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駱駝

拉駱駝

《拉駱駝》是一首著名的二胡獨奏曲,由作曲家曾尋先生根據內蒙古民歌《拉駱駝》改編而成,作於1954年。

創作背景


這首樂曲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編創的,當時“全國音樂周”剛剛在北京舉辦,湧現出了像孫文明馮子存等一批著名的民間音樂家,同時也帶動了民族音樂的蓬勃發展。這首樂曲一經問世,很快就在全國流傳開來,並且在二胡演奏蒙古族音樂風格的樂曲方面具有開拓性的影響。樂曲以蒙古族民歌和民間音樂為素材,描繪了遼闊而美麗的草原風光。原曲的文字說明如下:此曲採用兩首內蒙民歌改編麗成。全曲共分四段:第一段描寫了牧民們行進在寧靜的草原上引亢高歌的情景。第二段用自由的慢板展示出一幅遼闊無邊、美麗如畫的草原景象。第三段是跳躍、活潑的快板,採用民歌《蒙古調》的變奏,描繪人們手舞足蹈和歡暢的心情,最後形成了全曲的高潮。第四段是第一段的再現,以漸慢、漸弱的手法,表現駱駝隊逐漸地遠去。經改編變化后的民歌旋律不但保持了原有的音樂風格,而且成功地借鑒和汲取了馬頭琴上的三、四度打音等演奏技巧,同時,使用了快弓和連頓等演奏手法,極大地豐富了二胡的表現力(過去的二胡曲幾乎沒有什麼快弓演奏的段落),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

樂曲賞析


第一段:深沉的慢板,描寫了一支駝隊行進在寧靜的草原上,牧民們引吭高歌;
第二段:自由的慢板,展示大草原遼闊無邊、美麗如畫的景象;
第三段:跳躍的快板,表現牧人歡鬧、喜悅的情景;
第四段:再現部,音樂漸慢漸弱,駝隊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蒼茫的大草原上。
本曲具有鮮明的內蒙古地方色彩的二胡獨奏曲,樂曲悠揚流暢,情感親切樸實,表達了對勞動的熱愛和美好生活的讚頌。
當時的演奏者把原有的絲弦改為金屬弦,追求明亮的音色。在技法,今天已經很普遍並且相當發展了的快弓、短弓當時才剛剛興起。這種有較強力度的“鏗鏘”之聲,同二胡特有的柔和美相對比表現牧人歡鬧、跳躍的情景。

社會價值


這首樂曲的音樂材料單純,除第一段的主題旋律之外,其餘各段幾乎均由第一段的音調發展變化而成。旋律遼闊而悠揚、風格統一併便於記憶,不但音樂形象較為鮮明,同時也拓寬了演奏技法,不失為一首優秀的二胡作品。