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農場

小興安嶺西南麓的農場

紅光農場位於海倫市東北25千米處,跨海倫、綏棱兩市縣。地處小興安嶺西南麓,松嫩平原呼蘭河上游,扎音河與雙岔河之間,地理坐標為北緯47°31′30″~47°42′15″,東經127°11′10″~127°36′34″。總戶數4 397戶,總人口11311人。全場總控制面積16765公頃,其中耕地9928公頃,林地3555公頃,水面186公頃。氣候屬第四積溫帶,全年無霜期11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209小時,年有效積溫2150~2300℃,年平均降水587毫米左右。耕層黑土達30厘米以上,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平均5%~7%,耐寒抗澇。良好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可開發綠色、有機農產品。

本著“發展有機農業、抓好特色種植、促進職工增收”的經營發展理念,確保“高效有機經特專業大場”建設順利推進。農場設有3個管理區,全場播種面積9928公頃,有機經特作物種植面積佔全場耕地總面積的53%。1998年首次獲得德國BCS有機認證中心認證以來,目前農場有6667公頃耕地獲得日本JAS、德國BCS、瑞士IMO和國內中合金諾有機食品認證中心等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被認證的耕地佔農場耕地總面積的67.6%,紅光農場成為黑龍江墾區首批獲得有機認證的有機特色農產品基地。農場現有工業企業7家,其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家,礦泉水生產企業1家,其它企業4家。農場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的深度加工、系列加工,形成“禽、菜、菌、粉、飲”五大產業鏈。201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15億元,糧食總產6.4萬噸,人均純收入16032元。

海南農場


海南紅光農場-海南農墾一個明星企業,海榆西線上的一顆明珠。農場位於海南省澄邁縣北部,場部建成區與澄邁縣福山鎮緊密相連。場部東南至澄邁縣19公里,東部沿高速公路至省會海口54公里,交通便捷,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等多方面的優勢。
海南紅光農場-海南農墾一個明星企業,農場創建於1954年,全場總人口21221人,在職工2000多人。下屬8個作業區、61個生產隊及學校、醫院等單位。農場現有土地總面積22萬畝,主業開割橡膠5.6萬畝105萬株,年產干膠3000噸。職工自營經濟年總收入4000多萬元。現有固定資產原值1.3億元,是一個以橡膠為主業,兼營水果、水稻、林木、反季節反菜等種植業,集農、工、商、運、建、服務為一體的大中型國有農業企業。
農場從開創伊始就得到黨中央關懷和各級領導的支持。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劉伯承、王震、陳慕華、陶鑄、趙朴初、,越南領導人胡志明曾親臨農場視察。改革開放以來,省領導許士傑、梁湘、杜青林、汪嘯風、鍾文、陳蘇厚、吳昌元、韓至中、劉名啟、周松等以及農墾總局領導都十分關注農場的發展,多次到紅光農場視察指導工作。
近幾年,特別是2006年來,農場新領導班子高舉改革旗幟,堅持科學發展,注重改善民生,銳意取進,不斷開拓農場各項事業的新局面。2007年農場完成干膠3082噸,增產干膠194噸,完成省農墾總局下達目標102.7%.職工自營經濟總收入4106萬元,勞均同比增長4%;職工年勞均總收入2148萬元,人均增收1000元,增幅3%;膠工年勞務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元,達1045萬元,增幅14.8%,最高膠工月收入達2730元。
農場黨委一班人高度關注民生問題,想方設法解決民生問題。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先後投入資金100多萬元為基層職工改水改廁,惠及職工群眾3200多人;投入500多萬元啟動5個文明單位的建設,建設職工住房220套,共14000多平方米。擠出180多萬解決了職工醫療費用,在農場醫院設立IC卡,並對基層衛生所設備進行理新,較好解決職工群眾看病難問題,醫院收治好轉率達96%以上。農場轄區社會秩序穩定,職工群眾安居樂業,安全感明顯增強,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天津農場


天津紅光農場始建於1956年,是一個工商農貿綜合發展的沿海開放農墾企業。總公司制定了“跳出農場、走向市場、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的發展方針。總公司努力發揮農場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突破傳統的種養業生產模式,向近郊現代化精細農業,即"兩高一優"農業兼有鄉村旅遊觀光功能的都市農業發展,是其重要思路之一。農場位於天津市中心市區以西,北辰區西南部,東距天津西站15公里,距外環線不足5公里;西部與正在建設的國際俱樂部、百年歷史的楊柳青民俗古鎮相鄰;場北有航空俱樂部和正在建設的跑馬場,農場坐落於中地帶。京福公路貫穿其境,各種交通方便,為農場發展起到了窗口的示範作用。
由於地處天津市區的上風向,而且又抑制了地表起沙,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天津市區的西北屏障。如今農場已為全國300家綠化先進單位之一,優美的環境成為一種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加之與市區毗鄰,成為市區居民在節假日出行的好去處。紅光農場遠離污染源,不僅綠化好,而且場內沒有污染,環境質量好,為本區域社會、經濟和態的協調發展奠定了基礎。
天津紅光農場土地總面積9858.2畝,其中,果園面積4144.6畝、防護林面積673.4畝、養殖水面332畝、農牧設施用地1102畝、工業用地278.9畝、居民點用地293.54畝其他用地(包括溝渠、林路、津工駕校及行政用地等)面積1981,畝、未利用土地面積1052.76畝。在冊職工1400人,其中高級農藝師3人,農藝師29人,農業技術員129人。
天津紅光農場近萬畝的土地質量優良,遠離工業污染源,環境優美,花境襲人,一片片的果園,一排排的防護是天津平原罕見的天然次生林和一片未被污染的潔凈的土地。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政策支持,紅光農場正在向集精品農產品生產、示範觀摩、技術培訓、植物觀賞、園藝博覽、農業觀光、勞動休閑等多種社會與經濟功能、生態功能綜合協調持續發展的都市農業開發區方向而發展。

黑龍江農場


農場簡介

紅光農場地處小興安嶺西南麓、扎音河南岸,周邊與海倫農場綏棱農場和7個國營林場接壤。地貌由漫谷和溝谷組成,東高西低。全場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萬畝,林地2.4萬畝,可墾荒原2.5萬畝,水域面積2380畝。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笤條、架條、煙桿、苫房草、山野菜、猴頭橡子榛子、蘑菇等。全場所屬農業管理區4個,工、商、運、建、服企業13個。在海倫市設有物資中轉站,有鐵路專用線一條,有貨場、倉庫,進貨、貯貨、易貨非常方便;有500噸位冷凍庫,可加工各種山野菜,冷凍各種貨物,輸電線路遍布全場。是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集工業、商業、服務、文教衛生、社會福利事業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全場總人口11311人,漢族人口佔98%,其餘為滿、蒙古、回等少數民族。
創建歷程
紅光農場,建於1948年1月,始稱葉家農場,后命名為海倫縣國營第一農場,隸屬海倫縣管轄。1958年與海倫農場合併,翌年又與海倫農場分開,並更名為紅光農場。1962年8月,改隸黑龍江省農墾廳領導。1968年11月,綏化地區革委會於農場創辦“五七”幹校,1970年幹校撤走。1972年劃歸省國營農場管理局綏化農場分局管轄。1976年劃歸黑龍江省農場總局管轄,隸屬綏化農場管理局。紅光農場場區地勢東高西低,屬丘陵地帶。全場土地面積23.3萬畝,耕地面積11.7萬畝,是一個以糧、豆、薯為主的中型穀物農場,1992年糧食總產量2.48萬噸。同時利用場區內自然條件,發展畜牧業和生產,每年採集出口蕨菜70噸左右。場辦工業有麵粉加工廠、制磚廠、乳品廠等。2012年末全場總人口1.13萬人。場部所在地葉家窩堡已發展成為農墾小城鎮,聚居人口達10000餘人。

經濟發展

農場全面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逐年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了農田基本建設。1997年糧豆總產量達到3.4萬噸,比上年增長25.2%,平均畝產336公斤,比上年增長31.9%,農業總產值達到6133萬元,純利潤達到205萬元。大力發展養殖業,到1997年底,奶牛存欄1410頭,產奶4000餘噸;生豬存欄1768頭,肉牛存欄751頭,羊存欄1560隻,家禽18816隻。
=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每年勞務輸出4000餘人次,個體經商戶已達200餘戶,年營業額100餘萬元。非國有經濟產值達2281萬元。
強化了環境建設,1995年以來累計投資200餘萬元,道路實現了砂石化,部分生產作業區站實現了路燈化。電視普及率達到90%以上,職工住房磚瓦化率達到70%以上,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水質合格率100%。512門程式控制電話於1995年正式開通,可直撥國內外。實現了水、電、路、廣播、電視、電話6通。1997年人均收入達到2890元。累計教育投資1500萬元,建起了中小學教學樓,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實現了集中辦學。衛生保健網路已經形成,隊隊有衛生所,農場醫院已達到“一甲”標準。於1993年建起了敬老院,使鰥寡孤獨老人老有所養。

發展前景

規劃到本世紀末,爭取糧豆總產量達到1億斤,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億元,非國有經濟產值達到5000萬元,奶牛存欄達到3000頭,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5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全口徑利潤達到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