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軍農場
延軍農場
地處小興安嶺東端的半山區,場內分佈著綿延起伏的自西向東南延伸的低山丘陵,海拔在100米-400米之間。東臨黑龍江,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西至黑龍江水系鴨蛋河上游為界,與蘿北縣環山鄉相鄰,南與共青農場接壤,北與太平溝鄉興東村毗鄰。
全場總面積600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有耕地22萬畝,其中:旱田19萬畝,水田3萬畝。有草原10萬畝。
地理坐標:東經130.039′~130056′,北緯47.037?′~47.054′。南長30公里,東西寬20公里,總面積663.3平方公里延軍農場西部與西北部山區屬小興安嶺余脈,中部和北部為丘陵漫崗地,自黑龍江向東傾斜沿及江畔,東南地區為平原低洼地,南部屬鴨蛋河上游兩岸的沖積平原,地面平均坡降在1/5000-1/7000之間,在海拔70米左右是農場主要的產糧區。全年無霜期平均127天,最長153天,最短114天;年平均日照22679小時,年降水量平均6116毫米,最多8348毫米,最少3584毫米;平均冷凍土層135厘米。
延軍農場始建於1958年5月23日,建場至今已有37年的歷史。場址搬遷兩次,農場曾五易其名。1956年4月27日,國家農墾部部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震將軍,在黑龍江省湯原農場召開的以從四川轉業來北大荒的預一師、預七師排以上幹部大會上宣布成立預一師農場,並親自動員轉業官兵到中蘇邊界開發建設新墾區,隨之部隊官兵和部分隨軍家屬開赴至蘿北縣延興鎮安營紮寨開荒建場。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改為蘿北農場二分場;1963年2月由東北農墾總局依據場部駐地“延興鎮”地名命名為延興農場;1969年2月,根據毛澤東主席1968年6月18日批示,由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編製為兵團二師十三團,同年9月團部搬遷到山區。1976年12月改編兵團建制后被黑龍江國營農場總局定名為延軍農場。隸屬於寶泉嶺農墾管理分局。延軍農場的含義是由延興鎮地名和加之農場初創時期有軍隊轉業官兵參加開發建設北大荒引申而來。
1906年(清光緒31年),清政府在此地設立瑗琿副都統兵備道,這裡也漸人丁興旺,1932年"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年,日本這一帶修築工事、戰壕,自此這裡變得凄涼荒蕪。從1936年以來,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七十五團就在這一地區與日偽軍周旋作戰,曾發生較大地激烈戰鬥3次,至今這裡仍流傳著抗聯戰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全場利用扶貧開發機遇,強化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生產條件得到較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97年全場實現社會總產值9893萬元,與1992年相比,年均增長18%,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61萬元,年均增長25%,實現利稅總額278萬元,年均增長16%。
“八五”時期以來,延軍農場立足場情,著眼發展,1997年生產糧豆38151噸,實現種植業產值5933萬元。畜牧業生產在農場優惠政策的扶持下,也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1997年實現畜牧產值49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
1997年農場加快對工業產權制度的改革,有力地推動了工業企業的發展步伐,199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659.3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第三產業發展迅猛,1997年運輸、商業、服務業戶數達到284戶,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75.5萬元,與1992年相比年均增長30%。
1992年以來用於教育衛生投資達1100萬元,促進了教育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97年全場人均純收入1831元,與1992年相比年均增長15%。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住宅全部實現了磚瓦化,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3平方米,比1992年增長8%,自來水入戶率達到66%。全場電話總量達到570戶,電話普及率達到5.2%,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65%,農場電視網路可同時播放30多套高清晰度的電視節目。
【延軍農場第一生產連】
延軍農場第一生產隊,位於場部東南8.5公里處。1968年7月,農場從新三隊調去一批老職工組建起延興農場七隊;1969年2月改編為兵團十三團一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一隊。地形漫崗低洼,白漿土壤,
【延軍農場第二生產連】
延軍農場第二生產隊,位於農場場部東南5公里處。該隊建於1969年4月,當時從十三團四連選調一批上海、北京、哈爾濱城市知識青年40多人,來到鴨蛋河畔開荒建點,7月至10月該點又陸續接收溫州、天津知識青年70人,組建起兵團十三團三連;1980年改為延軍農場三隊;1987年改為延軍農場二隊。該隊除有較少的漫崗地外,大部分屬於沖積平原,土壤肥沃。?
【延軍農場第三生產連】
延軍農場第三生產隊,位於黑龍江東岸,距場部8公里處。1958年5月為預一師農場一分場四隊;1963年改名為延興農場一隊,1969年編為兵團十三團武裝連隊,部隊序號五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四隊;1987年按生產隊順序編為延軍農場三隊。地形丘陵漫崗,沙壤土質,1989年度被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授予"盈利超百萬元生產連隊"稱號。
【延軍農場第四生產連隊】
延軍農場第四生產隊,位於農場場部東北12公里處,該隊建於1972年春季,為兵團十三團十二連;1980年改為延軍農場六隊;1987年按生產隊順序編為延軍農場四隊,地形丘陵漫崗窪塘地,白漿土壤,
【延軍農場第五生產連隊】
延軍農場第五生產隊,位於場部東北部14公里處的黑龍江邊。1958年5月,預一師在這裡開荒建點時編為二分場五隊;1963年延興農場時期改稱五隊。1959年被編為兵團十三團武裝連隊,部隊序號九連;1980年改為延軍農場七隊;1987年按生產隊順序編為延軍農場五隊。地形丘陵漫崗。?
【延軍農場第六生產連隊】
延軍農場第六生產隊,位於場部東北18公里處。1958年5月,預一師轉業官兵在這裡開荒建點,人們習慣稱"老四隊",1969改編為兵團十三團十一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八隊;1987年按生產隊順序編為延軍農場六隊。地形丘陵漫崗。?
【延軍農場第七生產連】
延軍農場第七生產隊,位於場部北19公里處。該隊建於1977年春,為兵團十三團十六連,1980年為延軍農場九隊;1987年更名為延軍農場七隊。地形丘陵漫?
【延軍農場第八生連隊】
延軍農場第八生產隊,位於場部北14.5公里處。1969年春初建時被編為兵團十三團十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十三隊;1987年定名延軍農場八隊。地形丘陵漫崗。?
【延軍農場八隊第一作業點】
延軍農場第八生產隊第一作業點,位於場部北17公里處。該隊1977年春建點時被編為十三團十九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十隊;1987年撤隊建點時編入延軍農場八隊第一作業點,列副隊級編製,地形屬丘陵地帶,以農為主,職工兼營木耳養殖業。?
【延軍農場八隊第二作業點】
延軍農場第八生產隊第二作業點,位於場部北14.5公里處。1977年春建點時被編為兵團十三團二十七連;1980年改為延軍農場十四隊;1987年撤隊建點時編入延軍農場八隊第二作業點,列副隊級編製,地形屬丘陵漫崗地帶,以農為主,職工兼營副業,採集山產品和木耳養殖業。?
【延軍農場第九生產連隊】
延軍農場第九生產隊位於場部北9公里處。始建於1969年春,當時兵團十三團組織上海、北京、天津來的城市知識青年和部分老職工來到小興安嶺角下墾荒,被編為八連;1980年重新排列生產隊順序時編為延軍農場十五隊;1987年改為延軍農場九隊。地形丘陵漫崗,白漿土壤。該隊1973年被評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學大寨"先進連;1989年被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授予"盈利超百萬元生產隊"稱號。?
【延軍農場九隊作業點】
延軍農場第九生產隊作業點,位於場部北11公里處。1978年春建點時編為十三團二十三連;1980年改稱為延軍農場十四隊;1987年春與九隊合併設作業點,列副隊級編製,地形屬丘陵地帶。
【延軍農場第十生產連隊】
延軍農場第十生產隊,位於場部東北部6公里處,地理座標北緯47.044′,東經130.052′。1958年5月預一師將總場場部設在此地;1959年農場在此地建畜牧隊;1963年改稱延興農場三隊;1966年3月,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建二師一營一連的120多名轉業官兵開赴這裡后,改為一連駐地;1969年兵團十三團在這裡組建武裝連隊時被編為七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十六隊;1987年重新安排生產隊順序時定名十隊。地形為丘陵漫崗地帶,土質貧瘠.
【延軍農場第十一生產連】
延軍農場第十一生產隊,位於場部東3?5公里的天寶山下。1966年3月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建二師一營二連轉業官兵100多人進駐此地開荒建點,曾用名二連;1969年改編為兵團十三團三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十七隊;1987年改為延軍農場十一隊。地形為丘陵漫崗。?
【延軍農場第十二生產隊】
延軍農場第十二生產隊,位於場部南35公里處。始建於1966年春,曾用名延興農場六隊;1969年改編為兵團十三團四連;1980年改為延
軍農場十八隊。1987年重新變更生產隊順序時改為延軍農場十二隊。地形為丘陵
漫崗,土質較肥沃,素有延軍"糧營"之稱,1989年被黑龍江省國
營農場總局評為"盈利超百萬元生產隊"稱號。?
【延軍農場第十三生產隊】
延軍農場第十三生產隊,位於場部南部6?5公里處。
該隊於1970年春由兵團十三團工兵一連開發建設,被編為十三團十三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十九隊;1987年改為延軍農場十三隊。地形丘陵漫崗沿及到鴨蛋河北岸的沖積地帶,土質較肥沃。該隊自1986年試辦家庭農場以來,各類作物均獲得穩產高產,1989年秋,這個隊的家庭農場場長劉立興被黑龍江省政府授予"全
省交糧模範"稱號。?
【延軍農場第十四生產連】
延軍農場第十四生產隊,位於場部西面5公里處。1977年春建隊初曾用名十三團二十八連;1980年按生產隊順序編為延軍農場二十一隊;1987年改為延軍農場十四隊。地形為丘陵。?
【延軍農場十四隊作業點】
延軍農場十四隊作業點,位於場部西北部8.5公里處。1977年春建隊初曾用名十三團十八連;1980年編為延軍農場二十三隊;1987年春撤隊建作業點,與十四隊合併,列副隊級編製。?
【延軍農場第十五生產連隊】
延軍農場第十五生產隊,位於場部西北部10.5公里處。1969年春建點時被編為兵團十三團十五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二十三隊;1987年改為延軍農場十五隊。地形處於丘陵地帶。?
【延軍農場十五隊作業點】
延軍農場十五隊作業點,位於場部西部11.5公里處。1978年春建隊初曾用名十三團二十四連;1980年編為延軍農場二十四隊;1987年生產隊體制變動時改為延軍農場十五隊作業點,列副隊級編製。?
【延軍農場第十六生產連隊】
延軍農場第十六生產隊,位於場部西北火燒橋附近的鴨蛋河畔。1977年建隊時被編為十三團十七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二十六隊;1987年按生產隊順序被編為延軍農場十六隊至今地形為丘陵,屬農副業兼營型生產隊。?
【延軍農場十六隊作業點】
延軍農場十六隊作業點,位於場部西北20公里處的丘陵地帶。1978年春建點時被編為十三團二十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二十七隊;1987年撤隊建作業點,隸屬十六隊管理,列副隊級編製。?
【延軍農場十七連】
延軍農場第十七生產隊,位於場部東北部13公里處的黑龍江畔。1969年春組建時,被編為兵團十三團打魚隊,后改編為十三團十四連;1980年改稱延軍農場十四隊;1984年春曾與三隊合併,1985年春重新恢復十四隊編製,1986年隸屬延興管理站副業隊;1993年又按生產隊順序編為延軍農場十七隊。地形為丘陵漫崗沙質土壤。?
【延軍農場科研站】
延軍農場科研站位於場部東1?5公里處。該站建於1963年,原名延興農場良種站,1969年改編為兵團十三團六連;1970年春由延興鎮(屯)遷移到現駐地;1977年恢復良種站稱謂,1994年改稱延軍農場科研站。地形丘陵,以試驗推廣糧種為主。
【延興管理站】
延興管理站,位於場部東北13公里處的黑龍江岸邊,地理座標北緯47.045′,東經130.056′。延興地名是小興安嶺延及此地的轉意。延興地名於1906年(清光緒32年)時就出現在中國的版圖上,自"中俄瑗琿條約"簽訂之後,清政府在這裡設立瑗琿副都統府兵備道。當時這裡的主要居民是赫哲族,後來從奉天(遼寧)、吉林等地移民到此地開荒,自此這裡務農和經商的人逐年增多。當時延興鎮所轄區域,東起黑龍江主航道,西至嘟嚕河上游百餘華里,1933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延興地區,在這裡設立偽警察署,稱"頭卡"。1945年8月解放。1958年3月預一師農場二分場場部設在延興;1959年10月設立延興鄉政府;1969年兵團十三團曾將司政后機關設在此地,1970年遷出。1987年建立延興管理站,管轄延興地區五個單位,列正科級編製。
【延興島】
延軍農場境內的延興島,屬於黑龍江水域主航道我國一側的島嶼,距離我岸650公尺,距俄羅斯岸500公尺,在延興鎮(屯)下游1?5公里處。島長1500公尺,寬250公尺,面積0.25平方公里,因該島嶼與延興鎮(屯)相對,故得名"延興島"。1907年開發蘿北時就有此島,1910年至1935年,我國居民曲同山等人曾在島上砍柴、打魚,採集野果。清政府時期,延興島歸瑗琿副都統府管轄,日偽統治時期歸延興鎮偽警察小隊管轄。1958年預備一師官兵開發此地時,歸預一師總場管理,現歸延軍農場管轄。延興島在1960年之後,蘇聯當局單方稱該島屬爭議島,我方為爭取延興島領土主權,曾多次與蘇聯軍警發生過面對面的鬥爭。1968年12月,蘇軍沿延興島的黑龍江冰面我側插標界,當時延興農場副場長管慶林帶領民兵、學生200餘人來到該島的江中心的冰面上,與蘇軍進行面對面的鬥爭,並把蘇軍插在冰面上的標界拔掉。蘇聯解體后,延軍農場於1992年派人登上延興島進行勘察,將此島開發成旅遊區,在延興島的密林之中建起許多旅遊景點,
1993年7月正式對遊人開放,南來北往的遊人可隨時乘船登島遊覽、納涼、垂釣、洗浴、觀賞異國風光。?
【剛本山】
延軍農場境內的剛本山,位於二十里河林場東北3公里處海拔268公尺,面積2.5平方公里,山名來歷傳說不一,在1966年總參謀部測繪局出版的十萬分之一軍事地形圖上標有剛本山名.1933年這座山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日偽軍強迫中國勞工沿山修築戰壕、工事,用於防備蘇聯紅軍和抗日聯軍的進攻。當時凡是參加修築戰壕和工事的中國勞工無一生還,都被日本侵略軍殘酷地殺害了。從1936年開始,東北抗日聯軍曾為攻打此地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直到1945年8月才被蘇聯紅軍攻佔,1946年3月民主聯軍進駐這個軍事要地。1969年"珍寶島"事件發生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二師十三團司令部,在組織武裝部隊做好反侵略戰爭軍事備戰時,仍把剛本山作為重要的防禦陣地。延軍農場水泥廠就坐落在這座山下,靠此山蘊藏豐富的高品位的大理石岩生產出425"利寶"牌水泥,被人們譽為"鋼錠"號建築材料,產品遠銷到黑龍江省十幾個地市縣,深受各地客戶的青睞。?
【延興山】
延軍農場境內的延興山,位於二十里河林場東部9公里處。海拔95.3公尺,面積1平方公里。在1966年總參謀部測繪局出版的十萬分之一地形圖時,引用延興鎮地名,將此山標名為延興山。?
【天寶山】
延軍農場境內的天寶山位於二十里河林場東南5公里處。海拔236.5公尺,面積2平方公里。在這座山的密林之中生長著上百種草藥,在很早以前,人們傳說此山有一棵人蔘會變成戴紅兜兜的玩童經常出沒在山中,吸引許多山南海北的人來這裡尋找"七兩為參,八兩為寶"的大棒槌。1968年8月,總參謀部調繪出版十萬分之一軍事地形圖時,依傳說將這座山標定為天寶山。?
【躍進河】
延軍農場躍進河發源於小興安嶺東端的農場場部西面洋灰跺之南北溝頭。河長13公里,河寬1-4米,平均流量1.5M/秒,流域面積52.6平方公里,屬於黑龍江的一條支流.1958年3月,預一師農場時期在這條河的北岸建立第一生產隊,人們俗稱老一隊,當時予一師的部分轉業官兵在這裡開荒生產時就飲用這條河裡的水。1958年我國正處於"大躍進"的年代,轉業官兵經常到這條河裡挑水抗旱澆地,大家挑起水來總是你追我趕地爭上游,從此人們就稱這條河為躍進河。
【十里河】
延軍農場境內的十里河發源於小興安嶺東端的山角下。河長12公里。河寬1-4米,流域面積44.9平方公里,屬於黑龍江的一條支流。1958年5月預一師轉業官兵來到延興鎮開荒建點時,因此河與延興鎮駐地距離十華里,人們習慣叫十里河。
【二十里河】
延軍農場境內的二十里河發源於小興安嶺東端的古山角下。河長20.3公里,河寬2-7米,平均流量1.75M/秒,流域面積86.9平方公里,屬於黑龍江的一條支流。人們根據此河的長度習慣稱二十里河。
【三八橋】
三八橋位於延軍農場東南部公里處。該橋長36米,寬7米,橋墩為鋼筋混凝土橋墩,橋面採用紅松原木加防腐劑處理鋪就的橋面,它是橫跨鴨蛋河下游往返蘿北公路的中型橋樑。此橋於1964年冬季動工興建,1965年11月竣工通行。1965年3月10日參加修建這座橋的女工工棚失火,23名女工在救火中不幸遇難。為紀念因工殉難的女工,農場將此橋命名為"三八橋"。1987年春,蘿北縣沿著這條路基修築通往太平溝鄉的公路時,又將這座橋拆除重新加長、加寬,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面。這座橋在重新修建后,仍沿用原橋名。
【延軍橋】
延軍橋位於延軍農場西南部。是橫跨鴨蛋河通往蘿北縣城的一座25米跨度的鋼筋水泥結構的雙曲拱橋,該橋於1973年3月動工修建,1974年10月竣工通車。因此橋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師十三團修建,故命名為延軍橋。1992年6月8日被洪水沖塌,1993年6月15日又由延軍農場和鶴崗市礦務局共同投資146萬元重建,並於1994年6月1日完工通行。重建的延軍橋是座長54.4米、寬9.5米的鋼筋混凝土空心板結構的四孔中型橋樑。
【延蘿主幹線公路】
該主幹線公路全長24.14公里,是農場與管局、蘿北縣及延興溝通的重要主幹線公路。起點是蘿北縣北山81683部隊營部,樁號K0+000;終點是延興江邊,樁號K24+140。沿線經過蘿北縣磚廠、縣新利隊、農場十三連、十二連、二連、農場場部、水泥廠、延興十字交叉路口。該主幹線公路,修建於1950年秋天,以後逐年改善。該主幹線公路從K0+000至K8+802米段屬四級砂石路面;從K8+802至K24+140米段屬三級砂石路面。全線由延軍農場公路站負責養護,兩側綠化林帶以楊樹為主,樹齡15年。沿線在K2+161米處,有一座長54.5米、寬7.15米、高4.4米、孔徑11.5米的一類、四孔、鋼筋砼結構梯型梁中橋,稱延軍橋。該橋建於1994年10月。
在K20+948米處,有一座長20米、寬7米、高2.3米、孔徑12米的一類、鑽樁、單孔、鋼筋砼結構梯型梁中橋,稱無名橋。
沿線在K2+800米、K5+463少、K7+574米、K10+156米、K15+816米、K18+985米、K23+006米處,建有蓋板涵洞各一道。
在K16+975米處,建有石砌拱涵一道。
在K7+915米、K11+555米、K12+655米處,建有蓋板涵洞各一道。
【延軍農場八連幹線公路】
該幹線公路全長14.513公里,是貫通農場與各生產隊之間的主要幹線公路。起點是農場水泥廠岔路口,樁號K0+000;終點是八連作業點,樁號K14+513。沿線經過水泥廠、石廠、九隊、八隊。該主幹線公路從K0+000至K5+802米段屬三級砂石路面;從K5+802至K14+513米段屬四級砂石路面。全線由延軍農場公路站負責養護,兩側綠化林帶均為自然林。沿線在K4+575米處,有一座長12米、寬7米、高3米、孔徑5.4米、設計載重汽15-掛80的四類、石砌、單孔、鋼筋砼結構蓋板橋,稱無名橋。該橋建於1984年10月。
在K5+612米處,有一座長9米、寬7米、高2.5米、孔徑7.4米、設計載重汽15-掛80的二類、石砌、單孔蓋板橋,稱九隊橋。該橋建於1977年9月。
在K8+643米處,有一座長12米、寬7米、高1.8米、孔徑5.5米、設計載重汽15-掛80的一類、鑽樁、雙孔、鋼筋砼結構梯型梁橋,〖HTH〗稱無名橋。該橋建於1981年10月。
在K11+202米處,有一座長18米、寬7.5米、高1.5米、孔徑5.5米、設計載重汽15-掛80的一類、鑽樁、三孔、鋼筋砼結構梯型梁橋,稱八隊小橋。該橋建於1975年10月。?沿線在K0+700米、K8+109米處,建有一字式石砌拱涵各一道。在K11+010米處,建有八字式、石砌圓管涵一道。
【十六連幹線公路】
該幹線公路全長24.94公里,是貫通場部與各生產隊之間的主要幹線公路。起點是延軍農場學校門前十字交叉路口,樁號K0+000;終點是十六隊作業點,樁號是K24+940。沿線經過十四連、十五連、十六連、林廠、蘿北縣石墨廠、採石廠。?
該主幹線公路屬四級砂石路面,全線由延軍農場公路站負責養護,兩側綠化林帶以楊樹、柳樹、松樹為主,平均樹齡18年。沿線在K1+730米處,有一座長7米、寬6.5米、高2.5米、孔徑5.5米的二類、單孔、石砌蓋板橋,稱無名橋。該橋建於1982年10月。?
在K9+830米處,有一座長7米、寬6米、高2.6米、孔徑5.5米的單孔,石砌蓋板橋,稱十五隊小橋。該橋建於1980年10月。?
在K14+710米處,有一座長6.8米、寬7米、高2.8米、孔徑5.3米的二類、單孔、石砌蓋板橋稱無名橋。該橋建於1980年10月。?
在K17+930米處,有一座長7米、寬7米、高2.7米、孔徑5.2米的單孔、石砌蓋板橋,稱十六隊1號橋。該橋建於1981年10月?
在K20+616米處,有一座長615米、寬6.8米、高2.5米、孔徑5.3米的二類、單孔、石砌蓋板橋,稱十六隊2號橋。該橋建於1981年10月。?
沿線在K4+503米、K7+930米、K15+750米、K18+558米處,建有單孔圓管涵各一道。
在K7+300米、K8+230米、K12+130米處,建有單孔蓋板涵各一道。
在K16+010米、K16+870米處,建有雙圓管涵洞各一道。
在K24+486米處,建有石砌拱涵一道。
【延軍農場支線路】
①二連支線路,全長7.98公里。起點是延蘿路二連岔路口,終點是綏佳公路二連岔路口,屬四級砂土改善路面。沿線在7.778公里處,有一座長12米、寬9米、高2米、孔徑2米的四類、橋墩、雙孔蓋板橋,稱無名橋。該橋建於1979年10月。該支線在K4+960米、K5+970米處,建有八字式、石砌圓管涵各一道。
②四連支線路,全長1.8公里。起點是綏佳公路四連岔路口,終點是四連連部,屬三級砂石改善路面。
③七連支線路,全長2.1公里。起點是綏佳公路七連岔路口,終點是七連連部,屬四級砂石改善路面。
④十三連支線路,全長1.5公里。起點是十三連岔路口,終點是十三連連部,屬四級砂土改善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