱湖農場,密山市)、四十四團(八五一零農場,雞東縣),共十二個團。

五師

師部所在地,九三農墾管理局;轄四十五團(鶴山農場,嫩江縣)、四十六團(躍進農場,嫩江縣)、四十七團(大西江農場,嫩江縣)、四十八團(鐵峰農場,嫩江縣)、四十九團(尖山農場,嫩江縣)、五十團(前鋒農場,嫩江縣)、五十一團(榮軍農場,嫩江縣)、五十二團(鶴山農場,嫩江縣)、五十三團(紅五月農場,嫩江縣)、五十四團(克山農場,克山縣)、五十五團(查哈陽農場,甘南縣)、五十六團(雙河農場,甘南縣)共十二個團。

六師

師部所在地,建三江農墾管理局;轄二十三團(八五九農場)二十四團(勝利農場)二十五團(七星農場)二十七團(勤得利農場)五十七團(大興農場)五十九團(青龍山農場)六十團(前進農場)六十一團(創業農場)六十二團(紅衛農場)六十八團(前哨農場)反修營(前鋒農場)共十一個團、營。

直屬

獨立一團(嘉蔭農場,嘉蔭縣)、獨立二團(鐵力農場,鐵力縣)、獨立三團(紅色草原農墾局),共三個團。
獨立一營(紅旗農場)、獨立二營(湯原農場)、獨立三營(依蘭農場)、

時間表


1968年8月,原北京市公安局所屬音河農場劃歸兵團領導,為五十六團。
同年11月,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同意,兵團開發撫遠荒原。
12月兵團決定二師、三師、四師分別負責包建六個新團,其中二師包建前進團,三師包建東方紅團、向陽團和五七團,四師包建青龍山團和紅衛團。
1969年7月15日,經瀋陽軍區報請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同意組建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
8月19日,兵團確定正式組建六師,將原屬三師的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團和在撫遠地區新建的六個團撥歸第六師建制,同時授予新建的6個團番號:原東方紅團為五十七團,原向陽團為五十八團,原青龍山團為五十九團,原前進團為六十團,原五七團為六十一團,原紅衛團為六十二團。
1969年11月24日,兵團決定,原兵團直屬獨立一團,獨立二團劃歸二師領導,原兵團直屬獨立三團劃歸五師領導,原番號不變,從1970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領導關係。
同年12月,五十八團內遷至二十一團五營地區,隸屬於三師領導。
1970年1月,經瀋陽軍區批准,兵團在原寶山農場組建二十六團(步兵團),在原湯原農場組建六十三團(炮兵團),由兵團直接領導指揮。
同年2月13日,兵團決定一師獨立四營改編為六十四團(晨清農場,孫吳縣),五師五十五團的一個營劃歸為五十六團,五師五十五團分出部分編為六十七團(金邊農場,甘南縣),分別隸屬於一師和五師領導。
5月25日,兵團決定將五師五十五團的二、三、四營編為五十團(豐收農場,甘南縣),原五十團所屬單位分別併入四十九團和五十一團。

組建背景


為防蘇對我地面突然襲擊、武裝入侵,加固我東北邊陲安全,經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親自批示,中共中央於一九六八年六月十八日簽發了《關於建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批示》的中發(68)98號文件。其戰略構想是:屯墾戍邊,在瀋陽軍區的指揮下,執行戰役火力偵察,於黑河、佳木斯、牡丹江各戰役要點、殺傷遲滯敵有生力量、配合野戰軍戰役行動。實施全民備戰,殲滅入侵者。

建設


身經百戰的老紅軍、瀋陽軍區副政委李少元少將兼任兵團政委,顏文斌少將任兵團第一副司令員(主持兵團工作)、程克廉任兵團政委,率三千餘現役軍官在第一時間開赴兵團屯墾戍邊的戰鬥崗位。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先後組建六個師、三個獨立團,共轄六十九個團、3個獨立營、一個種馬場(寶清龍頭種馬場)及八一農墾大學和若干醫療、後勤保障單位等。
兵團組建初期、司令部依據作戰預案,按中國北方乙種步兵師編製標準,組建戰備值班營35個,每個營編製3個步兵連,1個機炮連。1970年增建8個警通連、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和21個高炮連。”九一三事件“后、又增建150餘個武裝連隊,並配備相應的裝備,形成一支相當規模的常規武裝力量。
兵團下轄六個師分別用“建”、“設”、“鋼”、“鐵”、“邊”、“防”作為信箱代號,各團依本師分配的順序號為代號,團屬各連為分隊。

沿革


1973年8月21日,“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納入黑龍江省政府領導,改名“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76年2月25日兵團撤銷,改編為黑龍江國營農場總局,但是考慮到與蘇聯關係並沒有太多緩和,所以還是保留了一定的准軍事力量,經常號召團場畢業生參加武裝訓練。直到1979年末1980年初才全部停止武裝。現在是中央直屬企業,即黑龍江農墾總局系統,歸農業部與黑龍江雙重領導,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政策扶持,現已組建了北大荒集團上市公司!

代表人物


濮存昕;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主演過數十部優秀的話劇、電影、電視劇作品
姜昆;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主流相聲演員,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
師勝傑;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的關門弟子,中國十大笑星之一。
梁曉聲;中國影視編劇、作家,任教於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張抗抗;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參事。
姜大明;現任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兼任國家土地總督察。
周小川;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委書記。
朱小華;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王毅;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黨委副書記。
王勇;現任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
樊綱;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家。
孟凡貴;著名相聲演員,擅長集“捧哏”與“逗哏”於一身的單口相聲
丁玲;作家,社會活動家。
肖復興;中國著名作家。
陸星兒;中國著名的女作家。
胡鞍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周孝正;我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學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方存忠;曾任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現任哈爾濱市慈善總會會長。
畢國昌;新華通訊社黑龍江分社兼職記者,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黑龍江記者站站長。
王少伯;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師長,為開發建設北大荒做了大量工作。
何志雲;電影出版社編審,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環球企業家》主編,《中國攝影報》總編輯。
付淑蘭;曾任大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專家,教授級高工,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王偉光;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閆豐;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
姜增偉;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貿促會黨組書記、會長。
趙少華;原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原副部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楊華;曾任共青農場副場長。1955年他與五名青年發起組織全國第一支北京青年志願墾荒隊。
王志新;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貞平;當今活躍在美國、日本學界的引人注目的學者。
王德章;中國市場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包化民;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原校長、黨委書記、1958年4月,隨部隊轉業到黑龍江墾區。
竇桂萱;1958年轉業到黑龍江墾區,北大荒作家協會主席,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孫子源;曾任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郎德森;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講師。
張永濱;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作家。
劉東輝;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
賈宏圖;黑龍江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黨組書記,黑龍江省文化廳廳長,黑龍江作家協會主席。
趙曉沫;著名知青畫家之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劉宇廉;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朱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68年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
江遜之;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男高音歌唱家、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北大荒合唱團團長。
郝伯義;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北大荒美術家協會主席、一級美術師。
丁繼松;《黑龍江農墾史》副主編,《北大荒文學》主編,黑龍江農墾總局北大荒文聯副主席。
晁楣;著名版畫家。北大荒版畫開創者、組織者代表人物。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崔可法;原北大荒文工團團長,現任北大荒文聯副主席、北大荒戲劇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
鄭加真;北大荒作協名譽主席,北大荒文聯副主席。黑龍江省作家協會理事、副主席、名譽副主席。
文乾義;文學創作以寫詩為主,著有中篇小說《野孩兒》,詩集《情人》、《北大荒之戀》。
常新港;現為黑龍江省作協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張作良;1958年轉業到北大荒墾區,為《北大荒畫報》負責人。著名版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張良武;原北大荒版畫創研室創作員、黑龍江農場總局北大荒書畫社社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高研班導師。
孫桂田;影視、話劇演員,
聶紺弩;新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周恩來戲語)。
薛寶琨;南開大學教授,著名曲藝理論家。
張路;1959年下放到黑龍江農墾牡丹江墾區勞動,後任《北大荒》雜誌和《北大荒畫報》編輯。
薛佳凝;(兵團妹、哈妹)著名影視演員。
侯旭;中國大陸著名男歌手,被公安部聘為“全國禁毒大使”
敬一丹;曾任《焦點訪談》節目主持人,《經濟半小時》《東方時空》《新聞調查》等欄目主持人
呂維峰;現任黑龍江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武警省森林總隊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
申立國;黑龍江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2008年1月27日任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高躍輝;黑龍江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教授級高級政工師。
王金會;現任中共黑龍江省綏化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趙炎;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相聲表演藝術家,師承馬季。
何新;專職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學者 在中國知識分子當中,最具爭議及傳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屬。
李曉華;香港華達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授予名譽會長稱號。
聶衛平;中國棋壇十大傑出人物,中國著名圍棋職業運動員。
遲重瑞;中國內地男演員,商人。
張禎麒;中國著名版畫家,北大荒版畫”流派的創始人之一。
陳宜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沈嘉蔚;著名知青畫家,被澳大利亞評為“最傑出十位澳大利亞華人”之首。
李斌;歷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美術員,黑龍江省美協創作室專業畫家。現旅居海外。
潘蘅生;畫家。兼擅連環畫、油畫、水墨畫。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劉川生;先後當選中國共產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饒戈平;2015年,7月任中華司法研究會副會長。
叢斌;中國工程院院士,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河北省政協副主席、河北省九三學社主委。
蔣悅;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協理事。
宮晶堃;2015.01--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
黃衛平;國際顧問小組(IAG)成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俞仲文;中國職業教育的拓荒者、啟蒙者。有研究生學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王華慶;2015年02月25日,王華慶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吳歡;香港著名作家、書畫家、人大香港代表。
林建群;中國油畫學會會員、黑龍江省油畫藝術委員會理事;黑龍江美術理論研究會、副秘書長。
馮健身;管理學博士,高級會計師。現任甘肅省政協主席。
葉青純;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重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協四屆全委會委員,黑龍江散文創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杜東晏;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高成山;牡丹江冰雪畫院院長、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作家協會會員,牡丹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李璞;北大荒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旅日畫家。軟版版畫獲國家專利。流彩畫創始人。
王黎光;著名作曲家,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家。
劉孔喜;現任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梁軍: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位女拖拉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