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直屬機構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北大荒集團),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直屬機構。其地處東北亞經濟區位中心,位於我國東北部小興安嶺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區,屬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
2018年3月14日,位於哈爾濱市紅旗大街上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的牌子摘掉,標誌著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機構即將撤銷,北大荒集團將正式掛牌。2020年12月19日,農墾總局及內設機構正式撤銷。
開墾北大荒
1947年中共中央東北局財經委員會召開會議決定試辦國營農場。
1949年東北人民委員會成立第一個國營農場的管理機構。
1955年東北國營農場管理局與省農業廳國營農場管理局合併。
1956年國家成立農墾部,並在黑龍江墾區成立鐵道兵農墾局,后改為牡丹江農墾局和合江農墾局。
1958年,王震將軍率10萬復轉官兵挺進北大荒,掀起了墾區大規模開發建設的高潮。
1959年,毛主席曾致信“問候北大荒的同志們”。
1962年黑龍江省設立農墾廳。
1963年東北農墾總局成立。
1968年毛澤東批示組建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1972年黑龍江省設立國營農場管理局。
1976年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成立。
1983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墾區,做出了“墾區要發展多種經營”的重要指示。
1997年“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更名為“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所轄9個管理局更名為分局,為總局派出機構。
199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組建黑龍江北大荒集團,與農墾總局並列,二者為“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實行政企分開。
2000年,江澤民總書記為墾區題詞“發揚北大荒精神,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2000年1月總局機關由佳木斯市遷至省會哈爾濱市。
2009年,胡錦濤總書記對墾區做出了“積極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重要指示。
2018年12月16日,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掛牌成立,標誌著黑龍江農墾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宣告行政管理時代結束,黑龍江農墾整建制轉變成為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農墾企業集團。
黑龍江墾區地處東北亞經濟區位中心,位於我國東 北部小興安嶺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區,屬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轄區總面積5.54萬平方公里,現有耕地4353萬畝、林地1387萬畝、草原514萬畝、水面385萬畝,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下轄9個管理局、113個農牧場,1048家農林牧漁業單位,1793家法人企業,分佈在全省12個地市,總人口177.2萬人,其中從業人員77.7萬人、在崗職工37.5萬人。
開發建設北大荒,是黨和國家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1947年,按照黨中央和毛主席“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培養幹部,積累經驗,創造典型,示範農民”的重要指示,一批榮復軍人來到北大荒,創建了寧安、趙光等第一批國營農場,拉開了北大荒開發建設的序幕。1958年,王震將軍率10萬復轉官兵挺進北大荒,掀起了墾區大規模開發建設的高潮。之後,由大批支邊青年、大專院校畢業生和城市知青組成的百萬大軍相繼投身墾區開發建設,在亘古荒原上創造了人類墾殖史上的奇迹。
黑龍江墾區現在已經成為我國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後備基地。墾區已累計生產糧食6130.6億斤,向國家交售商品糧4851.8億斤,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墾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50億斤,提供商品糧400億斤以上,可保證1.2億城鎮人口一年的口糧供應。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每到國家糧食出現短缺,比如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飢荒、八十年代物價飛漲、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特殊時期,墾區都發揮了突出作用,被譽為靠得住、調得動、能應對突發事件的“中華大糧倉”。
農墾總局佳木斯辦事處
哈爾濱管理局位於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市,下轄阿城農場、青年農場、小嶺社區、香坊實驗農場、紅旗農場、閆家崗農場、慶陽農場、岔林河農場、松花江農場、沙河農場、四方山農場等11個農場。全局土地總面積為70.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9.9萬畝,總人口42722人,從業人員20822人。
寶泉嶺管理局分佈在黑龍江地方三市(哈爾濱、佳木斯、鶴崗)四縣(依蘭、湯原、蘿北、綏濱)及俄羅斯 境內。全局下轄二九〇農場、綏濱農場、江濱農場、軍川農場、名山農場、延軍農場、共青農場、寶泉嶺農場、新華農場、普陽農場、湯原農場、梧桐河農場、依蘭農場等13個農場,其中綏濱農場、二九0農場、普陽農場3個農場位於鶴崗市綏濱縣境內,江濱農場、軍川農場、名山農場、延軍農場、寶泉嶺農場、共青農場6個農場在鶴崗市蘿北縣境內,新華農場位於鶴崗市境內,湯原農場,梧桐河農場位於佳木斯湯原縣,依蘭農場位於哈爾濱依蘭縣境內。全局土地面積6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0萬畝,林地118萬畝,草原35萬畝,水域69萬畝。總人口22萬人,職工7萬人,各類在冊技術人員9345人。
紅興隆管理局位於三江平原中南部,地跨佳木斯、雙鴨山、七台河三市和樺川、樺南、集賢、友誼、寶清、饒河、富錦、勃利八縣(市)。下轄友誼農場、二九一農場、五九七農場、八五二農場、八五三農場、饒河農場、紅旗嶺農場、雙鴨山農場、江川農場、寶山農場、曙光農場、北興農場等十二個農場,轄區控制面積96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6萬畝,林地240萬畝,草原牧地30萬畝,水面草塘106.5萬畝。總人口44萬人。區域內有國家級撓力河濕地自然保護區面積93.97萬畝。
建三江管理局
九三管理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行政區域在嫩江縣、訥河市和五大連池市境內。下轄鶴山農場、大西江農場、尖山農場、榮軍農場、紅五月農場、七星泡農場、嫩江農場、嫩北農場、山河農場、建邊農場、哈拉海農場等11個農場。轄區總面積56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2萬畝,草原143萬畝,林地132萬畝,水面15萬畝。全局總人口17萬人。
牡丹江管理局橫跨黑龍江省密山、虎林、寶清、雞東、七台河、海林、寧安七個市縣。下轄八五〇農場、、八五四農場、八五五農場、八五六農場、八五七農場、八五八農場、八五一零農場、八五一一農場、慶豐農場、雲山農場、興凱湖農場、海林農場、寧安農場、雙峰農場、市種奶牛場等15個農場。轄區總面積85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7萬公頃,林地16.6萬公頃,草原4.3萬公頃,水面7.3萬公頃,其它土地10.6萬公頃。
北安管理局跨黑河、伊春、北安、五大連池、嫩江、孫吳、遜克7個市縣,下轄錦河農場、紅色邊疆農場、遜克農場、龍門農場、襄河農場、二龍山農場、龍鎮農場、引龍河農場、尾山農場、格球山農場、長水河農場、趙光農場、紅星農場、建設農場、五大連池農場等15個農場。轄區總面積1347.9萬畝,其中耕地491.5萬畝、林地195.8萬畝,草原122.4萬畝,水面19.4萬畝。總人口19.4萬人
齊齊哈爾管理局地處齊齊哈爾市,下轄查哈陽農場、克山農場、依安農場、繁榮種畜場、富裕牧場、綠色草原牧場、巨浪牧場、泰來農場、大山種羊場、紅旗種馬場、齊齊哈爾種畜場等11個農牧場。地域總面積2720平方公里,人口16萬,耕地13.6萬公頃。
綏化管理局位於綏化市。下轄嘉蔭農場、鐵力農場、海倫農場、紅光農場、綏棱農場、和平牧場、肇源農場、柳河農場、安達畜牧場、澇洲魚種場等10個農牧場。全局總控制面積20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萬畝、林地80萬畝、草原50萬畝、水面11萬畝、荒地29萬畝。
黑龍江墾區集中分佈在黑龍江東西兩大平原和小興安嶺地區。東部為三江平原,即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匯流的三角地帶;西部為松花江、嫩江沖積平原。轄區總面積5.54萬平方公里,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墾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漫長、寒冷乾燥,夏季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短促溫熱而濕潤。年平均氣溫2.6攝氏度到3.5攝氏度,最高氣溫為7月份,平均氣溫在19攝氏度到21攝氏度,極端高溫可達39攝氏度。最低氣溫1月份,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15度到零下30度,極端溫度為攝氏零下48度。無霜期為110—145天。穩定通過10攝氏度的有效積溫為2100—2700度。全年降水量為300—650毫米,適合小麥、大豆、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生長。
流經墾區的河流眾多,分屬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三大水系50條河流,主要有結烈河、鴨蛋河、鴨綠河、嫩江、牡丹江、湯旺河、穆棱河、撓力河和訥謨爾河、諾敏河等。墾區北部有小興安嶺山脈,向東南方向延伸,北低南高;南部有長白山系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和完達山,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
墾區自然資源豐富,山林野生動物有虎、熊、陸、野豬、狍子、狼、狐狸;沼澤地區有丹頂鶴、天鵝、野鴨、鸛等。水產資源有鮭(大馬哈)、鰉、鯉、大白魚以及“三花五羅”(鯿花、鰲花、鯽花,哲羅、法羅、重羅、雅羅、胡羅)等魚類。
礦產有煤、鐵、銅、金、石油、雲母、石英等。
截止2013年末,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人口172.3萬人,其中,農場人口147.7萬人,佔總人口的85.7%。2013年末墾區從業人員84.9萬人,年末全部在崗職工37.5萬人。
2013年墾區人口出生率為4.21‰,比上年下降0.1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1‰,比上年下降0.2個千分點。
據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黑龍江墾區少數民族人口為35 774人, 少數民族成分達38個。
黑龍江墾區少數民族的來源, 一是歷史上就生活在北大荒的世居民族, 主要有滿、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柯爾克孜等民族。二是轉業官兵中的少數民族。三是支邊青年和下鄉知青。四是國家統一分配的大學本科、專科、中專、技工學校畢業生。
王守聰,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局長,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董事長
農墾總局黨委
王玉升,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省農墾總局)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
武安,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
譚占龍,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於春明,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農墾工會主席
張秀軍,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軍事部政委
王立榮,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劉炳東,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崔永生,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省農墾總局)紀委書記、黨委委員、監察局局長
郭寶松,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副巡視員
高躍輝,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
王宇鴻,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2013年墾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4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2%,連續11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2025元,增長11.9%,以當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1813美元,比上年增加1664美元。全年實現非公有經濟增加值547.1億元,比上年增長13.5%。
三產穩步增長。第一產業增加值585.6億元,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320.6億元,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338.6億元,增長17.6%。一、二、三產業對墾區當年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0.3%、33.0%和36.7%。
經濟結構調整呈現新變化。三次產業結構為47.0:25.8:27.2,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比重連續兩年降到50%以下;農、林、牧、漁業結構為77.1:1.0:21.3:0.7, 牧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公有和非公有經濟結構為56.1:43.9,非公有經濟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2013年墾區種植各種農作物288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3%,實現農業增加值424億元,增長7.8%。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80.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2%,佔全部農作物的比重達97.3%。高產作物水稻和玉米分別達到156.7萬公頃和89.1萬公頃,兩者占糧食麵積的比重為87.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為墾區糧食總產量躍上新台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糧食綜合單產實現7566公斤/公頃,比上年增長0.6%。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到212.1億公斤,比上年增長0.7%。在我省糧食生產中的地位和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進一步增強,糧食產量佔全省和全國的比重分別為35.3%和3.5%。為國家提供商品糧200億公斤,糧食商品率達94.2%,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現代化農業
2013年墾區林業以創建“森林墾區”為重點,全面實施林業生態護農工程、林業產業富民工程和農墾城鎮森林靚化工程,使墾區園林化檔次明顯提高,林業產業得到穩步發展。全年實現林業增加值5.6億元,比上年增長25.6%。當年完成造林綠化11.7萬畝,新建義務植樹基地317個,完成農牧田防護林1078條,綠色通道651公里,使城鎮暨管理區綠化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39%,區域森林覆蓋率達18.4%。全年未發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災,森林過火面積控制在0.5‰以下,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2.9‰以下,森林病蟲害防治率達90%以上。嚴厲查處毀林、毀濕案件,林政案件結案率達100%。
2013年全年實現增加值124.5億元,同比增長5.1%。年末墾區“兩牛一豬”存欄分別達到黃牛23.1萬頭、奶牛27.1萬頭和生豬164.3萬頭,全年肉蛋奶產量分別為63.3萬噸、7.2萬噸和119.2萬噸。
2013年全年實現漁業增加值3.8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全年養殖面積為2.43萬公頃,水產品產量3.66萬噸,比上年增長6.2%。
2013年末墾區有效灌溉面積達164.2萬公頃,增長1.3%,其中節水灌溉面積26.7萬公頃,增長9.8%;機電井8.7萬眼,增長1.0%。現有糧食處理中心301座,種子加工廠94個,金屬糧倉2441座,水泥曬場2866萬平方米,農用飛機場72處。糧食倉儲能力達到1087萬噸,比上年增長13.4%。農機裝備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13年末,墾區建設完善了400個現代農機裝備作業區,農業生產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98%。年末擁有農用機械總動力895.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4%;農用大中型拖拉機6.85萬台,增長10.0%,其中100馬力以上拖拉機7065台,增加595台;機動水稻插秧機7.28萬台,增長4.4%;聯合收穫機2.84萬台,增長7.8%。現有農用飛機47架,墾區航化作業面積177.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9%。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2013年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9%。當年新開工的單位工程施工個數4828個,比上年增加328個。當年單位工程竣工個數4619個,比上年增加361個。年內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分別達到535.8萬平方米和500.9萬平方米,分別比上年下降38.3%和23.3%。實現利稅23.7億元,下降12.2%,其中利潤16.6億元,下降7.3%。
湯原農場
2013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01.4億元,投資既連續4年保持30%以上高增長之後,首次出現負增長,比上年下降18.1%。從用途上看,生產性建設投資180.1億元,下降1.3%,非生產性建設投資121.3億元,下降34.6%。從產業投向上看,第一產業84.3億元,增長4.0%,佔28.0%;第二產業62.4億元,下降19.1%,佔20.7%。其中工業60.5億元,下降21.1 %;第三產業154.7億元,下降26.2%,佔51.3%。從投資主體看,公有控股經濟投資175.3億元,下降17.8%;非公有控股經濟投資126.2億元,下降18.4%。11個省重點產業項目順利實施,全年完成投資28.1億元,同比增長35.1%。
2013年年末墾區共有對外開放的博物(場史紀念館)56個,文化館55個,圖書館222個,社區、管理區綜合文化活動室427個,文化廣場、主題文化公園257個。現有一報四刊,《北大荒日報》全年總印數2233萬份,雜誌4種,全年總印數38.37萬冊。製作了大型生態專題片《聖潔的原野》;開展了以“美麗富饒北大荒”為主題的電視片主題展映評比活動,共拍攝68部專題片,全面展示了現代北大荒、綠色北大荒、幸福北大荒、魅力北大荒、神奇北大荒;開展了2013年度廣播電視節目評獎活動,有170件作品分獲16類獎項一、二、三等獎。 2013年墾區繼續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34個農場充實完善了文化信息資源展示系統和文化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在68個農場建立了文化信息採集系統,建立健全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覆蓋率100%。
各級廣播電視台站共開辦專欄220餘個,累計播出1200餘期,省級以上媒體播發新聞550餘條。農墾廣播電視台開闢電視欄目32個,播出1000餘期,農墾廣播電視台和網路電視台共播出新聞20000餘條。“龍廣·北大荒之聲”實現了24個頻點覆蓋,引進轉播中央台和省台廣播節目4個。繼續推進數字電視平移,目前用戶已達到38萬戶,比上年增加2萬多戶。
黑龍江農墾佳木斯學校
2013年末墾區擁有專業科研機構19個,技術推廣中心(站)113個,省級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1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5個,生產力促進中心2個。年內開展國家級科技項目28項,全年墾區各級科技投入13.5億元,比上年增長31.1%。有8項科技成果、9名同志均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有6項科技成果獲得黑龍江省科技獎勵。新增農業部“科技入戶直通車”11輛,累計109輛。新增專利優勢企業1個,累計7個。
黑龍江省農墾總醫院
截止2013年年末墾區擁有體育場館148個,全年組織各類體育運動會及體育比賽674次,有15.9萬人參加了各種類型的體育運動項目。繼續加大全民健身工程投入力度,當年在墾區建成國家全民健身中心“雪炭工程”6個,全民健身中心1個,省“興鎮強縣”體育工程1個,建設農墾總局體育彩票“健身中心”20個,鋪設健身苑10個,鋪設健身路徑120條。
2014年全墾區固定電話裝機量增加21979部,總數達到252250部,電話裝機比率戶均43.7%。光纜線路18714皮長公里,電纜線路8820皮長公里,擁有寬頻用戶185602戶。
截至2014年年底,全墾區公路總里程達到25222.15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級分:國道55.64公里,省道655.84公里,縣道407.24公里,鄉道7318.23公里,專用公路9581.85公里,村道7203.35公里。按技術等級分:高速公路204.51公里,一級公路24.25公里,二級公路562.56公里,三級公路9250.49公里,四級公路3230.21公里,等外公路11950.13公里。全墾區113個鄉鎮全部通公路,其中113個實現通暢,通達率和通暢率達到100%;2313個建制村中有2245個通公路,其中2179個實現通暢,通達率和通暢率分別達到97%和94%。
截至2014年年底,全墾區有等級公路客運站739個,其中一級站5個、二級站5個、三級站55個、四級站0個、五級站19個、簡易站及招呼站655個。目前已開通客運線路519條,年平均日發班次1039次、日旅客發送量29512人。
2014年,全墾區公路運輸客運量達到1125萬人,同比增長6%;貨運量達到1538萬噸,同比減少27%。旅客周轉量達到62846萬人公里,同比減少7%;貨運周轉量達到197945萬噸公里,同比增長45%。
建三江民用機場位於建三江管理局西南部,距建三江城區直線距離14.9公里,為國內支線民用機場,2016年1月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將之命名為“建三江濕地機場”。
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位於黑龍江省三江腹地的佳木斯市,隸屬於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是目前通用航空產業發展位居前沿的農林專業航空公司。現有各種型號農用飛機、教練機90架。
前進鎮站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省農墾總局充分利用節慶、展會等時間節點和平台開展旅遊宣傳活動,成功舉辦了北大荒文化旅遊節、興凱湖開湖節、錦河杜鵑節、香坊農業園採摘節和八五二農場全國釣魚錦標賽(北大荒站)及中國龍舟公開賽(北大荒站)等活動。
寧安北大荒現代農業示範園大膽嘗試,將設施農業園改建成室內水上遊樂與設施農業一體的旅遊景區;紅興隆管理局邀請國內知名旅行社走進紅興隆,踏查旅遊線路、包裝旅遊產品;千鳥湖、石景山莊、千島林等景區與自駕游俱樂部簽署了旅遊促銷協議;各管理局針對不同客源群體制定了農業觀光游、濕地生態游、界江風光游、北大荒夏令營等特色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