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縣

黑龍江省黑河市下轄縣

孫吳縣隸屬於黑龍江省黑河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黑河市中部,地處小興安嶺北麓。北鄰黑河市愛輝區,南鄰五大連池市,西鄰嫩江市,東鄰遜克縣,距黑河市區106公里,是黑河市重要的交通樞紐。邊境線長35公里,與俄羅斯阿穆爾州的康斯坦丁諾夫卡區隔黑龍江相望。全縣總面積4318.9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辦事處,2鎮9鄉(含1個民族鄉)、94個行政村,2個國營農牧場、7個國有林場。總人口73387人(2020年),有滿族、達斡爾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等19個少數民族。

歷史沿革


流經孫吳縣的黑龍江
流經孫吳縣的黑龍江
唐朝,今孫吳境內歸室韋都護府。
金朝,屬蒲與路。元初,屬乃顏封地。后屬開元路矢寶赤萬戶府。
明朝在1409年於黑龍江口設奴爾干都指揮使司,孫吳為其所轄。
清時期,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東北地區歸盛京總管統轄。順治十年(1653)設寧古塔昂邦章京,轄區包括吉林、黑龍江地區。今孫吳分別由其所轄。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於黑龍江左岸舊璦琿設置黑龍江將軍衙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黑龍江將軍治所遷至黑龍江右岸琿璦(今愛輝鎮),康熙二十九年(1690)又遷往墨爾根(今嫩江),康熙三十八年(1699)又移至卜奎(今齊齊哈爾)。在設置黑龍江將軍的同時,清政府於璦琿設置璦琿副都統。此時期,今孫吳縣境屬黑龍江將軍治下璦琿副都統。宣統元年(1909)屬璦琿兵備道。
民國元年(1912)遜河以北地域屬璦琿直隸廳轄境。1913年3月至1937年為璦琿縣公署、璦琿縣政府轄境,先歸璦琿第八區(第八派出所)管轄,1925年劃歸第四區。1929年奇克建縣,璦琿縣將今二道河以東(今孫吳地域)劃歸奇克縣,至1940年5月劃歸孫吳縣。1937年9月30日前遜河以南孫吳地域屬偽龍鎮縣孫吳保轄區,是月起劃歸璦琿縣。
偽滿康德4年(1937)12月1日成立偽孫吳縣公署,隸屬偽黑河省。
孫吳縣
孫吳縣
1945年8月蘇軍進駐孫吳,以世昌太商號經理張華三為首組織了“孫吳縣治安維持會”,相繼在北孫吳屯和曾家堡屯也成立了臨時治安維持會。
1945年11月初,中共黑龍江省工作委員會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為開闢黑河地區,派以王肅為首的一批幹部進駐黑河,途中將李銀全留在孫吳建政,因局勢混亂,十幾天後被暗殺。11月17日又派吳飄萍、任炳麟等20多名幹部進駐孫吳。當年12月7日取消孫吳縣臨時治安維持會,成立孫吳縣人民政府,任炳麟為縣長。17日張鳴久一夥叛亂,根據省委指示,孫吳縣工作委員會於27日臨時撤回北安。1946年2月16日,牟海波、趙天野帶領幹部重返孫吳,恢復縣人民政府。
1950年3月,孫吳縣政府改稱人民委員會。1967年4月,成立孫吳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11月,撤銷縣革命委員會,恢復人民政府。 
1979年3月至4月,孫吳與五大連池市(原德都縣)、嫩江縣分別明確了邊界。

行政區劃


2014年6月,孫吳縣下轄2個鎮、9個鄉:孫吳鎮、辰清鎮、沿江滿族達斡爾族鄉、腰屯鄉、西興鄉、卧牛河鄉、清溪鄉、正陽山鄉、紅旗鄉、奮鬥鄉、群山鄉;8個林場:大河口林場、平山林場、正陽山林場、沿江林場、前進林場、向陽林場、紅旗林場、辰清林場;1個良種場、1個種畜場;合計94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孫吳縣位於東經126°40´—128°,北緯48°59´—49°42´,地處黑龍江省北部、黑河市中部,小興安嶺北麓,北鄰黑河市愛輝區,南接五大連池市,西連嫩江縣,東與遜克縣毗鄰,是黑河市的重要交通樞紐。距省城哈爾濱市500公里,距黑河市愛輝區110公里,是黑河市三個口岸市縣之一。

地形地貌

孫吳縣屬於低山丘陵區,海拔在110—755米之間,地勢南部和西部高,北部和東部低,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地貌分區較明顯,西部為低山溝谷區,中部為丘陵河谷地區,東北部為沿江平原。
孫吳縣位於中國綜合自然區劃的興安嶺——長白山區,小興安嶺山脈北麓。嶺脊在境內長約40公里,山地由火山岩及大片花崗岩組成,皆屬於小興安嶺的余脈。有名稱的山峰共123座,其中主要的有明顯特徵的山峰有:
南松木山:位於向陽村正北約21公里,東西走向長7公里,地理座標是北緯49°28′,東經126°48′,海拔753米,為境內最高峰。山麓由落葉松環抱,中間被白樺樹、松樹所覆蓋。在海拔500米以上始出現低等植物。
西楊木山:位於群山村以西11.5公里,東西走向長7公里,地理座標北緯49°12′,東經127°25′,海拔高度396米。山體呈渾圓狀,由白堊系沉積岩組成,在海拔320—340米的標高處有略向北傾斜的平台,檯面上堆積第三系鬆散砂礫石,稱為二級夷平面。山坡盛長楊樹,為區別境內的東楊木山,故名西楊木山。
烏雲山:位於興北鄉西南4公里處,南北走向長4公里,地理座標為北緯49°23′,東經127°17′,海拔高度為323.2米。此山高於附近各山,陰雨天氣,山頭常與烏雲相連,故得名“烏雲山”。山坡被柞、樺等次生林所覆蓋。
三塊石山:位於紅旗村西北12公里,南北走向長2公里,地理座標北緯49°06′,東經127°,海拔高度508米。山頂有3塊較大的卧牛石,故得名“三塊石山”。山坡被柞、樺等次生林所覆蓋。
邵家山:位於卧牛河村西北14.5公里,南北走向長7公里,地理座標北緯49°37′,東經126°57′,海拔高度493.9米。東、西、北三側分別臨卧牛河及其支流,南臨遜河。山坡被柞、樺等次生林所覆蓋。

氣候條件

孫吳地處中高緯度,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早晚溫差大,春季風大,夏季溫和多雨,秋季涼爽,冬季較長。總的氣溫偏低,年平均─1.6℃,無霜期較短,93─126天左右。但是日照時間長,平均年日照可達2560.7小時,所以積溫高,加之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540.7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孫吳縣
孫吳縣
截止2008年底,孫吳縣已發現礦產19種,分別是煤、鐵、銅、鉬、金、石墨、水晶、沸石瑪瑙、建築用砂、冶金用脈石英、膨潤土、磚瓦用粘土、飾面用玄武岩、建築用閃長岩、飾面用花崗岩、珍珠岩、水泥配料用板岩、泥炭。共有116處礦床、礦點(礦化點),但投入的地質工作均較少,達到詳查程度的礦床僅有9處,其中,砂金礦床2處,石材礦床3處,褐煤礦床1處,膨潤土礦床1處,鉬礦床2處,均為小型。
礦產資源主要特點:發現的礦產資源種類少,分佈不均勻;形成礦床的礦種少,礦床規模小;優勢礦種不突出。

生物資源

在國家動物地理區劃上,孫吳縣野生動物屬古北界東北區長白山亞區,境內各類野生動物多達300餘種,其中主要獸類40餘種,以熊、野豬、鹿、狍子、獾、猞猁、黃鼠、水獺銀鼠為主;禽類150餘種,以野雞、飛龍、沙半雞、樹雞、棒雞居多;魚類豐富,分屬11科47種,不僅盛產鯉魚、鯽魚、鰱魚、草魚,而且還有“三花五羅”(鰲花、鯿花、鯽花,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鮭魚(大馬哈)、中華鱘(鰉魚)等珍稀魚種,年均產商品魚220噸左右。植物以長白山植物區係為主,種類多達400餘種,藥用植物有北五味子土三七、興安黃芪、大葉柴胡、百合、芍藥、桔梗、刺五加、黨參、蒲公英等;經濟價值較高的土特山產品有木耳、蘑菇、猴頭、榛子、藍莓及蕨菜、薇菜等,是黑河市農副山產品重要生產和集散基地。

人口民族


孫吳縣濱水風光
孫吳縣濱水風光
孫吳縣人口最早的記載是1939年(偽康德6年),據日本日語原文《大滿洲帝國經濟發展史》記載,孫吳縣人口總數85萬人。其中滿洲人(中國人)60萬6千8百人,日本人24萬千8百人,其他外國人19萬人。1941年(偽康德8年),據日本《大滿洲帝國人口統計》所載,孫吳縣人口總數為94萬9千5百,其中內地人(日本人)20萬6千8百人,滿洲人(中國人)72萬1千7百人,朝鮮人1萬9千9百人,其他外國人1千1百人。1945年,孫吳毀於戰火,人員四處逃散,人口幅度減少。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孫吳縣境內僅有1萬3千4百09人。1948年僅為1萬1千8百01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孫吳縣1949年人口為12153人。1953年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為8807人。1964年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為15420人。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為63215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孫吳縣全縣人口為95867人,其中:0-14人口為20452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1.3%;15-65歲人口為71451人,佔全縣人口的74.5%;65歲及其以上人口為396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4.1%。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孫吳縣全縣人口為102821人,比2000年增長7.3%,其中:0-14歲人口為14627人,比2000年下降28.5%,佔全縣人口的14.2%;15-65歲人口為81253人,比2000年增長13.7%,佔全縣人口的79%;65歲及其以上人口為6941人,比2000年增長75%,佔全縣人口的6.8%。
2013年,孫吳縣(含紅色邊疆農場)總戶數43268戶,全縣總人口104209人,同比下降0.6%。男性人口52797人,女性人口51412人。在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50040人。人口出生率6.97‰,死亡率8.0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5‰。
孫吳縣人口分布(2012年)
鄉鎮面積(平方千米)行政村戶數人口(人)民族
孫吳鎮211928025222
辰清鎮27857306
西興鄉2991022978070
沿江鄉576812000滿族、達斡爾族、俄羅斯族、朝鮮族等10個少數民族
腰屯鄉5761115926748
群山鄉315.683500
奮鬥鄉267.51018674418
紅旗鄉18863020
清溪鄉30567192760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
正陽山鄉6681414325454
卧牛河鄉73.667652707

交通


截至2012年,孫吳縣境內道路基本情況是:
國道吉黑高速在孫吳境內84公里。
吉黑高速輔道85.3公里。
省道黑嘉線,孫吳境內35.5公里。
縣道5條,117.743公里。其中:孫遜公路,孫吳境內36.308公里;孫四公路21.066公里;孫二線,孫吳境內33.34公里;辰奮線23.36公里;黑大公路孫吳支線3.669公里。
鄉道31條,366.405公里。其中:孫正線64.424公里;前卧線4.657公里;腰奮線47.78公里;河沿線6.641公里。
村道135條,617.093公里。
專用公路12條,59.826公里。

經濟


綜合

孫吳縣濱水風光
孫吳縣濱水風光
2013年,孫吳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6857萬元,同比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64188萬元,同比增長5.3%,第二產業實現17357萬元,同比增長16.5%,第三產業實現45312萬元,同比增長8.4%。三次產業結構為50.5:13.7:35.8,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0.1個百分點、下降0.4個百分點、增長0.5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孫吳已被黑龍江省和國家確定為商品糧、大豆出口、大豆超早熟種子基地和亞麻生產基地。
2013年,孫吳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104786萬元,同比增長5.3%,其中,農業產值86725萬元,同比增長4.5%,林業產值2955萬元,同比增長16.3%,牧業產值13156萬元,同比增長11.1%,漁業產值525萬元,同比增長20.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25萬元,同比增長5%,。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45219萬元,同比增長5.3%,其中,農業增加值35262萬元,同比增長4%,牧業增加值7098萬元,同比增長11.3%。林業、漁業、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6.2%、20.7%、5.1%。

第二產業

1932年日軍侵入時,孫吳鎮一帶人煙稀少。北黑鐵路通車后,隨著侵略者軍事基地的建設,抓來大批勞工,加上自流人口大量湧入,私營手工業迅速興起。偽康德8年(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全縣共有鐵木、服裝、皮革、鞋帽、鍾刻等11個行業、78家作坊。從業人員271人,擁有資金(偽幣)191700元,年產值599900元,這些作坊多為4—8人。最大的為周新所設大興鞋帽廠,僱工26人,有資金1萬元,年產鞋帽5000雙(頂),產值5萬元。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手工業日漸蕭條。1945年光復前後,作坊大部分關閉。
2013年末,孫吳縣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
2013年,孫吳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74511萬元,同比增長24.5%;其中:輕工業完成產值65953萬元;重工業完成產值8559萬元。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978萬元;股份制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73533萬元。

第三產業

孫吳縣商業發展較晚,清代、民國年間,境內人煙稀少,交通閉塞,只有黑龍江開航期間,過往商人到沿江村屯推銷生活日用品,購買農副產品。
偽大同元年(1932)秋,日軍入侵孫吳,曾家堡逐漸形成商業中心。偽康德2年(1935)北黑鐵路通車后,商業活動中心移到孫吳街(今孫吳鎮)。主要商店有璦琿縣在孫吳設的分號永茂東、旭東、盛永;奇克縣在孫吳設的分號世昌泰、福瑞祥;日本人經營的南海洋行、久真洋行、林謙株式會社等商號。主要經營百貨、日雜、布匹、服裝、副食等商品。1937年至1941年正值孫吳建縣初期,加之日軍大搞軍事基地建設,商業迅速發展起來。孫吳街內店鋪達200餘家,五金業最興盛。大商號集中在瑞鍾街(今文化街)和延清街(今中央大街),主要大商號有:經營日用百貨、日雜用品、服裝、布匹的和盛永、福瑞祥、永茂東、和順隆;經營五金的大隆、協和昌;經營水產、副食品的北滿、林謙(日本人經營)、光天東等。有飯店20家,旅店19家,照相館6家,藥房14家,理髮店9家,肉鋪5家,浴池1家。另有家庭雜貨鋪、固定攤床、小商販近百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孫吳縣商業日漸蕭條。 
2013年,孫吳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370萬元,同比增長14%。縣級43500元,同比增長14%;縣以下10870萬元,同比增長13.9%。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44620萬元,同比增長14.1%;住宿餐飲業9750元,同比增長13.6%。

社會


科技事業

2013年,孫吳縣有專業技術人員2141人,其中,高級職稱494人,中級職稱1120人,初級職稱527人;工人877人,管理人員447人;科技經費支出710萬元,同比下降2.2%。

教育事業

2013年,孫吳縣高考升入重點本科院校63人,升入普通本科院校204人。2013年,普通高中在校生1261人;初中在校生1900人,初中升高中畢業生升學率78.7%;小學在校生520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生輟學率為0。

文化事業

孫吳縣
孫吳縣
2013年末,孫吳縣有文化館1個,歷史陳列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有12個農家文化大院,14個農家書屋,11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站。檔案館1個。調頻廣播8套,廣播電視發射塔1座,微波傳輸塔1座,無線電視4套,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65%,無線覆蓋半徑25公里。城區有線電視入戶率76%,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43%;城鎮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8.5%,農村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89%。有錢電視擁有電纜網760公里,光纜網536公里,傳輸139套數字電視節目,覆蓋全縣11個鄉鎮,108個村屯,有線電視用戶18400戶。

衛生事業

2013年末,孫吳縣共有各級衛生機構135個,其中:二級綜合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監督所、農合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1所,社區衛生服務站4個,廠礦企事業衛生所4個,個體診所4個,紅十字、醫學會診所各1個,鄉鎮衛生院11所,村衛生所(室)104個;衛生技術人員共443人,其中:高級職稱98人,中級職稱118人,初級職稱227人;全縣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所佔比例數為4.4‰,執業醫師所佔比例為1.7‰。

文化


特產

孫吳象棋
孫吳“雙喜牌”木質象棋被譽為國貨之冠。孫吳北疆木製品廠生產“雙喜牌“木質象棋具有30多年的歷史,分中國象棋、圖形象棋、國際象棋、三軍戰棋四大類20個規格。41個品種。
1983年榮獲輕工部優質產品獎,同年獲全國包裝裝潢獎和全國裝潢設計獎。1985年圖形象棋榮獲輕工部優秀獎、優秀新產品獎和國家質量審查委員會頒發的國家唯一的銀質獎。1992年圖形象棋再次獲國家產品銀質獎。1997北疆文體用品廠趕製了6600副優質木質象棋,作為邊疆人民送給香港同胞的厚禮,在香港回歸前運抵香港,1997年12月,孫吳縣生產出來的立體國際象棋作為珍貴禮品出現在江澤民(當時的國家主席)出訪馬來西亞的禮單上。1984年9月6日在馬尼拉舉辦的第五次為原大會上,雙喜牌象棋被確定為國際比賽用棋,同年作為“七星杯”中國象棋國際邀請賽比賽用棋,1998年作為“黑魚杯”第八屆全國農民象棋大賽指定用棋。

獲得榮譽


“五五”普法榮獲全國先進縣黑龍江省雙擁模範縣黑龍江省平安縣
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代表人物


王嘉良:在1956、1959和1965年獲第一屆、第二屆和第四界全國象棋亞軍。1982年獲中國象棋大師稱號。1984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